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济群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6029.html死生如昼夜。一般人只考虑生,从不关心死的问题。一旦死亡降临,就会不知所措。对生的执著不舍,对死后去向未知的恐惧,使人对死亡充满抗拒,最后无可奈何的离开人世。如果有宗教信仰,如果在临终有心理引导,如果能接纳死亡在临终不做无谓的抢救、抗拒,才有可能好死;否则,真会死得很惨的。..
济群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6013.html政府讲宗教为经济建设服务,并非把寺院变成一座商店或者一个工厂,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发挥宗教净化人心的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有不少地方政府把名山寺院变成景区,发展经济,这不仅不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宗教严重丧失教化社会的功能,这是社会的悲哀啊!..
陈垣
https://www.tfoyin.com/dict/6006.html(1880~1971)广东新会人。字援庵。为民国以来杰出之史学家。曾任辅仁、北京、清华、燕京等大学教授。治学既精且博,善读书且擅择题材。在元史、宗教史、佛教史。校勘学、敦煌学、五代史等方面均有卓越之贡献。所著专书共二十余种,其中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释氏疑年录、..
济群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5983.html佛法非宗教,也非某个团体所独有。佛法,是一种普适性的智慧,是一种究竟解决人生迷惑烦恼的方法,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像空气一样存在,像水一样重要,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身上。佛经帮助我们认识,善知识引导我们开显,任何人都可以实践佛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佛法的主人。..
中道(湿婆经)-夕阳讲解13-内在的无限.深入无限的大知和大能.湿婆给予的一瞥
https://www.tfoyin.com/show/5948.html内在的无限八十三、不思一物,有限的自我便融入无限。当你不思一物的时侯,就可以使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当中,这个几乎是所有灵性和传统宗教的追求,融入内在的永恒当中、内在的浩瀚当中。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那里获得衣钵以后,五祖连夜把..
第一篇 空
https://www.tfoyin.com/show/5868.html第一篇 空壹 前言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没有实在的自性可言,这种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质就称为「空..
信解行证
https://www.tfoyin.com/show/5854.html第一篇 信解行证壹 前言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著手?佛法是历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贰 信一、信的意义信,指对某一种宗教能专注不疑而生起崇仰的真诚心理状态,也就是信仰的意思。佛经中常以各..
济群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5841.html美人,古代也指美德之人,现代偏指美貌之人。古人崇尚智慧、道德,所以哲学、宗教倍受推崇。今人看重声色财利,所以崇拜明星、大款。价值取向不同,追求也大不一样。
耿允派
https://www.tfoyin.com/dict/5836.html为我国小乘佛教宗派之一。又单称“允”。教徒多为分布于云南德宏、镇康、耿马等地之傣族。又分允巴、允损二支派,二者晋升僧侣之宗教仪式不同。允巴派系由荒野中将僧侣领回,然后举行仪式;允损派则由园圃里将僧侣接回,再举行仪式。耿允派僧侣之教阶等级较同为云南一带..
济群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5834.html每个生命都具本初的智慧,都有自救的能力,这和任何宗教、文化没关系。佛陀只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佛陀在菩提树下体证到了这种智慧,完成了生命的改造,成为觉醒的佛陀。佛法是帮助我们认识这种智慧、体悟这种智慧的教育,是迷惑走向觉醒的教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