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法显——万里求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38573.html命中注定,法显不是尘凡中人:他的三个哥哥均是几岁便夭折,于是他刚到三岁,便由伤心已极的父亲决定做了小沙弥。只是年岁尚小,暂时养在家中,谁知住了几年,病重要死,家人赶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后,病就好了。自此就不肯回家。十岁时,父亲病死,叔父因他寡母不能独..
为什么在寺院内无论性别、年龄,都互称“师兄”?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93.html在日常学佛的过程中,为何居士间常以“师兄”相称,而没有师弟、师姐、师妹之称?事实上,学佛是为了觉悟,称呼“师兄”是对学佛人的尊敬和赞美。“师兄”,代表修学佛法者皆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师兄”,代表修学佛法者皆平等,没有高低之分。佛陀当年觉悟之时,感叹..
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91.html我们在逛寺院的时候,你会发现佛菩萨精美的造像,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他们温雅的神态、端庄的面庞让人感觉心生欢喜,如沐春风。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佛菩萨的造像大多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这是为何呢?半睁眼是佛的外像慈悲代表,不舍众生,同时又不忍全睁看到众..
大安法师:三皈依授受应如法如律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52.html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人以四事供养,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塔庙,复以香花种种供养。其福虽多,不如有人以纯净心,皈依三宝所得功德。——《校量功德经》问:有的寺院为了方便世间人,开通了“网上皈依”。世间人登录寺院的网站,填写个人信息,然..
佛教道场为何称为“寺院”?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20.html大家都知道,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那么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呢?“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
三德六味具体是指哪些?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05.html来寺院参加过过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斋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敬养诸佛菩萨,普施法界众生,回向功德斋主,然后才可用斋。而在供养偈中就有这么几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很多人对这其中的“三德六味”十分好奇,究竟是哪三种德,哪..
一粥一饭
https://www.tfoyin.com/show/38379.html◎ 圣 严仰山禅师问师父沩山禅师:和尚您圆寂之后,如果有人问师父的道法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沩山说:一粥一饭。这个禅语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以平常心过日子就是最好的修道的方法和弘法的内容。为什么说一粥一饭呢?因为在禅宗的寺院,早上吃一餐粥,中午吃一餐饭,晚..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对僧团的嘱咐
https://www.tfoyin.com/show/38344.html◎ 体 光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
法显大师西行记
https://www.tfoyin.com/show/38342.html文:佛 云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慨叹律藏残缺,因而发愿前往西域、印度..
为什么要参加盂兰盆法会?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92.html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或是盂兰盆供,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汉传佛教的各大寺院都会举办盂兰盆会,主旨在于超度历代宗亲,供养僧众。“盂兰”二字是梵语,译曰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