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宣化上人:随喜和毁谤造塔的两种果报
https://www.tfoyin.com/show/50847.html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浅释 1981》-宣化上人讲述在佛教里边常常建立宝塔,这宝塔叫高显处,又叫方坟。那么这里边供养佛、法、僧这个舍利,所以把它造得很高的,令人有所恭敬。这个佛塔,有的七层,有的九层,有的十一层,有的十三层,多数都是单数。有的用七宝造的..
杨维中:第四章 唯识宗的“宗经”、“宗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成唯识论》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17.html第四节 《成唯识论》从上述叙述分析可见,瑜伽行派的宗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在事关瑜伽行派基本教义的若干论述也存在细节方面的差异,而三大论师的唯识论典也存在不少不一致的地方。正缘于此,玄奘在印度求取经典回来之后的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建构一个严整的教义体..
杨维中: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76.html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成为瑜伽行派的祖师。《十地经》早期可能是单独流通的,相当于现今通行的《华严经》的《十地品》..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72.html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华严经》卷第三十五【题解】此卷包含第二「离垢地」及第三「发光地」的全部内容。八、第二地:「离垢地」关于第二「离垢地」,澄观将其分为三部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相,后彰地果。」(澄观《华严经疏..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六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60.html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六《华严经》卷第三十九【题解】此卷包含第十「法云地」的全部内容以及相对独立于第十地而有概括全品之作用的「地影像分」、「地利益分」的内容。十六、「法云地」关于本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说:「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
杨维中:入法界品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57.html《华严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汇集过程,因而即便是作为全译的两种汉译本,其结构也是有所不同的。突出表现在,六十卷《华严经》分为七处八会三十四晶,而八十卷《华严经》则分为九会三十九品。世所公认,在几种《华严经》汉译本中,数唐译《华严经》的文义最为畅达,晶目..
贤首宗的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27.html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
贤首宗的五教十宗判教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22.html五教是依所诠法义的浅深,把佛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五类。如《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说:“就法分教,教类有五。”又《华严经探玄记》说:“此义分教,教类有五,此就义分,非约时事。”五教的分类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这些名目似发..
贤首宗的由来 端赖则天武后的护持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19.html华严宗依据《大华严经》,明森罗万象,法界缘起,重重无尽,事事无碍妙理,导引学人当下直趣华严境界,顿了烦恼惑障。华严宗又称华严密、法界宗,贤首宗。法界宗好理解,从法上来命名,相应无上圆机;他机根钝不了,故又称华严密。真理之法无处不在,哪来有密,正如禅家..
《佛教三字经》之贤首宗
https://www.tfoyin.com/show/50618.html【贤首宗】《华严经》,最尊胜,初传来,在东晋。杜顺师,是文殊,阐《华严》,盘走珠。第一传,得智俨,作《搜玄》,记十卷。第二传,是贤首,《探玄记》,世稀有。清凉疏,释新经,并作钞,博而精。小与始,终与顿,至于圆,五教振。四法界,十玄门,暨六相,义最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