唐代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相关推荐
一日禅:孝很容易顺很难
孝顺,孝很容易,但顺确实很难,顺就是顺从,就是恭敬的意思,孔子也说敬之孝者,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先明白孝和顺的道理,这样和父母的感情加深了。自然就不容易吵架了,遇到事情自己不用忍,自然就不会吵起来,不会产生矛盾,那你现在的事,也不用很烦恼,人生就是这样子..

一日禅:人生必经的路
其实死是人生必经的途径,何必生时欢喜死时愁呢?可惜一般愚痴的人,打不破这种执着。我们现在要研究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问题。把它研究明白,就能出离三界,不受轮回。

一日禅:智慧神通从哪儿来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行住坐卧具足威仪。对于众生,流血流汗,任劳任怨,绝不向众生表功劳;他所做利益众生的功德事,绝..
一日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是一味的指责别人的缺点与过失,还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这两种不同的做法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人世间的任何纷争与摩擦,都不可能只是一方当事人的修养不高所造成的,当事人的双方其实都有反省的必要。因此,当面对矛盾或纷争时,选择责人或责..
一日禅:忍之于心 世界更宽广
人往往不能小忍,让情绪失控,失却自身的身分立场,甚至酿成更大的损失与伤害。若能守忍,忍之于口,忍之于面,忍之于心,心中的世界才能更宽广。
一日禅:修行的真正目的
真正的修行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面对一个烦恼,解决一个烦恼;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同体众生痛苦,内心生起慈悲。我们要放下心中执念,不要刻意去逃避烦恼痛苦。使心无挂碍、念不凝滞,让身心变得通透,才是修行真正目的。..
一日禅:人生需要储备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一日禅:圣严法师:提起与放下
提得起。放得下现今社会到处有着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变动的缘故。当我们的身体在跟著社会脉动而在动的时候,还要保持心不动,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如何能在动中取静,一方面须有正确观念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踏实的修行工夫。以下我们就来谈如何提得起放得下。一、人分三类我通常将人分为三类..
一日禅:勤奋成就生活之美
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就说别人不可能;我们什么都没去尝试,就说这事不可能。其实,我们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别人真的可以做到。对一个根本不敢去做的人来说,一切才是不可能!勤奋,成就生活之美!
一日禅:快乐,其实并不难
我们常说比天空和大地更远的距离是人与人的距离因为人心里都会藏匿太多的猜忌和戒备很多时候我们背负着责任、情义疲惫的走着总希望走啊走啊能够看到艳阳可常常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始终摆脱不了阴霾其实想要快乐不难甩开生命中那些过于沉重却又不真正属于你的行囊吧轻松上路---加措活佛..
一日禅:随和是素质 ,低调是修养!
随和是素质。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但随和决不是没有原则。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在人与人..

一日禅:觉醒的机会
觉醒的机会当你发现自己多年建立的城墙在命运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当那些你曾经坚定的认为真理的宝塔轰然而塌时,你如何安住自己的心?这又何尝不是给你带来觉醒的机会。当你面对真实的自我时,你会发现:人生之路上的困境并不是已经设置好的路障,它们就是道路本身。..

一日禅:人生需要留白
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物转星移,寂寞的光年里,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亦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在修炼的过程中,欠缺了一些重要的片段。不知道,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无论日子过得..
一日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
挑水禅师是禅林寺的住持,但却时常在外云游,过着云水僧的生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叫花子挑水。有一次,挑水禅师云游至京城时,在一位有钱人家的仓库旁,搭了一座小茅屋,靠贩卖草鞋过生活。对街住了一个赶马车的车夫,一天兴冲冲地跑来对挑水禅师说 道:禅师!昨天我的马车送一位信徒到寺院礼佛,寺院..
一日禅:悟性不得模仿
有两位学僧同住一庵。彼此多日没有谋面。有一天两人相遇,住在楼上的学僧就对住在楼下的学僧问道:多日不见,不知忙些什么?楼下的学僧答道:我正忙着造一个无缝塔。楼上的学僧一听大喜,道:我也正想造一个无缝塔,能否借你的塔来看样子?楼下的学僧道:真不巧,你怎么不早说?我的无缝塔被人借去了。..
一日禅:烦扰的根源
你想要好身材,只跑了两回步就没再坚持;你想要考试过关,却不到最后一天不会翻开书看;你想要学门外语,可单词书背来背去超不过十页你可以什么都想要,但前提是,你真的去做。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切记,共勉。..
一日禅:看破 自在
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日禅: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一日禅:是心作佛
学了佛法以后,回到家庭或者单位等等,要学会用智慧来观照自己,从内心里来改变自己。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如法,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行为都能如法,那你即便不求吉祥,吉祥也会找到你的。所以,我们内心一改变,一切都会改变。..
一日禅:祸从口生
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燃,能烧一世;恶口炽燃,烧无数世;猛火炽燃,烧世间财;恶口炽燃,烧圣七财。
一日禅:清廉
人生福泽,前世所修,非义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贪,世所崇敬,荣无加焉。
一日禅:检查自己的心
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傲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嗔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处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

隆波通禅师:生活即禅修 二 第一日法谈 五盖、四念住、五蕴
五盖、四念住、五蕴1. 现在是我们法谈的时间,请放松身心,眼睛自然的张开。此时,不用作手部的动作,要以觉性来听讲。2. 在这儿,先把动中禅的要点提醒一下,它的要点就是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要一直保持觉性,动作要轻柔,身心要放松,使觉性持续如链子,愈长愈好。当我们翻掌时,知道在翻掌。当我们的手往上移时,知..

达弥卡法师:佛陀法语(一日一则)
佛陀法语(一日一则)前言佛陀曾发表过无数的演说,任何人只要专心阅读其中几则,即刻会意识到包含在其中的调和、宁静、超越、稳固、不变的慈悲与无量的耐心。这些演说包含了无数的忠告、格言与提示,是达成心的宁静的方向与方法。│荷盟贺士(Hermann Hesse)佛陀说教的目标是自由│摆脱了情感束缚的自由..
一日禅:这才是真正解脱
过去诸法不应追念。未来诸法亦不希求。现在诸法勿生染着。如是行者名真解脱。
一日禅: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它是一件平凡且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一日禅:人穷心不能穷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纳不喜欢的人,在做好方面,须具备谦虚卑下的心;在事业方面,须有舍我其谁的力。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珍惜当下,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一日禅:清醒坦诚 聪明智慧
清醒坦诚、聪明智慧。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别人的优点,是智;能够利用别人优点,是慧。清醒坦诚是做人之必须,聪明智慧是做事之必须。..
一日禅:成功的人
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是肤浅的人越浮躁不安;人最先成熟的不是身体,而是言谈举止间的气质和智慧,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颜,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敢于背上超出承受能力的包袱,经历一段后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优秀很多;成功的人不仅仅是才华横溢,而是坚强的意志及平和低调诚实让人信任的品行。..
一日禅:人生三境界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提出治学有三种境界,完全可以看作人生奋斗的三种境界。即1、晏殊《蝶恋花》里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柳永的《凤梧桐》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辛弃疾《青玉案》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