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邃(晋河阴白马寺)[《高僧传》卷十二]

释昙邃。未详何许人。少出家止河阴白马寺。蔬食布衣。诵正法华经常一日一遍。又精达经旨亦为人解说。尝于夜中忽闻扣户云。欲请法师九旬说法。邃不许。固请乃赴之。而犹是眠中。比觉己身在白马坞..

僧周(宋长安寒山)[《高僧传》卷十一]

释僧周。不知何人。性高烈有奇志操。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常在嵩高山头陀坐禅。魏虏将灭佛法。周谓门人曰。大难将至。乃与眷属数十人共入寒山。山在长安西南四百里。溪谷险阻非军兵所至。遂卜居..

昙猷(晋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竺昙猷。或云法猷。炖煌人。少苦行习禅定。后游江左止剡之石城山。乞食坐禅。尝行到一行蛊家乞食。猷咒愿竟。忽有蜈蚣从食中跳出。猷快食无他。后移始丰赤城山石室坐禅。有猛虎数十蹲在猷前。猷..

竺法慧(晋襄阳)[《高僧传》卷十]

竺法慧。本关中人。方直有戒行。入嵩高山事浮图密为师。晋康帝建元元年。至襄阳止羊叔子寺。不受别请。每乞食辄赍绳床。自随于闲旷之路则施之而坐。时或遇雨以油帔自覆。雨止唯见绳床。不知慧所..

智林(齐高昌郡)《高僧传》卷八

释智林。高昌人。初出家为亮公弟子。幼而崇理好学。负帙长安振锡江豫。博采群典特善杂心。及亮公被摈。弟子十二人皆随之岭外。林乃憩踵番禺。化清海曲。至宋明之初。敕在所资给发遣下京止灵基寺..

道猷(宋京师新安寺)《高僧传》卷七

释道猷。吴人。初为生公弟子。随师之庐山。师亡后隐临川郡山。乃见新出胜鬘经。披卷而叹曰。先师昔义闇与经同。但岁不待人。经集义后。良可悲哉。因注胜鬘。以翌宣遗训。凡有五卷。文频不行。宋..

昙鉴(宋江陵辛寺)《高僧传》卷七

释昙鉴。姓赵。冀州人。少出家事竺道祖为师。蔬食布衣律行精苦。学究群经兼善数论闻什公在关。杖策从学。什常谓鉴为一闻持人。后游方宣化。达自荆州止江陵辛寺。年登耳顺励行弥洁。常愿生安养瞻..

竺法汰(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竺法汰。东莞人。少与道安同学。虽才辩不逮而姿貌过之。与道安避难行至新野。安分张徒众命汰下京临别谓安曰。法师仪轨西北下座弘教东南。江湖道术此焉相望矣。至于高会净因。当期之岁寒耳。于是..

傅大士《释氏稽古略》

傅大士。齐明帝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生婺州义乌县双林乡傅宣慈家。名翕。字玄风。号善慧。至是壬辰十六岁。娶刘氏有子二人。曰普建普成。梁普通元年年二十四。溯水于稽亭塘下。西域沙门嵩头陀引之临..

沙门于法开《释氏稽古略》

沙门于法开。开兰公弟子也。善放光般若经。尤精医法。穆帝尝召之。视脉知其不起乃不医。或问曰。师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开曰。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自利利人不亦可乎(..

南泉普愿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南泉普愿禅师(郑州新郑人也姓王氏)将示寂。第一座问曰。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师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座云某甲随和上去。还得不。师云。汝若随吾则须衔一茎草来。乃集门人告之曰。星翳灯..

法顺《佛祖统纪》

法顺。杜氏。每游历郡国劝念阿弥陀佛。著五悔文赞咏净土。弟子至五台见老人。谓曰。文殊今住终南山。杜顺和上是也。归则顺亡 。

法持《佛祖统纪》

法持江宁人。见黄梅忍禅师悟心要。继牛头祖位。常系念净土俯仰不违。将终戒弟子露骸松下。令禽兽食我血肉起净土因。弟子如其旨。见神幡数十西来绕山。幡出异光以烛其室 。..

惟岸《佛祖统纪》

惟岸。并州人。常修十六观门。曾因出观见观音势至现于空中。岸顶礼雨泪曰。幸由肉眼得睹圣容。所恨世无传焉。倏有二人称善画。圣相既就人亦俱失。乃谓弟子曰。吾西行其时也。有从我者乎。一小童..

灌顶《佛祖统纪》

灌顶。章安人。临终示疾。室有异香。因诫诲弟子毕。忽起合掌。称阿弥陀佛二大士名。奄然而化 。

真慧《佛祖统纪》

真慧。隋大业初居蒲阪麻谷。饵黄精绝立。筑净地设四柱宝幢以奉三圣。每依像作观。挺身整念必肃肃然。一夕谓弟子曰。今见莲华载开载合将承吾足。顷之闻钟。天香西来异光骤发。已而慧亡 。..

法师法顺《佛祖统纪》

法师法顺。万年杜氏。十八出家。师因圣僧道珍受学定法。凡世间聋哑。遇之者必能闻能语。至于驱园圃虫诫恶性马。德及异类所不可测。唐太宗诏问。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

思聪《佛祖统纪》

思聪。居钱唐法安日。诵莲经二部。余刻念佛未尝谈及世事。忽谓弟子曰。夜来见佛菩萨同来接引。弟子曰。恐是魔境不可便随。聪曰。终时胸间有莲华可验。越二夕命声磬念佛喜曰。佛来矣。即奄然而化..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

十大弟子

(名数)大小诸经中常见佛特说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