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严经》之出世
https://www.tfoyin.com/show/42405.html◎ 铂 净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说龙树菩萨: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憋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宝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https://www.tfoyin.com/show/42156.html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一、自他回向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回向给你;你做的功德,回向给第三者,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稳自己、他人。二、回少向多就是愿意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的..
佛教常说的“菩提心”是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41601.html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华严经》中说:菩提..
永为法海作堤防
https://www.tfoyin.com/show/41454.html永为法海作堤防◎ 温金玉 释读体(1601--1679)号见月,是明末清初著名律学高僧,被尊为律宗千华派二祖。他生于云南楚雄,曾为道士,后有缘阅《华严经》,幡然有省,遂舍道入佛。后为追随三昧寂光律师求授具戒,不畏艰难,蹈险逾危,忍寒受饥。凡两渡长江,行脚二万余..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一)慈氏菩萨
https://www.tfoyin.com/show/41317.html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智诚法师校对(五十一)慈氏菩萨(一)摄德成因相在前边摩耶夫人下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现在弥勒菩萨一人,明摄德成因相。谓旣会缘入实,摄前众德为成佛之因,定堪成佛,故托一生补处为等觉后心。所以弥..
明一法师:做佛事的方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1274.html做佛事的方法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主要以唱诵做佛事,也就是以音声做佛事。还有很多其它的方式,比如文字、绘画、表演、供养等等说不完的方式。可以这样说一切的方式都是在做佛事,这里介绍《华严经》中说的诸佛菩萨如何做佛事。《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一佛子!诸..
瓦砾与无法上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0434.html林清玄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册王氏所写的《华严经解相》给他看,并对苏东坡说:这位王公修道已到了极致了。苏东坡就问宋宝国说:华严经一共有八十卷,王氏怎么只解了一卷呢?宝国说:王氏对我说,只有这一卷是佛语奥妙,其余的都只是菩萨所..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六章)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62.html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宗镜录》四十四卷对于止观的方法,也就是佛学修证的方法,尤其是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已经整个做了一个结论。四十五卷则介绍华严宗的基本理论与修观的方法,永明寿禅师引用天台宗的佛学和《华严经》教..
黄念祖: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七】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21.html【是故此经初会六品,全显如来果德。】《华严经》在初会六品,《华严经》是七处说法,三处在人间、四处在天上。华严很不可思议。说时,第一是忉利天,第二是夜摩天,还有兜率天、他化天。在四个天上,说此经时,有几次法会呢?晋译华严是八会,唐译华严是九会。(本论依唐译。)初会..
刘素云:我一定要低调,再低调
https://www.tfoyin.com/show/40125.html刘素云居士对于净空老法师给予的赞叹说:我一定要低调,再低调!顶礼净空老法师!顶礼诸位善知识!净空老法师在大年初一、初二讲《华严经》以及在澳洲追思法会中,多次赞叹哈尔滨刘素云居士,说刘居士是“标准的念佛人”。初一晚上,有师兄说老法师在讲经中赞叹刘素云居士,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