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五

尔时世尊说是义已,复增教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说伽陀曰:

「应观世间能救护,一切有情最胜因,

诸无边智悉了知,获得涅盘无量乐。

往来殊胜获妙果,永断世间诸苦因,

遍善调伏生天中,刹那远离诸恶趣。

我今速得见诸佛,远离一切苦难因,

世间伏藏无有边,随意自在悉获得。

一切资财与珍宝,随念应现于世间,

八功德水亦复然,河沙池沼悉澄湛。

免离种种丑陋因,一切不生诸苦恼,

聋盲癞病等因缘,善调伏者获妙果。

所有世间诸患者,若完若缺众生类,

背伛癵躄矬陋形,诸染着故悉减没。

远离一切异类相,当获最上殊胜报,

面貌具足悉圆美,善调伏者得妙果。

色相端严大名称,诸天咸来伸供养,

八部皆生恭敬心,一切有情亦如是。

「复次,善调伏者得此果利除灭一切诸恶趣已,然后得生诸天界中,速疾成就大菩提果。善调伏者得此果利,善解一切诸有情心,善能通达诸有情行。行七步已,于诸世间发大音声,于诸识中获大智慧最胜解脱,皆得成就最上智慧,与诸有情皆悉明了。于智慧中善能安立,最胜智慧皆悉清净,于诸佛所皆悉成就,于诸体性智慧明了,于自他中皆悉成就。若诸有情具智慧力,于诸作用皆悉成就,善能如是宣说此义。少欲有情悉无愿力,多贪有情皆悉迷着,罪业因缘皆悉增上,积集恶业无量无边,于诸正法不能信受。若有有情诸少欲者,于正法中不生尊重,于诸有情不生恭敬极瞋恚相生染污心,自谓已得阿罗汉果。所有世间衰老病者,诸大苦恼悉集其身。彼人获得如是果报,所有一切诸不善相,虚受应供诸饮食等,作不善业当堕地狱。不能持彼清净戒行,何况复得阿罗汉果?若生信解造诸塔庙,发恭敬心得生善处。如是持戒修行业已,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求趣大乘正法藏者,应当亲近诸轨范师,而常获得无量善法。如是如是称赞功德,皆悉获得诸善果报,然后转增无量无边不可思不可量不可数无边功德。如是成已,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菩萨藏者,得善调伏清净戒行圆满具足,诸菩萨行皆悉成办。

「云何名为戒行清净悉得圆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相。何等为十?一者一切有情于菩萨所不生娆害,二者菩萨于诸有情所有财宝不生贪着,三者菩萨远离一切诸有眷属,四者菩萨于诸有情不生欺诳,五者菩萨于诸有情及自眷属不起离间诸恶语言,六者菩萨于无量劫以柔软语化利有情,七者菩萨于诸有情不发绮语,八者菩萨于诸有情资生之具不生贪爱,九者菩萨于诸有情不生瞋恚、所有诽谤皆能忍受,十者菩萨远离邪见亦不归依诸天趣故。舍利子!此十种法,皆是菩萨摩诃萨清净戒行具足之相。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戒行。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于诸戒行坚持不破,不被无明之所侵娆。二者菩萨坚持戒行绝诸瑕玼,于诸险难而不生故。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烦恼杂染等事悉皆远离。四者菩萨持戒清净,于洁白法常不远离。五者菩萨持诸禁戒,常行平等随心自在。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智者不生毁谤而得安隐。七者菩萨坚持禁戒,而皆远离一切过失。八者菩萨坚持禁戒,密护诸根令不起故。九者菩萨坚持禁戒,防护诸根初中后时皆悉成就。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于正念中普尽无余皆悉圆满。舍利子!此十种法,菩萨摩诃萨皆悉成就。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持戒行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饮食少欲知足。二者菩萨坚持禁戒,断贪瞋痴生喜足故。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其身心不生贪爱。四者菩萨坚持禁戒,远离一切诸女人故,行住坐卧居旷野中。五者菩萨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常不忘失诸功德故。六者菩萨坚持禁戒,自在成办诸善根故。七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胜种族常生欢喜,亦不正视余诸相好。八者菩萨坚持禁戒,言行相应,于人天中不生欺诳。九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身中常行伺察,自心决定不生过失,于他过失亦不起见常行庇护。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以四摄法化利有情常不弃舍。舍利子!如是十法,菩萨摩诃萨皆能圆满清净戒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圆满戒行之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佛信解不生退屈。二者菩萨坚持禁戒,于正法中常能拥护。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大众中常生尊重。四者菩萨坚持禁戒,趣求菩提志意柔和,于无上果心不暂舍。五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善友常能亲近,复能积集诸善功德。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恶友而常远离,于不善法皆能弃舍。七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有情常起慈心而生慜念。八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有情常起悲心,于险难中而常救护。九者菩萨坚持禁戒,爱乐正法如游园观生大喜乐。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违顺境心常舍离皆悉平等。舍利子!此十种戒行之相,菩萨摩诃萨皆能如是清净圆满。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行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施度善能调伏一切有情。二者菩萨坚持禁戒,常行忍辱,于自己心而常防护。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善法精进不退。四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定聚而常加行不生散乱。五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胜慧中常乐多闻而无厌足。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菩萨藏而求正法,常修闻慧坚固无懈。七者菩萨坚持禁戒,而常伺察诸无常法,志求菩提不惜身命。八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寿命而常伺察如梦如幻刹那生灭。九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意愿及诸有情,一切善行清净圆满。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以持戒力愿于当来生佛会中,及诸有情悉同圆满清净戒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皆能圆满如是十种清净戒相。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圆满清净戒行,当获天上及于人间种种吉祥殊胜妙果。菩萨于诸世间种种事业悉皆明了,菩萨于诸世间种种妙欲悉能施与,一切有情而不自着。菩萨行慈行时,与诸有情等行慈行,互相怜慜而无损害。菩萨行菩萨行时,深信正法而无虚妄,复于一切有情皆生父母之想,复于一切有情亲近随顺而生信爱,于有为法念念而生无常之想,于有为行皆生觉悟,于自身命而能弃舍故,得圆满清净戒行。」

尔时世尊为诸菩萨说伽陀曰。

「色相光明妙无比,宣说诸佛正法门,

清净禁戒坚护持,法身上妙当获得。

远离愚盲诸苦恼,癃残百疾不能侵,

清净禁戒坚护持,当获诸根悉圆满。

势力广大无与等,威德炽盛亦复然,

智慧勐利超世间,降伏一切诸魔障。

以慈爱力摄群动,能破一切诸疑网,

天龙八部咸归依,国王王属皆供养。

能离一切诸恐怖,安住禁戒无退转,

不堕一切恶趣中,行大法故具名称。

一切有情着睡眠,菩萨而能常警觉,

复能游往遍四方,为利有情求善法。

最上珍宝及妻妾,离我执故悉能舍,

为求无上大菩提,安住圆满清净戒。

为求无上正法故,于诸佛教生尊重,

常作世间人中师,能广供养于塔庙。

能除一切瞋恚心,于诸恶作悉能忍,

以忍辱力而自安,一切诽谤皆不动。

能于言行悉相应,一切时中无虚妄,

当坐菩提大道场,三千世界悉震动。

而能尽求诸佛法,亦不归依诸天趣,

弃舍外道邪见心,无上菩提誓成就。

一切器杖及毒药,有情持以互相害,

菩萨救护于其中,是故名为大智者。

我于俱胝多劫中,慜念一切含生类,

若见受其苦恼时,委身代彼无懈倦。

一切有情多虚诳,来菩萨所欲侵夺,

造诸恶业阎浮中,唯佛正法能除断。

能施一切诸珍宝,而常亲近诸善友,

若诸有情侵害时,终不起于恚恶意。

一切有情身边处,而常弃舍愚夫法,

诸佛妙行获圆成,清净戒足常不舍。

而常善住诸佛法,亦能于法皆随转,

菩提行愿悉能行,得成正觉菩提果。

净证三明甘露法,亦常善住于戒蕴,

一切法习悉能成,天上人间获妙供。

为求一切无上法,于诸事业悉明了,

善解有情取舍心,堪受人天诸供养。

宣说最上甘露法,于戒蕴中常清净,

悟了无上菩提因,一切魔障悉远离。

诣菩提树安坐已,譬如日月照世间,

具大威德炽盛光,于世间中为最上。

慧眼最上出世间,于无畏语先成就,

示正道已悉圆成,当施有情诸无畏。

菩萨不起爱乐心,于身命财能弃舍,

世间珍宝无所贪,当证无上菩提果。

众等不舍菩提道,具足持戒常精进,

而能安住正法中,远离一切诸谄诳。

菩萨安住戒蕴中,世间或有谄诳者,

来菩萨所伸语言,以真实语而教示。

或有常持衣钵者,多行谄诳而不实,

欲施菩萨而无施,菩萨正念无所动。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圆满清净诸戒行已,于诸世间有为法中不生爱乐,于诸有情常生母想,于五欲中生无着想,了知世法悉皆无相,心行平等无诸险恶,现前成办菩萨之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平等心时不离涅槃;若染污心而生执着,令诸险恶转生增胜。眼着色故,菩萨了知从识心生,烦恼虚假离自性故,而皆断灭。于诸攀缘而生计执,非真实法而为善法,菩萨知是虚妄自内心起而生胜解,于诸烦恼尽得解脱,身亦解脱,于贪瞋痴悉皆尽故。何以故?此之贪法刹那尽故。若或别有贪法,若或别有尽法,悉皆真实。如是贪法真实了知,真实尽故。

「复次舍利子!然此贪法非于内心真实所起,是遍计故,彼人于法若生分别亦非真实。若于真实知非真实,于诸苦恼而皆解脱。若离苦恼名真实者,彼真实无诸苦恼。性本清净是涅盘义,本非贪法。何以故?是涅盘中非想念故,彼贪尽处而是涅盘。若见贪尽而非贪尽,若见涅盘而非涅盘,而乃是名真实涅盘。何以故?贪及涅盘自性无异、本性和合。智者于此,知彼自性而求涅盘。若非真实而皆虚假,彼虚假中自性空故。云何名空?为其计执我我所故,而或计执我性常故,而或计执我性断故,而或计执一切诸法悉无变异。若无我人及无寿者,毕竟不生贪瞋痴法。彼法若生、此法定有,是故复生我我所故,于我我所而皆复起一切行故。舍利子!起一切行者,由其四种积集之行。何等为四?一者身积集行。二者语积集行,为于寻伺发麁恶语,所作行业娆恼他故。三者心积集行。四者想积集行,为于自他计执想念故,诸有情悉被缠缚(此上文标四行,内二有解、二阙解文。梵本元无,不可添足)。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见诸有情,如是色相、如是计想、如是颠倒,而皆不能与诸菩萨同修胜行而生解了。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与有情同修行时,恐彼损减而我常求无畏法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缘故,于一切有情而生信重无有疑惑。舍利子!云何菩萨而生信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如父母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无有遗余,而于无边世界无始时来一切有情,皆悉曾为我之父母眷属。时彼有情以贪爱故而生忘失,不记曾为父母眷属,复起瞋恚心时亦皆忘失曾为父母眷属,遂生弃舍。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此缘故而为譬喻,应当了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常生眷属之想。舍利子!于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复于不可说不可说无边广大不可思议世,时于彼世中有佛,名为最上众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住于世间九十俱胝岁,有九十俱胝那踰多大声闻众,诸菩萨摩诃萨悉来集会。时彼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得正念住,而生王宫胜种族中。当初生已,其王及后各令八万四千采女而为侍卫。于是太子色相殊妙,身体端直洁白圆满,诸相具足人所乐见。由是外族眷属见是太子威严色相,而皆来集亲近侍卫。舍利子!时彼太子有三善友,共营所居殊妙楼阁,谓于热时、雨时、寒时于三时中而为娱乐,游往安住各遂其宜。复有千万人众悉来随时,各奏音乐而共嬉戏,亲近承事供给,普遍发诸妙声皆悉和合。时彼太子忽然思念生灭之法,息其音乐,寻思乐声从何而来?从何发生?何处是灭?云何是生?云何是灭?昼夜思念曾无睡眠,惟念无常厌离生灭。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得正念已,于四万岁心常厌离音乐之声,复于四万岁中不乐世间所有诸欲。时彼菩萨未出家时,常勤修习四禅诸定,而得成办五种神通。从自舍宅腾空往诣最上众如来之所,亲近瞻仰礼拜供养,欲问世尊诸善法要。舍利子!是时最上众如来已般涅盘。时彼菩萨而伸请问:『诸大比丘及善男子!最上众如来已涅盘邪?』『善男子!我最上众如来已般涅盘。』菩萨闻是语已,悲啼号泣闷绝躄地,良久乃苏。时彼菩萨忆念如来说伽陀曰:

「『我佛明照于世间,超一切法登彼岸,

 诸放逸行已远离,清净妙果得成就。

 我于百千俱胝劫,难值如来出世间,

 不逢供养染障深,自舍如来谁救护。

 世间慈母非善友,亦不称赞于如来,

 多生正法未曾闻,于佛世尊难值遇。

 世间慈父非善友,令我耽着于五欲,

 随顺五欲增染心,使我不见如来相。

 我佛六十种妙音,未甞得闻于佛所,

 故于善恶不能知,令我永没生死海。

 复于多劫不遇佛,于诸世间生慜念,

 发慜念中悉能行,了一切法到彼岸。

 我于俱胝多劫中,不曾亲近供养佛,

 以放逸故历多生,由是深障不见佛。

 我闻如来出于世,到佛所已般涅盘,

 父母恩爱为所缠,令我不得见调御。

 若值如来久住世,我必得聆于正法,

 广修供养亲近时,六十妙音闻具足。

 六十妙音本清净,三世如来咸具足,

 我虽生住于世间,不得亲闻梵音响。

 我生缘业多重障,佛灭度已而来此,

 诸佛正法藏甚深,无能开示于我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