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答: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元音老人答: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元音老人答:‘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

元音老人答:‘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

元音老人答: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元音老人答: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元音老人答: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

元音老人答: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

元音老人答: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

元音老人答: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

元音老人答:不忘失本来,就是要在觉知上用功。做事时知是本性的妙用,无事时灵知觉性并不曾减少,自然就随时

元音老人答:不忘失本来,就是要在觉知上用功。做事时知是本性的妙用,无事时灵知觉性并不曾减少,自然就随时

元音老人答:只怕心不死,不怕不活。先将心死透了,还会活得起来吗?

元音老人答:只怕心不死,不怕不活。先将心死透了,还会活得起来吗?

元音老人答: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

元音老人答: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

元音老人答:什么叫观自在?

元音老人答:什么叫观自在?

元音老人答:要归无所得,一切皆了不可得。但是,空空然而有觉知的光景不是还在吗?若将此扫光,岂不断灭了?

元音老人答:要归无所得,一切皆了不可得。但是,空空然而有觉知的光景不是还在吗?若将此扫光,岂不断灭了?

元音老人答: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

元音老人答: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

元音老人答:成佛资粮是什么?

元音老人答:成佛资粮是什么?

元音老人答:这个无相的性体,尽管无相,但可以于无念时体会到它。是吗?

元音老人答:这个无相的性体,尽管无相,但可以于无念时体会到它。是吗?

元音老人答:明心见性后能否修大圆满中的脱噶?

元音老人答:明心见性后能否修大圆满中的脱噶?

元音老人答:见性之后,最精进的用功就是时时刻刻不忘失本来吗?

元音老人答:见性之后,最精进的用功就是时时刻刻不忘失本来吗?

元音老人答:其本身‘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但非同土木草石,而是一种灵知觉性,人人本身具足,悟

元音老人答:其本身‘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但非同土木草石,而是一种灵知觉性,人人本身具足,悟

元音老人答:修法后觉得胸口会发闷,如何避免?

元音老人答:修法后觉得胸口会发闷,如何避免?

元音老人答:请师父谈谈‘意生身’?

元音老人答:请师父谈谈‘意生身’?

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

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

元音老人答:《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

元音老人答:《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