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七)03
https://www.tfoyin.com/show/51699.html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第十八章信愿与菩提心第二节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大乘菩提心,无论是顺事发心(四弘誓愿),还是顺理发心(缘生性空),动经多劫,殊非易事,故为难行道。而净土宗在发菩提心上,显示出方便易行的特质。净宗祖师大德对此多有阐发。其中以蕅益大师的判言最..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五编(十)02
https://www.tfoyin.com/show/51631.html第五编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第十五章净土宗与现代自然科学第二节净宗玄门与前卫科学四、测不准原理与隐显俱成二十世纪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兴起,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决定论的世界观受到严峻的挑战。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又称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想以任何种事先规定..
大安法师:生起信;心的障碍,怀疑
https://www.tfoyin.com/show/51627.html怀疑是我们众生的根本烦恼之一,是修行佛法必须要剔除的,它是信的对立面。但是,末法有一个特点,怀疑越来越成为主流,而且从哲学、从科学的层面得到了正面的肯定。所以,为什么自从工业化以来,整个的宗教的神圣性退失,学界称为祛魅——祛掉宗教的魅力,要世俗化,所..
南么五大虚空藏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73.html【五大虚空藏】依据密宗教义,系指从大虚空藏菩萨的五智所开出的五尊,或谓金刚界五智如来(即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各入如意宝珠三摩地,施福智所成就。意即将一切如来之五智总摄于虚空藏尊。换句话说,这五大菩萨实即五智如来所变。以这五大菩萨为本尊的密法,..
虚空藏菩萨的五虚空藏是哪个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70.html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即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等五智如来入如意宝珠三昧..
郭耀华:内观与地球和平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34.html2007.12.7作者姓名:郭耀华(光斋),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博士王慕龄(静主),台北医学大学药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内..
郭耀华:研究文殊师利菩萨法门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33.html北京大学宗教哲学研究会第一届佛教学习小组(2009年第八次课程)主讲人:郭耀华医师作者简介: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博士一、法界智慧弘传,诸佛之师(已观察扶助地球三界修行无数劫时间)(大..
麻天祥:宗教哲学方法的理论探索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24.html哲学是爱智之学,宗教哲学是以智慧思虑、认识无限或本体之学。智慧是如何认识无限的进路,或者说怎样实现终极关怀的合理性过程。就学术研究而言,宗教哲学显然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的研究方法及领域可以概括为疑虑、诠释、比较和体悟四个方面。一、疑虑人类的..
黄国达:超越心灵的迷障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16.html人如何被物质、感官的享乐所麻痹?情爱如何使人苦不堪言?思想如何让人作茧自缚?宗教神秘经验如何令人迷失正道?如何经由对五阴色、受、想、行、识的如实观照,超越这些心灵的迷障?让我们来研读一下佛陀在阿含经的开示吧!味、患、离杂阿含四十一经:世尊告诸比丘:有..
黄国达: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https://www.tfoyin.com/show/51514.html佛法在人间,学佛的人处在现今物质丰裕、而心灵却相对空虚的时代,与佛陀时代的文明相反,佛陀时代物质没有现在丰裕,宗教修行却相当风行,许多人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能经常修习禅定,甚至一些苦行者,有着甚深的禅定功夫,在这种风气之下,修行证果者多。反观现代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