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老师怎么学成功的?她没有跟在师父上人身边,她就是听那个光盘,《无量寿经》,一门深入,不换题目,专。专妳才能得定,就在家听,不出门,也不乱去跑道场。不是今天跟这个师父学,明天跟那个师父学,没有,她就跟著一个师父,一门深入,这叫得师承,所以听了十年,念佛得三昧了。
妳看这就很现成的例子,大家真想学,妳也照著样子拿著光盘回家,一门深入去听,听个十年八载,妳也得念佛三昧!这是很现实的例子。
刘素云老师怎么学成功的?她没有跟在师父上人身边,她就是听那个光盘,《无量寿经》,一门深入,不换题目,专。专妳才能得定,就在家听,不出门,也不乱去跑道场。不是今天跟这个师父学,明天跟那个师父学,没有,她就跟著一个师父,一门深入,这叫得师承,所以听了十年,念佛得三昧了。
妳看这就很现成的例子,大家真想学,妳也照著样子拿著光盘回家,一门深入去听,听个十年八载,妳也得念佛三昧!这是很现实的例子。
法师子琳。赐号慈受。幼学于慈觉深悟圆旨。复谒佛智裕禅师重研心要。时天竺以慈福太后请为功德。师被旨住山。二十八年。讲演之际唯提大义。禅侣闻风而来者。咸服其辩。大慧杲禅师。过之相与剧谈。不觉达旦。谓师曰。时人秖知老师有教。径山却许老师有禅。为题其真云。悟得旋陀罗尼三昧。于一切法得大自..
忠曰:“师之兄弟,称法叔。”《应庵华禅师蒋山录》:“径山大慧禅师至,上堂云:‘茍非法叔老师到来,小侄此生无因拈出。’”
所以大家问我怎么修的,怎么学的?我就是这么修的,就是这么学的,占便宜占在哪儿?老实,真照著说的去做,别玩那花花肠子,别好高骛远,心谛住在《弟子规》跟《了凡四训》上,你一定能取得比我更殊胜的成绩。我老说我五十二岁才碰到《弟子规》,在新加坡,老和尚,五十二岁才看《了凡四训》,到今天三年。你们在座的..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教育界的同仁,诸位同胞、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每次在向着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都会有一句夫子的教诲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昨天我们说到夫子的志向,希望「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人家可以安享晚年,夫妇、亲戚朋友能诚..
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家和万事兴」。每次来到马来西亚,我们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家是温暖的地方,是有爱的地方,是有感恩的地方,是无私付出的地方。我们走进大会的现场,感受到的就是爱,就是无私的付出、团结,就是..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贵宾,诸位长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圣像就让我想起当初师长的一段教诲,师长说到,学儒就要学孔老夫子,学佛就要学释迦牟尼佛。我们的目标非常的明确。而学释迦牟尼佛、学孔老夫子一定是要学他们的那颗仁慈博爱的心。所以孔夫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他的希望整个社..
何谓我执?就是执著‘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没有了,四相没有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这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上来看。在这种种举动之中,是为自己著想?还是为他人著想?或为道场著..
问: 请问法师, 如未相识已是仇人, 这是否表示我们前生己结怨, 本人身边有两位女小人, 苦缠着我, 使我十分烦恼, 请问法师可有方法可化解这种仇恨, 当我心烦的时候, 只好念着心经, 求法师指引, 谢谢!衍慈法师答:你问的问题是未相识己是仇人?这个「仇」字是自己心生瞋恚,怨恨,所以才会有仇人。佛教重..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讲到第二十六句「或拜佛念经」,昨天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佛教,以及佛经它是如何结集的,如何传到中国来的。佛不在世了,经典就等于佛在世,它是佛留给我们的教诲,因此能够恭敬三宝这叫拜佛,拜就是..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句和二十六句。【或奉真朝斗。】这句话是文昌帝君劝导我们敬奉神明,学习道家的这些教诲。『真』和『斗』都是道家里仙、神的称呼。我们看安士先生他的批注,说「真者,天仙之谓;斗者,列宿之名」。这个「..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从第二十一句开始看起:【忠主。】这一句底下是连着「孝亲、敬兄、信友」,我们分成四个方面来学习。第一个就讲到忠,『忠主』,就是说忠诚于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君王、自己的国家。安士先生在发明这一段的解释当中他是这..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讲第二十三句,二十三句是接着前面「忠主,孝亲」下来的。【敬兄。】『敬兄』这一句,「敬兄」就是尊敬兄长,这是一种悌道。《弟子规》上讲「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能够和睦,互相尊敬,互相照顾,这就是对父母孝..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来看第十九句:【正直代天行化。】这一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直』这两个字,这讲的是心地,『代天行化』这一部分是讲到行动,心和行必定是相应,有「正直」的心必定能够「代天行化」。这个天是天道,天在理上讲是说..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上一次把本文核心的一句「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讲解圆满,我们用了相当的时间,因为这一句可以说是本文的总纲领,真正要修福确实只有在心地上去修。以下这就是文昌帝君给我们的开示,我们从底下第十六句开始看起:【行时时之方..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上一次讲到第十六句,今天从第十七句开始看起:【利物利人。】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这个『物』代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包括后面讲的『人』,也包括一切的众生,乃至昆虫、蚂蚁,一切..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正好讲到《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的第二十二句「孝亲」。我们今天采用文昌帝君在《道藏》里面另外一篇非常重要的开示,是「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我们来认真学习,来领会孝亲的含义。孔子在《孝经》当中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要行..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还在继续讲「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一句。我们上一次讲到安士先生在他的批注里面有一个「福田心地说」,列举了总共二十二种不同的修福以及得到的果报有不同这样的一种例子。我们上次就谈到第九和第十,第九是「施多福少」..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上一次我们学习到「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今天我们来看底下这一句:【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这是文昌帝君他引用在历史上的四个典故,来证明欲广福田须凭心地,广行阴骘就能上格苍穹。这个故事是第二则故事。这个『窦氏』,他..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继续来讲「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一句。这一句经文是整篇《阴骘文》的总纲,是核心,所以我们要花多一点的时间来深入的探讨。这个福田在哪里去种?在我们心地里去种。心所起的念头这是因,生了这个善心善念就会得到福报,..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上次讲了「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这一句,今天我们从:【于是训于人曰。】这句看起,这句话是承前启后。安士先生在批注当中这样说到,「于是二字,若承未尝虐民句来,则训有止恶之意,为下诸恶莫作张本,若承救人之难六..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上一次我们讲到「于是训于人曰」这一句,这一句是承上启后,我们着重把这个「人」字提出来进行分析,让我们识得什么是人,从而就会做人。这里安士先生列举了十一个方面来谈人,我们上次讲到第十个方面,就是人的福报有古重今轻之验..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上一次我们学习了「人能如我存心」这句经文,意思还没有讲完,我们接着来看安士先生的批注。批注里面说这句话我们要看「存心」这一部分,然后再看「人能如我」。存心这个心是什么?这里面有大学问,佛家把心的学问讲得可以说..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讲到「容人之过」这一句,昨天我们学习了《安士全书》里面的解释,前面的两小段,今天从第三段开始看起。「事到必无可容处,而强欲容之,诚难事也,然而不可不强也」,这是教导我们,容人之过要在难容处去容人..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还是在讲第一句,「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安士先生在《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为我们讲述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引征了文昌帝君这十七世当中很多的故事,有理、有事,为我们说明三世轮回是真存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到今天是第五天的学习,讲了八个小时我们还在讲《阴骘文》的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句话确实是意思很深广。安士先生在为这句话批注了这些事理之后,后面又附了问答五则,就是五个问答,为我们排疑解惑,主要是..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学习了《阴骘文》的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周安士先生批注了很多,这个道理为我们解析得很深刻,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些文昌帝君他的故事、因缘,这也是安士先生在《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给我们节选出..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请看:【济人之急。】这一句,这是帝君他自己说在十七世做士大夫这些生中他所做的这些善事阴德,这是第三句,「未尝虐民酷吏」是第一句,第二句是「救人之难」,这是第三句。上一次我们解释了『济人之急』里面的道理解..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一点。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为大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介绍文昌帝君以及这篇《阴骘文》学习这个文章的重要性。我们昨天开始讲本文的第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一句是文昌帝君自己说,他曾经做过十七世的『士大夫』,「士大夫」用我们..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净宗根本戒」,请大家看《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我们这个根本戒是五戒,讲到第四妄语戒,我们先将经文读一下:【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