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https://www.tfoyin.com/show/51941.html为了增广菩提心,为了修习大慈大悲心,又为了降伏六根。 《华严经》文里曾说到菩萨也将眼睛布施给一切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布施眼睛呢?为了希望能得到真正一切神通的缘故,而行此难舍能舍的特别布施功德。其实神通力量祇要认真修清净行,修到功夫圆满的时候,自然会感..
五戒十善的果报
https://www.tfoyin.com/show/51397.html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二十七节 只此一事实
https://www.tfoyin.com/show/51303.html第二十七节 只此一事实一、《华严经》《华严经》:菩萨问明品:文殊菩萨言:如来所悟,唯是一法。须弥偈赞品。功德慧菩萨言: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十定品:普贤菩萨言:自性清净,法界实相。如来种性无碍际中,无去无来,非先非後,甚深无底,现量所得。以智自入,..
菩萨道层次的五十二位次具体是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51255.html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等菩萨之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经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等四十一位;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说十善、三贤三十心、十地、佛地等五十一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举前位十信与四十二贤..
杨维中:《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83.html《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入法界品〉尽管只是《华严经》的一部分,但无论从其在全经中占据的分量来看,还是从其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整个东亚佛教的影响来看,〈入法界品〉无疑可以说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将其..
杨维中:《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79.html《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华严经》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代更是以之为主要典据成立了华严宗,并传入日、韩等国。关于《华严经》的宗趣与经义,..
大安法师:第二章教相判释 第二节华严判教系统
https://www.tfoyin.com/show/51047.html大安法师:第二章教相判释第二节华严判教系统一、三时:时间维度的判属华严宗作为中国佛学之大成,亦表现为判教与法界观。华严宗的三时五教,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卓然而成一周密而合理的判教系统。三时五教的判释,肇始于华严初祖杜顺大师,集大成于华严三祖贤首国师..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
https://www.tfoyin.com/show/50948.html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华严经》卷第三十八【题解】此卷包含第八「不动地」及第九「善慧地」的全部内容。十四、第八地:「不动地」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的判释,文分为三分:初,赞请。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先地行,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
https://www.tfoyin.com/show/50939.html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华严经》卷第三十六【题解】此卷包含第四「焰慧地」及第五「难胜地」的全部内容。十、第四地:「焰慧地」关于第四地「焰慧地」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的判释:「文亦三分:一、赞请。二、正说。三、重颂。」其中,「第二正说分中二:..
华严三圣与西方三圣分别是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50876.html华严三圣,是指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三者的组合。顾名思义,华严三圣的理论依据,来自《华严经》。《华严经》中载,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位,一左一右胁侍毗卢遮那佛。由此,许多寺庙里就供奉着三尊佛菩萨,是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