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个众生来说有结束的时候,通过修行能了脱生死。针对一切众生来说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轮回是无始无终的。
针对一个众生来说有结束的时候,通过修行能了脱生死。针对一切众生来说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轮回是无始无终的。
越州称心敬琎禅师,僧问:「结束囊装,请师分付。」师曰:「莫讳却。」曰:「甚么处孤负和尚?」师曰:「却是汝孤负我。」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的略称。又称“正像末三时”或“三时”。亦即将佛法住世之时期划分为正法、像法及末法三个时期。如果将历代佛法的施行,分为教(教义)、行(实践)、证(开悟)三方面来衡量,则正法时期即指教、行、证具现的时期。像法时期是虽无得证者,..
达真堪布:什么叫弘法? 问:把建的寺院建得很大,把佛像造成世界第一高,这是不是弘法?达真堪布:不是。法只有两种:教法和证法。教法指经、论、律三藏;证法指戒、定、慧三学。弘法就要弘扬教法和证法。三藏是为了三学。通过传讲三藏的内容,让大家了解诸法的实相真理,使众生在相续中产生戒定慧三..
以前广东某地有一个非常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个哑巴。从小没有父亲,只有一个老妈,老妈还是个瘸子,不能走路,家里特别的困难,他只好天天背着母亲去乞讨。他把乞讨到的好的东西给母亲,有时候讨的少,也先给母亲吃,自己饿着。他的孝顺在当地特别有名,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孝子。有一天,他的母亲突然得..
五 何得永断轮回于是弥勒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⒉,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⒊,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
斋戒不同于一般的戒肉,而是要和出家人一样持斋。就是首先要过午不食,其次是不荤食。荤食不仅仅是指吃肉,还包括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另外酒也是荤食里面的,也不可以喝。不适宜守斋戒的人:1、在旅途中可以暂时停止守斋。2、孕妇及权喂哺婴儿的母亲都可以不守斋戒。3、月事来潮和..
达真堪布:一切痛苦的来源 为什么我们得到了壹点点功德利益,就会生起傲慢心?因为没有明白利益功德是无常的,都在剎那当中变。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起的人、看不惯的事?因为我们有傲慢,有我见,没有懂得自他是平等的、壹体的,所以总是有自他的分别。其实,壹切痛苦的来源,壹切烦恼的根本,就是这些..
达真堪布:自从学密法之后,经常有病,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不是有病,是去病。自己一定要把握住。现在我们念金刚萨垛心咒、观音心咒、莲师心咒,这都是去病最好的药。所以都要如理如法地念诵。有病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些病不是你学密法以后得的,而是原来一直就有的,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现在业力..
达真堪布:伏藏是怎么回事? 莲花生大士在世的时候,有些法与当时众生的根基不相应,因缘也不具足,所以没有公开弘扬。莲师把那些法埋藏在山洞、山崖、树林、河边等处,让空行护法来护持。每个伏藏都有护法护持,不让人动,等待未来因缘成熟时,由莲师安排好的伏藏大师取出。 何时何地,由哪个大德高僧..
大概在十年前,我们一群朋友,男男女女共七个人,租了两辆车去垦丁玩,当天晚上大约九、十点左右,大家都梳洗好了想出去外面兜兜风,就开着车子出去玩。当时屏鹅公路还没有路灯,我们年轻好玩,就把车灯关了,想看看在没灯的状况下能不能照常开车,结果当然是不行,因为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跌到海裡头去..
佛讲善恶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谁造谁受”。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所以佛说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是去断恶行善,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现在很多人都是颠倒的,想得到快乐,却不去种快乐的因——不去做善法;不想感受..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一种悬设,而是实存的事实。这是由五眼圆明的佛陀所现量亲证亲见到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阔的时间当中,由其善恶业的这种业(k..
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本然无来去,无始亦无终。众生无量劫,须臾未曾离。不变亦不坏,湛然常寂空。不从缘而灭,不从因而生。我们知道,无常是世界的真相,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包括看起来永恒的日月星辰。一些人意识到这一点,因此觉得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因为他拥有的一切都不会永恒,他的爱情,他苦..
当下的轮回与涅槃轮回与涅槃,其体非不同。显现妙相时,若不认知心。遂受业风吹,迷乱于当庭。自心误为我,心用谓他人。能所遂对立,轮回由此生。生命就像是一班无始无终的列车,你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上车的,你仅仅知道自己现在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沿途又有些什么人上车,哪些人与你有过或长或短的喧谈,哪些人..
◎陈亦新: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要是有,如何对治?●雪漠:开悟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缘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师,机缘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禅宗的说法,能一箭透三关。透三关之后,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举的祖师奶格玛就是这样。这种人开悟的同时便已证道,不过还有细微的无明需要对治和清除。..
◎陈亦新: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雪漠:佛教中有一种鉴别真假善知识的方法。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人,是愈加贪婪、仇恨、愚痴,还是日渐清凉、明白、破执?他们是在升华还是在堕落?这是最主要的。如果一个法越修越傲慢、愚痴、仇恨、贪婪,这种修就没有意义。在上师相应法中,要把本尊或..
一告门中先后人,爱国忠君记汝心。须效卧龙酬三顾,一统天下刘伯温。二告门中先后人,志心修行意要真。今世有缘得正法,轮回谁料是何身?三告门中先后人,尊师重道莫离根。早晚晨昏多侍奉,莫忘当年受度恩。四告门中先后人,持经拜忏要专心。当年受法恩非浅,万代流传在汝身。五告门中先后人,敬谨谦虚..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识在念佛,我们的行蕴,念念迁流,只不过是比较微细,旋转得很快,我们意识不到而已。我们整个的都是在杂念..
问: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答:对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从本源意义上来说,阿弥陀佛是没有相的,法身无相。那么由法身所现的相,他是随众生的心识来现的,一切唯心造。对菩萨种性的,阿弥陀佛现的是佛像,如果对于小乘声闻..
我们要净除罪障,就要依靠佛菩萨的教言、加持。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向佛菩萨请求净除自己的罪业?因为死亡是无常的,生命是无常的,怕死亡在这些罪业还没有忏除、清净之前就到来。我们为什么不精进呢?主要是对无常没有真正的认识,对无常没有生起正见。我们在寿命无常里讲过,那些旧噶当派的格西们主要讲..
在家乡容易引起一些烦恼:对亲朋好友的贪着、贪恋,对仇敌的怨恨;要做的琐事多,不能精进地闻思修行;无法遣除心灵上的无明愚痴,不知道取舍善恶,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最好离开故乡,离开这些恶缘。现在有些人有这个条件,但是很多人还没有了缘了债,暂时不能离开家乡。怎么办?你可以留在家乡,..
相信大家对于“投胎”的说法都不陌生,虽然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但是从古至今像这样的传说一直未曾终止过。对此,佛给我们找到了答案,子女投胎到你家并非偶然,之所别人能成为你的小孩认你做父母,这都是缘分在作怪,为什么孩子会偏偏投胎到你家呢?为何不是投到别人家?如果你与子女没有缘的话,就算是面..
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我们时代里三位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的美国再生医学和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科学主任RobertLanza博士,写了一本《生物中心论》,里面有个爆炸性的结论:人死后生命不会结束,而会永远活下去,而且,会穿越进不同的宇宙。他的论点有三:1宇宙的结构、定律、力量、常数看起来都是为生命所精细..
●就算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时间修法,短暂的人生很快过去,不要到临终的时候才去懊悔。●天人在生命结束前七天有预知自己的死亡时日和观察到来世去向的神通,所以内心惶恐不安,后悔没有及时修法,并利用最后的几天精进修行。可惜我们人类没有此类神通,结果往往在临终的时候都认识不到可怕之处并不..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因为我之前不了知,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要舍去。“舍一切”是什么意思?就是寿命无常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统统都要舍弃,谁也不能利益我,谁也不能帮助我……面对死亡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
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心态平和了,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我的人生,应该说没有被命运和机遇特别垂青过,每一步,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下来的。我特别感谢母亲,是她在那些关键的时刻解开了我的心结,告诉我人生的方向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到了50岁、60岁,又有..
凡夫愚痴,都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偏偏造作痛苦的因——恶业。我们为什么六道轮回呢?为什么会遭受痛苦呢?因为你执着这个身体,造了恶业。若是你不执着这个身体,真正能放下自我,不造恶业,就不会六道轮回,也不会遭受痛苦。你已经摆脱了这些因缘,即使众生想让你烦恼痛苦,也没有办法。你自己能保护自..
文/观立轮回这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二十几岁开始,我就选择了佛教作为宗教信仰,一直不离不弃,虽然以前只是停留于信佛和拜佛之上,但对于每个生命都是从轮回中来,又要轮回而去是深信不疑的。当时,我悲观地认为:命运都是老天注定的,人人都要在轮回的漩涡中周而复始、难以幸免,从来没有想..
当一个人选择太多时,也容易给自己设置退路,往往不会拼尽全力。当选择有限时,反而不容易纠结,一旦做了决定就全力以赴去完成。有时候的孤注一掷,也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前所未有的潜能。当没得选择时,也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制和影响,也比平常少了许多纠结和顾虑,反而牢牢抓住了机遇。..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