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https://www.tfoyin.com/show/44569.html此标题是出自《华严经》里的偈子,全偈应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我独自思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佛陀教导的法相应。想起这首偈子,便想深入了解菩萨的心和众生心的差别。我们一般所称的心,是污染的心,也就是众..
改命若要显奇迹,须在心田勤耕耘!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71.html----改善命运的大根大本在于修心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
《开经偈》释义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69.html由于武则天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对于《华严经》非常地爱好,初阅《华严经》时,因体会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欢喜,故有感而发,给这个大经题了一首开经偈,这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这首偈语可以说是充分地表达了轮回迷途的众生有幸见闻佛法时的欢喜。数百年来虽有许..
不信是真谛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09.html不 信 是 真 谛◎ 星 云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03.html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虚 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言语,千真万确..
心地与命运的因果关联
https://www.tfoyin.com/show/44098.html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禅宗六..
佛陀的四个法宝
https://www.tfoyin.com/show/43895.html◎ 圆 因 一、忏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天算计如何让自己高人一等,如何家财万贯,如何穿金戴银,如何声名远播,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醒的时候追逐贪嗔痴,就连睡梦中也为三毒所伏,但..
宽见法师:亲近善知识
https://www.tfoyin.com/show/43887.html一、善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学佛,亲近善知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初学佛,亲近善知识更是必要和首要的事。世尊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为学佛者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其中亲近善士居首,可见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华严经》中文殊告善财云:亲近..
怎样对待众生?如何随顺众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43551.html大安法师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我..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一)
https://www.tfoyin.com/show/43489.html陈义孝居士著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数据如下:●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华严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