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明心见性的时候,会展现图像吗?
元音老人答:它没有图像,也没东西,但不是断灭相,它了了分明。这个灵知了了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明白这个以后,要注意,不是到家了,而是正好用功夫,时时保护它。可以用佛号,也可以用咒来保护它。禅宗大慧杲祖师就是用我们心中心法大随求陀罗尼保护自己。禅师都会念咒的。憨山大师说得很明白,历代禅师都秘密持咒,任何一宗都离不开密法。
问:明心见性的时候,会展现图像吗?
元音老人答:它没有图像,也没东西,但不是断灭相,它了了分明。这个灵知了了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明白这个以后,要注意,不是到家了,而是正好用功夫,时时保护它。可以用佛号,也可以用咒来保护它。禅宗大慧杲祖师就是用我们心中心法大随求陀罗尼保护自己。禅师都会念咒的。憨山大师说得很明白,历代禅师都秘密持咒,任何一宗都离不开密法。
(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Dazheng Xinxiu Dazangjing《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1924)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1934年印行。全藏分3个部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卷15册(内图像12册,总目录3册),共100册。收入佛籍总数冠于各种大藏经,计正藏..
(图像)三十三观音之一。为乘云飞行之像。
(图像)顶结一髻之文殊菩萨也。与五髻文殊,八髻文殊有别。修文殊一字法时,则画此尊。
(术语)释家以明心见性为了悟。传法正宗记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出瑜伽师地论]一外光明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身光明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一种修行方法。六祖惠能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圆通的见解。见解圆通的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宗门行人,重在明心见性,而教下行人,即重在大开圆解。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图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刚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书之三尸也。
(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问:我修法后觉得胸口会发闷,如何避免?元音老人答:要注意三点:1、手印举起靠近胸口,手臂不能靠胸口。2、要呃气让它呃,泄下气就让它泄,打哈欠就让它打,不能屏住,呼吸要自然。3、身体往下弯会很疲劳。先睡好觉再打坐。..
问:请师父谈谈意生身?元音老人答:意生身个个都能出,它是从第七识生出来的。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封住它时,它就出不来了。现在我们六根不清净,乱动脑筋,见相著相,就把它封住了。等你清净到一定程度,它就自己出来了。做气功做得好的,心清净了,也能出来。不过只能出一个,还不能够要出就出。入三昧..
问: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有点小成绩了,能受生自在了。但不演算法身正位,一定要断思惑,才能到法身正位。到了法身正位还要向上,要离开这个位子,著在这个位子还不行。修禅人:朗月当头时,尤是阶下汉。要月落时相见,才是全体圆明。..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2.修念佛法门之际,以..
问:我们为什么要发愿呢?元音老人答:愿为一切事物成功之母。愿能成事。所以人如果没有愿,碰到困难就不肯修行了。我们心中心法第一印就是菩提心印,要发成佛的大愿。成佛必须靠众生,佛是福德、智慧两足尊。
问:悟个什么?元音老人答:三世诸佛也不识!还会么?。现在人根机太钝,修禅定不易开悟,唯有净密双修似较合宜,此诚无可奈何之事也。但遇有缘之志者,亦可摄受一、二以教之。
问:《金刚经》说:无人相,无我相。谁说谁闻?元音老人答:只是无相,不是无说,不是无闻,一切没有就落断灭空了。常住真心无相,犹如虚空一样。因空故,一切东西都能容得下。法身犹如虚空,但不能住在空相上,一住就有落处。说法也是,一有知见分别就有落处。所以,最后就以无说无闻来破言说的执著,..
所谓见性者,明白也。明白妄心不可得,明白妄心是真心的妙用。见性是见无所见,没有一点东西的。譬如现在你们大家把念头一断,什么也不想,一切的现象都在你们的视线之内,但是你们没有着哪样东西哪个人,虽然有许多人很多东西,但见无所见,不知道谁是张三,谁是李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无念的灵..
(一)你要往生西方,而心裏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往生西方净土呢?所以,首先要放下一切,你不放下怎么行呢?玉琳国师曾说过:「想生西方的人放不下,是生不上去的。」假若恋着娑婆世界放不下,你就不要念《阿弥陀经》,还是..
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
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北魏吉伽夜 【经文】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人。使皈依佛。时有一婢闻长者语。即皈依佛。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于是往集善法堂。帝释以偈而问言。汝宿有何福。得生于天中。光明色微妙。今为我说之。天女以偈答言。三界之坚胜。能拔生死苦。三界之真济。断除三垢结。我..
答保定刘建才、明慧两位居士1993年书信:建才仁者慧鉴:11月24日函悉,所问各点,奉复如下:二、修心中心上座修定,下座修慧,故不坐时以“观照”为主。返观自心(心念),如光普照,故叫“观照”;若观时心念不起,常觉不迷,便是“觉照”,总之,都是“观心”功夫,意思一样。观心是根本法门,但非“定”不易起观,故修..
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选自心灯文库)1.2001年4月25日某佛教杂志编者按:最几年来,台湾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在大陆渐渐传开,甚至有些佛教团体开始筹资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学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于对法的尊重,年初,刘东亮居士特将自己得到的一套萧平实先生..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孝谦仁者慧席 :手教及尊作两幅,均拜收。才华横溢,不胜敬仰!知曾阅读拙作《般若花》,可谓文字因缘,至祈指正为盼!知正修“六字大明咒”,甚好!此法简单易修,而三密相应,功效卓越,祈仁者一门深入,久必有成。余在拙作已详,不复一一。谨复顺叩道绥!愚学人徐恒志拜启2000年6月12日孝谦仁者..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徐恒志上师答某居士书(一九九一年三月)某某居士:由《上海佛教》编辑部转来仁者所写《答唐代复礼法师的提案》一文,颇有见地,值得讨论。兹略述拙见如下:一、烦恼无始有终问题按此问题并不难解,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
答芜湖卜年华居士年华仁者:12月28日手书收悉。近谅贵躬健康,道心纯熟,一切吉祥!仁者在学法过程中,以般若为先导,每日诵持《金刚经》,能做到一心无住,事来应付,事去不留,便能获得实际受用。如心情开朗,便是效果。在持诵经咒过程中,妄念纷飞,这往往是进步的表现,譬如暗室打扫,尘埃飞扬,势所必然,只要坚持..
答哈尔滨张春喜居士智喜仁者慧眼:2月5日手书敬悉。前书可能遗失,今奉复如下:一、本来面目,空空寂寂,但又了了分明,若只有空寂而无灵明,岂不成为顽空。故当一念不生,“说是一物即不中”时,却灵光独耀,灵知不昧,“明”和“见”是无分别智慧,不是有分别的意识。二、见光见佛,可能有幻相出现时,只是不理不着..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东亮仁者慧眼:11月6日信已收悉。兹复如下:一、知拙作准备再印,固是好事,但一切随缘,仁者勿过于操心。知《随笔》将于明年在《禅》刋刋出,藉供大家参考,一得之愚,或者不无小补也。某居士处已电告一切。二、修行之事,总在见缝插针,越忙、越麻烦,越要定力应付,能边修边做,便能应付宽绰,..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