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该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吗?
https://www.tfoyin.com/show/6466.html问:我和我妈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我们互不理解,她不支持我追求灵性和宗教道路,她希望我找一个稳定到死的工作,相亲生孩子,守在她身边过一辈子。这样对我来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我到底是应该实现心里真正的渴望,还是牺牲自己,顺随她的意思呢?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孝?我感觉我不管怎么样,..
从人道到佛道
https://www.tfoyin.com/show/6377.html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壹 前言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维摩诘经》说: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也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
忘掉宗教外衣
https://www.tfoyin.com/show/6286.html问:奉爱瑜伽与《薄伽梵歌》第九章的奉爱瑜伽一样吗?《薄伽梵歌》可以称为最权威的灵性经典吗?答:《薄伽梵歌》的内容可以算是奉爱瑜伽的一种形式。在古印度奉爱瑜伽的传统非常的久远,甚至超过《薄伽梵歌》。奉爱瑜伽并不仅仅存在于印度,在上万年以前古老中国戈壁的深处,也就是道家的发源地新疆戈壁,..
智慧和爱的方式是如何运作的
https://www.tfoyin.com/show/6240.html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存在两大类型的宗教——智慧的宗教和爱的宗教。你可以通过智慧的宗教来实现能量的向内收缩,也就是气入中脉,逐步地达到顶端,再跳入爱的海洋,这是智慧的宗教。你也可以通过爱的宗教——天主教或者别的奉爱瑜伽,直接产生对一个有形对象的爱。一开始你不可能爱上无限,不..
苦 圣谛
https://www.tfoyin.com/show/6215.html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有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著叫做《..
恭敬应供者
https://www.tfoyin.com/show/6201.html恭敬应供者佛徒对佛象的恭敬动作常被人误解为膜拜。因此受人讥笑是崇拜偶象的迷信宗教。其实佛徒对佛像行礼的动作是出自一片敬仰的心理,并非是畏惧或拜拜的涵义。佛陀这位大圣者具足无边殊胜功德,备九洪名,慈悲无量,是一切智者,拥有神通莫测,能施於众生,无边利乐。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配受世人与诸..
一个人达到顶峰的时候宗教就消失了
https://www.tfoyin.com/show/6167.html《庄子》的这两段文字,用故事的方式表达了最高段位黑段高手的境界。其实黑段高手的境界你不是没体验过,有那么一个片刻你一定体验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片刻是体验过的:你一定有过在音乐中神醉的体验,你一定有过幸福地躺在草地的忘我的体验。你在童年时有过,成年后有过,而且不止一次..
祈竹仁波切:特异功能到底这是不是真有其事呢?
https://www.tfoyin.com/show/6163.html摘自《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问:最近报章流行谈论特异功能,到底这是不是真有其事呢?祈竹仁波切:如果说“特异功能”是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那是肯定有这一回事的。有些人并无宗教信仰,但由于宿世因缘,他们虽然生而为人,却保持了往世的一点能力,所..
吉祥安乐不假外求
https://www.tfoyin.com/show/6086.html吉祥安乐 不假外求有人往邪道求,有者向权霸谋,更甚者是往鬼神要。由於人心劣性的倾向,故宗教得以衍生不息,诸多的外道神棍及灵媒也就藉著「替天行道」、为神服务的旨意,诳称自己为某神所托、某仙附身、具神通力量,能为人祈福求愿赐予吉祥、及驱魔降妖的法力,妖言狐语,扰乱人心。 人生何求?生活..
中道(湿婆经)-夕阳讲解13-内在的无限.深入无限的大知和大能.湿婆给予的一瞥
https://www.tfoyin.com/show/5948.html内在的无限八十三、不思一物,有限的自我便融入无限。当你不思一物的时侯,就可以使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当中,这个几乎是所有灵性和传统宗教的追求,融入内在的永恒当中、内在的浩瀚当中。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那里获得衣钵以后,五祖连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