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昙荣 (乱世高僧)
https://www.tfoyin.com/show/15365.html昙荣 (乱世高僧)寺院里聚集着一群人,有身穿袈裟的僧人,也有没有出家的俗人。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一位法师宣讲华严经。 法师叫灵裕,是南北朝和隋时的著名高僧,人称裕菩萨。在听说的人中,有一个刚刚从远处赶来的年轻人。他是特地来投奔灵裕出家的。这个年轻人一..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四、译述弘建
https://www.tfoyin.com/show/15098.html四、译述弘建一九三二年返沪后,挂单海潮寺,住持厚遇,赠师手杖一根留念。一九三三年初回渝,于长安寺讲《心经》,旋即返蓉。春文殊佛学院请讲《俱舍论》。秋于佛学社讲《华严经十地品》,于大慈寺讲《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冬又讲《仁王护国经》三七,听众递增,每座达一千四、五百..
星云大师:第四十四节 特别的教化
https://www.tfoyin.com/show/14736.html第四十四节 特别的教化伟大的佛陀,施恩惠给众生,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着众生枯干的心田。佛陀的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能够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
简单分享为什么说“受一非余是魔所摄持”!
https://www.tfoyin.com/show/13937.html《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什么是执一非余,简单说是“执着一个法门,而认为其它法门不好”,不仅自己这样做,还经常劝别人放下其它法门,来学习自己所执着的这个法门。 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中根性,佛就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所谓对机说法,当机者妙!自己..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昙荣·乱世高僧
https://www.tfoyin.com/show/13374.html昙荣乱世高僧寺院里聚集着一群人,有身穿袈裟的僧人,也有没有出家的俗人。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一位法师宣讲华严经。 法师叫灵裕,是南北朝和隋时的著名高僧,人称裕菩萨。在听说的人中,有一个刚刚从远处赶来的年轻人。他是特地来投奔灵裕出家的。这个年轻人一生下来,..
佛教名词:妄想名词解释_佛教中的妄想是什么意思_妄想的种类
https://www.tfoyin.com/show/12899.html妄想(佛教解释)妄想(梵vikalpa,藏rnam-par-rtog-pa),佛教的妄想是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旧译《华严经》卷五〈..
佛教名词:华严宗
https://www.tfoyin.com/show/12485.html华严宗 (佛教解释)华严宗,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顺)为初祖..
佛教名词:【开悟】_开悟是什么意思?_如何才能开悟?
https://www.tfoyin.com/show/12234.html开悟(佛教解释)(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暗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着白氎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
佛教名词:圆满_佛教圆满是什么意思_佛教圆满解释
https://www.tfoyin.com/show/12193.html圆满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圆满,指不偏不倚,完满无缺。天台宗称为圆教,立有圆融、圆满二义。《华严经》卷五十五说: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说:显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依天台宗所说,十界三千一切法,条然具足,称为圆满。《辅行..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心佛_什么是心佛_心佛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12020.html什么是心佛?心佛是什么意思?心佛有依心成佛、是心是佛、心中所现之佛,三个意思。心佛,华严十种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现之佛,谓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华严经》五十二曰:应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