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家的佛堂在我的房间里,我的脚对着佛龛,睡觉时,中间拉上窗帘遮挡,这样不会亵渎佛像吧?
达真堪布答: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佛龛和睡觉的地方分开。如果没有别的房间,就应该把佛龛、佛像供在高处,或者清净的地方。
问:我家的佛堂在我的房间里,我的脚对着佛龛,睡觉时,中间拉上窗帘遮挡,这样不会亵渎佛像吧?
达真堪布答: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佛龛和睡觉的地方分开。如果没有别的房间,就应该把佛龛、佛像供在高处,或者清净的地方。
昙备。本姓陶。丹阳建康人也。少有清信愿修正法。而无有昆弟。独与母居。事母恭孝宗党称之。年及笄嫁征币弗许。母不能违听其离俗。精勤戒行日夜无怠。晋穆皇帝礼接敬厚。常称曰。久看更佳。谓章皇后何氏曰。京邑比丘尼尟有昙备之俦也。到永和十年后为立寺于定阴里。名永安(今之何后寺是)谦虚导物。未..
中国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塔群。位于云南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后山上。建于1204年,由九座砖构白塔组成。九塔平面呈八瓣莲花形,主塔居中,高 16.29米,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高约9米,圆形基座八角各有一个佛龛,供赕塔用。九塔座下各砌佛龛,内供佛像。尖形刹顶由莲花座、相轮、宝瓶组成。塔群布局和谐..
达真堪布:真有钱了,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谁都愿意赚钱,但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报的。世间的财富也是修来的。如果命中没有,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种善根、修福德是因,努力奋斗是缘。没有因只有缘,不可能成功。农民种地时,如果只有肥料,没有种子,不可能长出庄稼。有些人拼命地、不择手段地求财,就像没..
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佛讲,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们是种福最好的良田,..
◎ 一 行慈:熄灭愤怒与无明真爱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Maitri是梵文,在英文可以译为爱。有些佛学导师选择用慈爱,因为他们发现爱这个字被滥用了。但我还是选择用爱。爱有时候会生病,需要医治。长久以来,我们用爱这个字来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爱汉堡。我们要更小心地用字。..
达真堪布:正视缘法的迁变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今天念佛了,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上师有加持;明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家里又出事了,工作上有点坎坷了,就觉得学佛、修行没有意义,上师三宝也没有加持了,然后心里开始产生怀..
达真堪布:清扫卫生也是清净自心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否则,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很容易让别人起烦恼。我们看着脏乱,这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我们擦灰尘,就是擦业障、擦烦恼,这是一种修行。我们把家收拾整齐了,心里也就干净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
达真堪布:有勇气做大事,小事自然成功一个智者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对于今生与来世,他会考虑来世的利益;对于眼前和将来,他会考虑将来的利益。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有智慧的人目光长远,你有这种勇气,能去做大事,这些小事自然就成功了。 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永恒的利益重要!暂..
达真堪布:最危险的梦魔王波旬有几个手下,叫做贪嗔痴慢疑。魔王波旬在背后指使,来控制、利用我们,让我们做这做那。贪心、嗔恨心、嫉妒心一上来,再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得做。贪心一上来,就迷了;嗔恨心一上来,就骂人了,甚至打人了;嫉妒心一上来,就不高兴了,甚至诽谤了;傲慢心一上来,又开始瞧不起..
柑橘类水果可以帮你消除疲劳柑橘类水果所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目前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 类黄酮 柑橘类水果所含的类黄酮有 三种类型:Ⅰ型是以芦丁为代表的一般性黄酮类;Ⅱ型是橘皮苷、柚皮苷之类柑橘类水果特有的黄烷酮;..
答陆晓先居士晓先仁者慧鉴:别来转眼二月,无常迅速!手书及照片三帧已由小儿徐觉哉于家书中附来,甚觉可贵!仁者夙世培植深厚,故仁孝恳切,福德因缘,超越常人,名山圣地,高僧大德,均能亲临觐见,尤其以金刚般若为主导,“誓尽此生出裟婆”大愿无尽,彼岸同登,大事因缘,真是不可思议!愿与仁者共勉之。三张照片背..
精 进 破 懈 怠◎ 梦参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得了。懒到什么程度呢?懒到给他做个大饼,搁到他脖子上,他都饿死了。大家听到很笑话吧?他只吃前头这一点,人懒到这个程度,一天什么都不干。他的太太要回到娘家住,我这个先生怎么办呢?恐怕他饿死,就给他烙很大一张饼,套..
达真堪布:打开心胸,轻松自在 时间不是修行的障碍,你必须要把生活变成修行。你把佛法里讲的道理弄明白了,去悟,去体会,然后一点一滴的运用到生活中。面对不一样的面孔,才能发挥不一样的智慧;处在不一样的环境,才能体会不一样的状态。在一切对境面前,你都能用心去观,用心去体会,那就都是完美..
达真堪布:教你福报永不竭的秘密世人都喜欢享受世间的福报,而世间的享乐犹如盐水,越享受贪心越增长,越享受越不满足。那我们是不是不能享受这些?不是,而是不能贪着这些。否则贪心、欲望会越来越增长。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这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躲不掉的。只要没有贪着,没有欲望就行了。我..
达真堪布:我们用善业来消除业障,算是浪费因果吗?黑白业果,丝毫不爽衰。“黑”指的是恶业,“白”指的是善业。无论是恶业还是善业,都不会有浪费,都不会有突然毁灭或消失的时候。如佛在《百业经》中讲过:“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都是从我们的身..
现在有的人找这个算命,找那个算命,没有用。这能算得出来吗?能算清楚吗?不可能。也许有些人有神通,也许当时能了知一些,但是这些因缘随时都会变,到时候不一定准确。当时没有说准,可能到时候也有准的;当时说准了,可能到时候也有不准的。所以,别找这个麻烦!相信因果,相信佛就行了。算命不如认..
达真堪布:怕消业困难?你还不知道这个窍诀有些人学佛以后压力很大:“哎呀,我造的业太多了。”“我烦恼太重了,习气太重了……”无需担心。如果你能认真学修佛法,并且在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哪怕再深重的烦恼,再严重的恶业,也能立即消除。 《华严经》中有一个比喻:老鼠特别害怕猫,猫一出现时..
达真堪布:怎样念佛才如法?很多人还认为自己在修净土宗,随便念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愚痴!念佛也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戒学。若是一点佛理都不懂,怎么受戒啊?哪些是戒?哪些是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得到戒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失去戒体? 戒是清净的意思。若没有如理如..
命终去向《杂阿含经》九二二经:上了年纪的迦毗罗卫国国主摩诃男,慢慢地担忧起自己百年后老死的问题。有一天,他来到尼拘律园中拜见佛陀,请教有关临命终时的问题。摩诃男问 :「佛陀! 我所领导的迦毗罗卫国,安稳丰乐,人民昌盛。每当我进出王宫,都有许多大臣仆从跟随,有时张狂的大象、斗狠的狂人也会随从在..
布施可以得到财富守戒可以得到快乐海涛法师1.闻法时,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一滴水也无法注入的。2.如果不反覆思维它的要点,同时深植于心,就好比把水注入裂壶中。3.或者以烦恼心来听闻开示,就如同把加持过的甘露水注入装有一滴毒液的容器中,甘露染毒后将无法使用。4.佛教在教..
居士: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吉凶占卜、预测等事,尤其是把时间和事相说得很具体。请问法师我这个观点对吗?法师:你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作为四众弟子,我们要知道学佛是做什么的?学佛就是要了解这个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就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轮回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学佛..
智者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 达真行为分两种:一种是高尚的行为,一种是卑劣的行为。若是你行持高尚的行为,今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能获得安乐;若是你行持卑劣的行为,今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会遭受痛苦。其实,一个智者,通过断恶行善,通过正确的取舍,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一个愚者则无法左右自..
人与人的互动,首要就是笑容。师父第一次去深圳的时候很开心,对陌生人也笑。对方却不敢笑,第一个人问:“你是做传销的吗?”第二个人问:“你是不是做保险的?”社会化了的人有太多先入为主的判断和戒心。而在大自然中,他想笑就笑,没有任何问题,在动物面前更可以肆意欢笑。你有笑容可以布施——《..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有些人只看了几部《金刚经》、《楞严经》、《阿..
其实你可以生气◎ 慧莳很多人学佛修行之后,不敢生气了,因为贪嗔痴是三毒,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生一次气就把好不容易修行的功德全毁了,所以万万不可生气。 麻烦的是,虽然他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心底还是有气的,只是忍着不发作而已。长此以往,怒气郁结在身体中,就会造成各种不适乃至病痛。或..
愤怒是可以驾驭的◎达摩难陀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眼睛。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有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
现在中国汉传佛教出家人都姓释,但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僧人姓氏却很复杂。翻看早期佛教史籍,会看到当时僧人有各种姓,如康僧会、安世高、支道林,又有佛陀耶舍、僧伽跋摩,这些姓氏有何特殊含义?另有很多僧人,虽然来自不同家族、不同地域,但因一脉相承,所以都改成一个姓,又是什么缘故?现在发现..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斋,而不叫素。这个素食,已经有一千六百年了,在中国佛教这个历史的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优良传统,学佛也以素食作为一种标准。按照佛教根本教义来说不是很明确,或者说不是唯一的一个衡量..
太虚大师编者按:我们对照前贤文章所得结论,不妨反躬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然会有受益。佛法可以对治中国人的八种通病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
问:今有甲杀乙,因乎?果乎?有无根据可以知之?(黄涵)李炳南答:在甲为因,前无故而杀之,固为造因,前有故而杀,乃是造因,以被杀者,不了前缘,仍怀怨恨,怨必思报,故曰仍是因,不过果中之因而已,有因后必仍有果也。在乙曰果,欠甲命而偿之,固为受果,虽不欠甲命,当有他因,借此而食果报,故仍曰果,然果中既该因,恐遇..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