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四法宝鬘》导读 第二篇 释正文 一

谈锡永:《四法宝鬘》导读 第二篇 释正文 一

《四法宝鬘》导读 第二篇 释正文(一)《四法宝鬘》梵名Dharmacatur-ratnamala藏名Cho-zhi rinpochei trengwa龙青巴 造论谈锡永 译注皈敬述意【正文】顶礼十方诸佛诸菩萨以无上百重信意,献于如日..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自性判定》略释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自性判定》略释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4)《三自性判定》略释世亲论师 造论谈钖永 译释梵名:Trisvabhava-nirdesa[注1]藏名:Rang bshin gsum nges pa bstan pa前言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
谈锡永: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

谈锡永: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

“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梦幻中有”的第三步禅法:“后修光明”,是整个禅修的精华,其所修的“四大光明”也屡屡为人提及,但在这里却很难提到具体禅修的方法,因为口诀太多,而且..
少欲知足有什么功德

少欲知足有什么功德

8.“云何八生法?谓八大人觉: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知足,无厌非道;道当闲静,乐众非道;道当自守,戏笑非道;道当精进,懈怠非道;道当专念,多忘非道;道当定意,乱意非道;道当智慧,愚痴非道。..
什么是少欲知足

什么是少欲知足

佛经中所常期勉信众的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谓之少欲(alpeccha),对于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觉满足谓知足(sam!tus!t!a)。《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云(大正1·79a)︰“..
少欲知足有什么好处

少欲知足有什么好处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苦如雨水。任何一个人,稍微得到一点钱财就能知足的话,那么他的财富就多得享用不尽。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财富,痛苦就象雨水一样恒时连..
怎样区分四众弟子

怎样区分四众弟子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意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俗称比..
郑石岩: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郑石岩:禅悟与实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症状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二章现代人的精神症状由于我们生活在上述的境里,脱离不了工技社会僵化及紧张的生活,摆脱不了物质欲望的引诱,当然也很在感性的纷乱价值中超越出来。无疑地,现代人很难脱离..
少欲知足究竟是什么

少欲知足究竟是什么

所谓知足少欲,就是认识到你现在已经相当好了。如果能知足少欲,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什么条件,当下你就圆满了。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缺这个,少那个:“我还要争取,还要努力。”这就..
怎么样称呼四众弟子

怎么样称呼四众弟子

丛林尊称是对佛门中德高望重,修学有成的四众弟子的一种敬称。有时也表示对佛门中人的一种尊崇委婉的称呼。佛门尊称体现了佛门中的道德和礼貌。今就佛门中一些常用的尊称分别介绍如下:法师:本..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