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为什么要用《开显解脱道》这个仪轨来修加行?

答:修加行的仪轨有很多种,我们用的这个仪轨是麦彭仁波切造的,叫《开显解脱道》。麦彭仁波切是大圆满法第十七代传承上师,他对法王的恩德特别大,法王跟他有特殊的缘分。法王曾经说过,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这个仪轨格外殊胜,对我们来说有格外的加持,所以法王要求我们都按照麦彭仁波切造的仪轨来修加行。我们在喇荣修加行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仪轨。按照这个仪轨来修加行比较方便,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问:我们为什么要用《开显解脱道》这个仪轨来修加行?

答:修加行的仪轨有很多种,我们用的这个仪轨是麦彭仁波切造的,叫《开显解脱道》。麦彭仁波切是大圆满法第十七代传承上师,他对法王的恩德特别大,法王跟他有特殊的缘分。法王曾经说过,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这个仪轨格外殊胜,对我们来说有格外的加持,所以法王要求我们都按照麦彭仁波切造的仪轨来修加行。我们在喇荣修加行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仪轨。按照这个仪轨来修加行比较方便,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人名)直隶钜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藏。又得历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三年,敕入禁廷。九年,撰大衍历九卷。十一年,制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日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于华严寺。年四十五。谥大慧禅师。所著..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
苾刍癹思巴。说根本有部出家羯摩仪轨。亲制序曰。原夫赡部嘉运。至第四佛释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大元御世。第五主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登极也。天资福慧谛信内乘。普使万邦咸归一化。虽敷天垂拱而至治无垠。眷支那弘道。而在躬不息。欲以自佛相承师资继踵。迄今不替正戒仪轨。为从善行人一一恒持..
轨范之仪式规则。戒定慧是出世之梯橙,佛法之轨仪。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为了增广菩提心,为了修习大慈大悲心,又为了降伏六根。 《华严经》文里曾说到菩萨也将眼睛布施给一切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布施眼睛呢?为了希望能得到真正一切神通的缘故,而行此难舍能舍的特别布施功德。其实神通力量祇要认真修清净行,修到功夫圆满的时候,自然会感到遂通的。又为想成佛道,能开佛眼..
师子游化至罽宾国,转付与婆舍斯多:以后,师子尊者到处去游方教化众生,到罽宾国──这是当时一个国家的名字,有的说是云南,有的又说是从西伯利亚那儿去,这不需要考证它,总而言之,是当时一个国家。尊者就在那儿传法给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了。后王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传法之后,因为当时这个国..
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是苦空的我们世间人不知道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是苦空的。我们在这个世间拼命地追逐名闻利养。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所以大家要知道,为什么你会这么苦?就是你心不觉。你为了满足你的欲望,你什么事都能做。就叫迷惑颠倒的众生。 学佛是觉悟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閦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呐,更容易去啊?”好,我们都要把这个疑结..
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佛法是可以获得福报的,但是我们会发现福报是有尽头的,而我们每天所受的苦难确实没有尽头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也很有意思。福有尽头,苦无尽头。什么叫做福,我觉得这个福的话也就是一种快乐吧。就是快乐有尽头,苦..
佛陀波利所举的几种定相:或觉身有轻举而亦乐者,是神足前相;或轻举而苦者,是风大增也;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判断十分灵活,对于一种感觉、幻觉乃至错觉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身有轻举」,「举」就是向上;这时出现喜乐的感受。他认为这是五通之一的「神足」要发通的前兆。经典中讲得神足通
达真堪布:遇见问题时如何从轮回和因果的角度看问题?佛讲轮回,就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佛讲因果,就是让我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壹生当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顺利也有不顺利。遇见问题了,能够从因果轮回的角度看待,知道怎样面对事情,怎样解决问题,就不会患得患失、提心吊胆,心就稳定下..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佛法本无大小乘之分,众生心有大小。犹如杯中虚空,杯子有大小,虚空无大小。因大小之杯体不同,而现虚空大小之相。教法也如是。因众..
不动明王为五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均能扫除障难,并不为动摇之意。不动明王显现愤怒像,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使众生于修行路上不致动摇善念菩提心。不动明王,即不动尊菩萨,其名号梵音为Acalanatha,意为不动尊或无动尊,教界称为“不动明王”,亦谓之不动使者。“不动”,..
达真堪布:这样你就大自在了为什么说轮回苦?你的心总是随境转,这是一种苦,因为不自由、不自在。顺境来了就高兴,同时怕失去;逆境来了就害怕,同时想摆脱——总是因为外境而动心,这些患得患失都是痛苦。认清这些缘聚缘散,不患得患失,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都当成正常现象去面对,这样..
达真堪布:这样容易变丑陋 上师说 这样容易变丑陋希望自己高于别人,总想高高在上;若有人服从了,有人伺候了,就很得意,希望越多越好。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严重不严重的差别。这不是小事啊!这都是堕落的因!将来很难再次得到人身,即使得到人身了,也是种姓低贱、相貌丑陋、愚蠢的人。..
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在地里边任人去发掘;而这一位菩萨,就像大地一样,能生长一切万物。 谁要是相信这一位菩萨,就可以得到其中的宝..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
达真堪布:过年了如何饶益家人?菩萨戒里有一类是“饶益有情戒”。快过年了,全家团圆,你的这些家人也是有情。你去饶益他们,让他们满意,多做家务、多干活,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菩萨行。 修行上很多的违缘都来自于家庭内部。与家人相处好了,他们也不会给你制造麻烦,甚至还会帮助你、支持你;如果..
问:为什么现在反对批评放生的人很多?圆因法师答:放生最容易消业障,简单易行,只要发心,随时随地,一人多人,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放生如此殊胜,累劫多生以来,我们多少的冤家债主,邪魔外道都不愿意我们如此简单地便消除业障,成就道业,因而千方百计,增长无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阻..
佛告诉我们,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够依教奉行,必定能够保住人身,来生还是人身,不会堕三恶道。我们既进佛门,必须受持五戒,这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把五戒学习好,守持清净,不可有一点违犯。如果能这样,才能不失人身,不堕三途。在守持五戒的同时,还要积极奉行十善。一不杀生..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会不会取得成就,都取决于五加行修得怎么样!我们知道如果不断除和摧毁阿赖耶识,永远不可能证悟空性。那么依靠何种特殊力量,我们可以断除阿赖耶识,开启心的本性?所有这些问题的唯一答案,我们要证悟唯一的办法是:一、修五加行,让自己的根基成熟;二、找..
其实说到无尽意菩萨,很多并不是很熟悉,因为关于无尽意菩萨的介绍并不是很多,不过无尽意菩萨也是有经典的,而且关于无尽意菩萨的经典也是非常殊胜的,我们也是学习修行的。【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课诵最低限度是早晚二课,早晚二课的用意是警策我们、提醒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学佛,只将早晚功课做好就行了,那差得太远了,决定不能成就。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认真反省。早课依照仪规做,与《往生论》裏面讲五个修行的原则相应,我们身礼佛,心裏面敬佛,受持经教,所以在课诵裏面读一段经文,接受..
1、佛教的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早晚课是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对出家人的生活来说,早晚课是必要的,必须的。晚课内容包括:《阿弥陀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蒙山施食》等。2、那么晚课,比如说以《弥陀经》为代表的,我们叫“流水的弥陀”,就是木鱼敲得像流水一样,轻轻地,缓缓地,..
达真堪布:等待开悟的因缘到来 现在我们修加行,就是争取有壹天因缘到来,通过上师的引导和窍诀,立刻豁然开朗,见到自性。因缘不到的时候,妳再着急也没用,求再多的灌顶和加持,也不会开悟。
唯有真正明白人、真正觉悟的人,才能把善恶之缘离开,也就是放下,不再搞这些恩恩怨怨,不搞这些。所有的恩怨,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从此一笔勾消,这个人就超越三界。如果他不肯放下、不肯勾消,那在三界里有得缠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完没了。这就是说,众生迷在三界里头,为什么无量劫..
菩萨学五明,既是为了自己的无上正等菩提资粮更快地圆满,也是为了更好地普度众生。 《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提出五明为菩萨所求正法的内容,使大乘救世的思想在实践上得到了体现。《力种姓品》说,菩萨求学五明,是为了使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很快地圆满。这样,菩萨行和人生现实就能够正确结合起..
佛是世间大福田,他教化众生影响多大,影响的面积是全世界,影响的时间是一万二千年,你怎么能害他!害他,无间地狱罪;如果你赞叹他,你宣扬他,那个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称赞、宣扬,让大家都知道佛陀,都向他学习,功德就大了,对我们自己来讲消灾灭罪。「犯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堕无间..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特别是那些愚夫愚妇,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修行也谈不上,就是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得到极大的利益。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净土》杂志,我们也常常登这些,就是最近这一二十年发生的很多例子。很多往生者实在是没有什么..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