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弥勒信仰
https://www.tfoyin.com/dict/27843.html指以弥勒菩萨为信奉对象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此信仰,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贤劫经卷七佛兴立品等,皆以弥勒为未来出现之第一佛。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二十七,亦载当来弥勒成佛之事。又据名僧传抄法盛传载,佛灭度后四八○年,呵利难陀罗汉上升兜率天绘弥勒之像,..
玄都观
https://www.tfoyin.com/dict/27649.html乃北周时,位于长安之道观(道教寺院)。为整备道藏、研究道教之中心。天和四年(569),武帝于宫中论议佛道二教,复讨论儒、佛、道之优劣,道教乃就道藏之目录撰成“玄都观经目”上呈武帝。建德三年(574),帝下诏废毁佛、道二教,另设官立之宗教研究所,并移所有玄都..
白阳教
https://www.tfoyin.com/dict/27340.html清代民间宗教。起于道光年间(1821~1850),教主王法中,曾从河南涉县之申老叙学习教理,申老叙唱“南无天国阿弥陀佛”号,传授荣华经、未来星斗图、河图、洛书等。王法中更创“旗门即佛门”之说,传教于北京,教徒多旗人,流传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p2095 ..
石器时代宗教
https://www.tfoyin.com/dict/27268.html为史前宗教之主体。于法国西南部、西班牙西北部、西西里岛及乌拉尔山脉南段等原始社会遗址之石洞深处,发现约西元前三万二千年至西元前一万七千年石器时代之宗教遗迹,其中有动物及人型之狩猎绘画与雕刻。人型多为女性,轮廓简单,体态突显。法国阿里埃(Ariege)地区之..
沩山
https://www.tfoyin.com/dict/25251.html(人名)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海禅师,究明心法。往沩山构梵宇。值武宗毁释,裹头隐于民。大中初,裴休请师还沩山。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会殊盛。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寂,寿..
憬兴
https://www.tfoyin.com/dict/24826.html(人名)新罗国人。十八岁出家,专事著述,其说以法相为主。所著有涅槃经疏十四卷,法华疏十六卷,金光明经述赞七卷,弥勒经述赞三卷,瑜伽论疏十卷,瑜伽记三十六卷,解深密经疏,观无量寿经疏二卷等数十种。见三国遗事五,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一二等。..
教导有十二种
https://www.tfoyin.com/dict/23290.html【教导有十二种】 p1014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复次教导略有十二。所谓事教、想差别教、观自宗教、观他宗教、不了义教、了义教、世俗谛教、胜义谛教、隐密教、显了教、可记事教、不可记事教。事教者:谓各别说色等眼等诸法体教。想差别教者:谓广宣说诸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
印尼佛教
https://www.tfoyin.com/dict/22553.html佛教在印尼,为古老之宗教,亦为新兴之宗教。西元五世纪初,爪哇岛上已有少数佛教徒,法显访问该岛时(414),见婆罗门教盛行,而佛教则尚在肇始之阶段。其后二十余年,有比丘求罗弗文(梵 Gunavarman)于此弘法、译经,佛教方正式传入,先后有王母后、国王及人民归依..
印度哲学
https://www.tfoyin.com/dict/22536.html印度称哲学为“见解”(梵 dar?ana),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学所限,以探究一切万物普遍之根本真理为主,且具有极浓厚之宗教色彩。于印度哲学史中,也有唯物论者及怀疑论者之产生,虽然如此,然仅限于一个时期,并且不带有传统色彩。印度各派哲学,除唯物论以外,其他皆..
印度教
https://www.tfoyin.com/dict/22535.html(Hinduism)通常指新婆罗门教。即印度古来正统思想之婆罗门教,摄取佛教与耆那教教义以及复杂的民间信仰,而发展成的一种宗教。与其说是一有明确体系之宗教,毋宁说在历史之发展中由于教义、仪轨、制度、风俗习惯等,孕育而成之一种宗教社会乃至社会性宗教之总称。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