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谭德贵:道教易学命运观的现代性反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48351.html●谭德贵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西方文明的视角,从命运观切入,在理性与非理性、宗教与道德、哲学与思维三个方面,对道教易学中的术数文化进行了全面反思,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建设提供一个全新的参考。 [关键词]:命运;术数;巫术;科学;宗教;道德;思维;哲学;..
前世乃修行人的特征——初级特征
https://www.tfoyin.com/show/48328.html1、多灾多难磨难重重,身体与精神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一生会有大难不死的经历。2、心软慈悲不忍杀生,不贪金钱不吝啬攒不住钱。3、聪明智慧悟性高,天生对佛道宗教玄学感兴趣。时常会走暗功,梦中常去一些山林古寺圣地飞行。4、时常梦见神灵佛道,梦魇压床,出体飞行梦..
我为什么当道士?
https://www.tfoyin.com/show/48254.html多年来,遇到过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当道士?说佛教发展的比道教好(信众更多),为什么不去学佛,不去做和尚?我说,道讲今生,佛修来世,虽然教义不同,但都教人向善,都是好的宗教,信仰哪个宗教每个人的机缘不同,而不是因为哪个宗教发展的好就去信仰,发展的不好而不..
达摩难陀长老:佛法与你 第七课:永恒的真理—四圣谛(下)
https://www.tfoyin.com/show/48173.html佛法与你(Buddhism For You)第七课:永恒的真理—四圣谛(下)达摩难陀长老 原著原始佛法三摩地学会 编译八正道指示了一条清楚而直接的趣向涅槃的道路。其他的宗教或哲学都不曾如此清楚地指示超凡的解脱之道。正如Rhys Davids教授所说的:「我检视了世界上不论是佛教或非佛..
达摩难陀长老:历史见证了佛陀
https://www.tfoyin.com/show/48155.html历史见证了佛陀佛陀是这世界从未有过的伟大胜利者,他的教义像指路明灯,指引人们跨越黑暗的世界,脱离悲伤和痛苦,点燃了希望的灯,充满了爱与快乐。佛陀不是神话中的塑像,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为我们缔造了今天的佛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历史资料中证实这位伟大的宗教..
达摩难陀长老:美满婚姻生活 5、宗教选择的矛盾与冲突
https://www.tfoyin.com/show/48147.html5、宗教选择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当一个人在婚前,为了表示对伴侣的“爱”,而选择跟随伴侣的宗教,并放弃自己笃信的信仰。倘若这个人在婚后,开始后悔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时,那么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也会因此而产生。如果他们的婚姻也在这时候出现单调乏味时,这些误会将会加剧婚..
大安法师:以恶为能的时代,该如何劝人念佛?
https://www.tfoyin.com/show/48115.html问: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曾发愿帮一不信宗教的人进入佛门,但并不如愿。我是否可以放弃此愿?请开示。答:这样的末法时期,确实众生的业障很重,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随着人口的增多、生存资源的匮乏、善法的隐没,以后众生就更..
达摩难陀长老:不要自我放弃
https://www.tfoyin.com/show/47992.html不要自我放弃完全仰仗他人,是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的放弃。佛教是人文主义的宗教,以公正、和平、平等为宗旨。而仰仗他力救赎自己,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仰仗自己是积极的。仰仗他力等于是放弃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只有透过自我的努力,才能获得自我人性的提升。人性的改善..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为何要皈依呢?
https://www.tfoyin.com/show/47924.html法增比丘答:我们必须对宗教作正确的认识和选择。佛教是一种理性的信仰,不是迷信。我们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寻找善良的心;迷信使我们原本已不自由的心灵更为局限,无法净化心灵,也无法解决我们人生的苦恼。宗教信仰是要使我们更能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实现生命的真义。皈依是..
法增法师: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二个烦恼:戒禁取结
https://www.tfoyin.com/show/47834.html断第二个烦恼:戒禁取结(Silabbataparamasa)戒禁取结是一种恶见,邪见心所,它可与恶见合为一。它也是四取之一,十结之一,属于见随眠。行者的恶见使它从想执取蕴延伸为色执取蕴。若人相信并执着于宗教的仪式,或某种形式的修行法,认为这样做有能力排除障碍并净化自己,戒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