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吴立民:第十一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时期 二、曹洞开宗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05.html二、曹洞开宗公元九世纪随后的一两个世纪禅宗全面鼎盛,与西方“黑暗的神学中世纪”相比,中国的这个宗教鼎盛的中世纪,情况完全不一样,中国连续数世纪禅僧之中代代涌现的智慧群星却震烁今古。其原因固然很多,但若论从其代表性人物心态着眼,了解其最初动因,直叩心灵的源头,..
黄国达:谈感应与神通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04.html神迹、超自然现象及人类的心理需求人类对未来有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在现实世界里,可以实现的称为理想;无法实现的,即寄情于宗教。如果确实能进入另一个超自然的神秘世界,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值得详加探究它的真伪、邪正,而不是一味的投入其中或是反过来全盘否定它。信..
冯培德:我所知道的佛教
https://www.tfoyin.com/show/51467.html我曾经是一个研究比较宗教学的人,毫无成见。在我看来,各种宗教乃发展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各有其道理及优点。信仰通常是由理性情感或传统选择的,我本人选择佛教是由于纯粹理性,并非由于情感或迷信。我研究比较宗教学之时,发现佛教是一种入世实用的人生哲学,有绝对..
调伏五盖
https://www.tfoyin.com/show/51405.html原始佛法禅修的技巧,最主要在培养起更高度的乐趣,再透过心在这种更高度的乐趣之中,怡然自得、安住、得定。佛陀在解释「定力~三摩地(samādhi)」,跟其他的宗教是不太一样的。其他宗教讲的定力,主要是在讲究,好比说专注力的培养,如何透过念诵咒语,观想、系心在身..
为何要受持五戒?
https://www.tfoyin.com/show/51404.html无论你是否皈依佛门,都可能听说过居士的在家五戒,对于已经皈依的信众来说,或许想要更加深入宗教修持,而正在了解并想要受持五戒,那么“五戒”究竟是什么呢?,受持五戒有哪些功德利益呢?1、什么是五戒?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一个人受了三..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三)01
https://www.tfoyin.com/show/51263.html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第十一章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以上列魏译本四十八愿为参照系,对照其他四种原译本的愿文,甚为差互。诸本之详略开合不同,然其精神旨趣并无二致。兹拟以魏译本愿文为基础,列表对其他四种译本的愿目,俾令读者有一明晰而周全的把握,兹列表如下:从五种..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11
https://www.tfoyin.com/show/51200.html第五章 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0》七、省常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大师的德业主要体现在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宋淳化年中(公元990—994年),大师在杭州昭庆院专修净业,以栴檀木刻阿..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13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91.html第五章 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2》十、截流大师生平与思想1.生平截流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后,大师出世,由此全昌为儿子取名..
魏德东:从“心”开始,和谐生态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76.html从“心”开始,和谐生态魏德东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可以说是最重视心性理论的宗教。通过对心的本质、作用以及觉悟方式的阐发,佛教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弘扬了人的理性。强调心的作用及其觉悟,堪称佛教思想的特质。在生态学发展的浪潮中,佛教起了积极作用。许多西方生态学家..
李向平:佛教社会化还是世俗化 是谁捆绑了寺庙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69.html佛教社会化还是世俗化 是谁捆绑了寺庙李向平编者按: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适应当下时代,从而进一步弘法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近期观点栏目中将选取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