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传第一卷

玄奘法师传第一卷

玄奘法师传第一卷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氏。他是汉朝太丘长仲弓的后裔,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省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当初隋炀帝曾在东都洛阳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辗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阳,成为当时全国佛法的研究中心。于是奘师又与二哥商量说:这里没有佛法,怎么能在此虚..
玄奘法师传第三卷

玄奘法师传第三卷

玄奘法师传第三卷奘师遍谒诸师、饱读经书后,发现每位法师对佛法的见解不一,其中虽然各有所专,仍不免与圣典有所出入,到底谁是谁非、孰正孰邪,实在难以取舍。于是奘师心想佛教发源于印度,西天号称佛国,只有亲自到西天去走一遭,方可解释疑惑,况且自己归依佛法,灵山圣迹,凿凿可考,岂可不前往巡..
玄奘法师传第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四卷奘师听完甚感忧虑,心想此去路途艰险,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仍然不失望,心想:那就再多等几天吧!好好祈求诸佛菩萨加持。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连从长安一路上陪着奘师受苦受难的马,也在这段时间因病死了,这使奘师不禁感到悲伤万分。正在奘师等候期间,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是..
玄奘法师传第五卷

玄奘法师传第五卷

玄奘法师传第五卷奘师孤身西行,在一片茫茫的沙漠海中,没有水草,没有道路,只有认着一堆一堆的白骨马粪,逐渐前进。大风一起,沙层就像海洋一样,一高一低地迎面扑来。但海浪最高不过三五十尺,而这沙漠所刮起的,却是可以达到二百多尺高的风沙,神秘古怪,根本让人无法认清东西南北。奘师正独自走着..
玄奘法师传第六卷

玄奘法师传第六卷

玄奘法师传第六卷再往前行,便是有名的莫贺延碛,长八百多里,古时候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看不见一点水草。奘师一个人孤伶伶地走在这无垠的沙漠里,四周所见,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奘师怎样也见不到路的尽头,从白天到晚上,从黑夜到黎明,一路上,奘师一直默念着观世音菩萨圣号及《般若心..
玄奘法师传第七卷

玄奘法师传第七卷

玄奘法师传第七卷这时,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国王麹文泰,因早听说法师西行的消息,已派了使者,先在伊吾探访。这天,高昌使者正欲返国,恰巧遇上了法师,立刻飞马回报国王。国王听说后,马上派遣使者通知伊吾王,请奘师前来;另外挑选了上等马几十匹,派遣重臣亲自前往迎接法师。奘师在伊吾停留了十多..
玄奘法师传第十一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一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一卷奘师一行人离开突厥,向西行四百余里,抵达千泉(今俄伏龙芝之西百公里处)。这里数百里内,既多池沼,又林木茂盛,气候凉爽,是可汗的避暑胜地。自千泉再向西行一百五十里到达怛逻斯城(今塔拉斯),往西南走二百里到达白水城(今沙兰),再往西南走二百里到达恭御城(今土尔其斯坦附近)。..
玄奘法师传第八卷

玄奘法师传第八卷

玄奘法师传第八卷高昌王还是不听,令人更增加供养,每天进斋的时候,高昌王亲自捧盘,殷勤劝食。奘师因被阻留,决定宣誓绝食,以感动高昌王。于是他终日端坐,滴水不进,这样一连三天。到了第四天,高昌王见奘师气息渐微,生命垂危,心中深生愧惧,只好屈服,向奘师稽首谢罪道:弟子愿意放法师西行,请..
玄奘法师传第十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四卷从小岭往北的地方没有佛法,也就是所谓的边地。当初释迦世尊来这里说法度化众生,都是运用神通乘空而来,如果是步行来,就会地动山摇。从这里往南走了二十多里,下了山岭,渡过一道河,到了那揭罗喝国(今加拉拉巴德)。这国东西六百多里,南北二百多里,是一个小国,役属迦毕试国。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