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如瑞法师:把善知识看成佛 就能天天得到佛的加持
https://www.tfoyin.com/show/47347.html视师如视佛,就是说要把师父看成佛。在《华严经》里说到,善知识者即是如来。这是因为佛灭度了,善知识要代表佛,替补佛处来传授我们佛法。为什么和尚翻译成华言又叫做亲教师?因为他要亲自用佛法来教诲我们。在世间上来讲,对父母要奉养,就是要讲孝心。不单单给他们衣..
一切本空 你见到的一切都是由心所造
https://www.tfoyin.com/show/46466.html【经典原文】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经文解释】那么人是由什么造成的?人是由心造成的!心不单能造人;心也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也可以造饿鬼,也可以造畜生,可以造种种的一切,所谓十法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心造成十法界..
明卢氏《净土圣贤录》
https://www.tfoyin.com/show/46133.html卢氏,名智福,徽州程季清妻也。晚迁湖州。季清奉佛甚虔,力营福业,卢氏竭资为助,长斋,日课佛名二三万。约己惠下,未尝詈人。崇祯五年,得危疾,请古德法师授五戒,咨净土法要,遂一意西归。季清为诵华严经,至入法界品五十三参,为一一讲说,卢氏悉领解。季清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
民国陆贞女《净土圣贤录》
https://www.tfoyin.com/show/45979.html陆贞女,江苏盐城人。自幼在般若庵修行,拜尼为师,取名法诚。每日除看华严经外,早晚专门念佛。至六十余,微疾,念佛坐逝。后依坐龛火化,众见火光上有红莲,顺风向西飞去。(俞慧郁钞集)
宣化上人:不要谄富骄贫,厌故喜新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48.html不要谄富骄贫,厌故喜新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浅释 1974》-宣化上人讲述谄就是谄曲、谄媚。一般的人喜欢谄富骄贫,厌故喜新。谄富,见到有钱的人,把面就仰起来,对着这个有钱的人说话,现出一种谄媚的心,所谓“斜肩谄笑”,这一种态度是很可耻的。而无谄就是没..
沈家桢: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97.html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第一个结论构成每个人一生的一切现象,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简称缘起。而这个人的五根意识乃是这一切缘起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缘。第二个结论缘起现象,当体即空。这些缘起现象所构成的人生也是当体即空。当体即是..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九、缘起性空与人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5.html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缘起性空与人生(一)各位同学:今天想从一个常见的化学名词H2O讲起。原因是因为我本人是从对H2O的观察,进而对Energy能的观察而后对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生起了决定性的信仰。因此觉得将自己走过的路,包括有..
清定基《净土圣贤录》
https://www.tfoyin.com/show/45172.html定基,字琳琇,临海人,出家于天台山。受戒后,遍参知识。晚居苏州静室,掩关九载,誓不食咸味。刺舌血,书华严经八十一卷。日诵阿弥陀佛为常课。道光元年,诣鄮山礼阿育王塔,臂香供养。塔中舍利,现黄白二珠,大如莲子,光耀炫目。既归,得蛊疾,医药罔效。法侣乘戒往视之,策以一心..
元音老人:如何做到往生的的条件一心不乱?
https://www.tfoyin.com/show/44869.html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
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https://www.tfoyin.com/show/44692.html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梦 参世相宛然,这就叫周遍含容。观又不同了,《华严经》里的三观,真空绝相观,周遍含容,一切世法宛然俱在,不迷相,这个道理不是我们道友所能理解的。今天早上我往这儿来的时候,一个道友拿着缅甸一个老和尚的书。我翻了几页,里面讲的全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