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迦神根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4.html六四华迦神根华严。佛万德比如华,以如华之万德庄严法身,故称华严。华严宗。依华严经而立宗,故名华严宗。此宗以中国唐时杜顺和尚为始祖,后来因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名贤首宗。此宗论一切万法理事无碍,一切互不相碍互相融入。修法界观,以高度平等的眼光,体察万事万物,这种心情证入一真界即得佛智。华严时..
十波罗蜜
https://www.tfoyin.com/show/3992.html十十波罗蜜十善。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善戒。持十善业道的戒法。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穿华衣好香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得坐高广大床、不得非时食、不得捉钱金银宝物。十身。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的十身,即众生身、..
华严经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3581.html《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是大乘佛教的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华严经》主要讲三个内容:第一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第..
华严宗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3547.html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
普贤行愿品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6.html《普贤行愿品》的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
普庵咒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3374.html普庵咒简介本咒出自《禅门日诵》,为必读咒语之一。经云:八地菩萨以上乃可自说咒语(参《楞严经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29下)。本咒乃南宋临济宗僧普庵大师(1115~1169)所说。师二十七岁落发,禅定之余,阅读《华严经》论,一日大悟,亲契华严境界。尔后慕名而求访者甚众,师随宜说法,或书偈,或折草..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3098.html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提问的问题,因此,我常在开示中引用佛经义理及故事加以说明;《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一切万事万物,皆是唯心所造。人的心能造天堂,人的心也能造地狱;行十善便是..
凡情失圣-明勖
https://www.tfoyin.com/show/3007.html凡情失圣-明勖高齐年代,在定州有一位法师叫释明勖,少年时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于是他背起简单的行囊一路游方参访,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深山幽谷之中,一路走一路探询,都没有人知道大圣究竟驻锡何处。无意中他遇到一位面貌奇特的出家人,由..
昙荣 (乱世高僧)
https://www.tfoyin.com/show/2965.html昙荣 (乱世高僧)寺院里聚集着一群人,有身穿袈裟的僧人,也有没有出家的俗人。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一位法师宣讲华严经。 法师叫灵裕,是南北朝和隋时的著名高僧,人称裕菩萨。在听说的人中,有一个刚刚从远处赶来的年轻人。他是特地来投奔灵裕出家的。这个年轻人一生下来,就对佛经产生了浓厚..
书经感通—释福登
https://www.tfoyin.com/show/2947.html书经感通释福登明朝万历初年代,有一位出家人释福登,居住于龙门妙德庵。他每日用功勤修耐力是相当惊人的,原来他竟然刺舌尖让血流出来,然后将血分成二分,一分研朱砂书写华严经用,另外一分持咒施食给鬼神。他这么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没有一天间断过。有一天黄昏时分,他在窗下阅经,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