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量小是不会见到如来的
https://www.tfoyin.com/show/7159.html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六十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注释】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乌洛迦旃檀
https://www.tfoyin.com/dict/7130.html梵语 uragasāra-candana。又作忧陀伽娑罗旃檀、地毗乌罗伽娑罗旃檀。译作蛇心檀。为旃檀香木之一种。慧苑音义卷下载,乌洛迦本为西域蛇名,其蛇常犯毒热,盘据此香树,以身绕之,毒热便息,因以为名。又谓此蛇最毒,蛰人必死,唯此旃檀能治,故以为名。[华严经探玄记..
忍耐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https://www.tfoyin.com/show/7085.html若以诤止诤,诤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中阿含经》【注释】遇到无端的争执、吵闹,如果与之进行争辩、争论,并不能使对方的火气平息下来;只有忍耐、克制,才是终止争吵的有效方法。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六十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注释】遍宇宙..
管窥三千大千界
https://www.tfoyin.com/show/7081.html管窥三千大千界 明一法师 今天再次把这套四十二张图片贴上来了,这四十二张图片是美国芝加哥的一位科学家制作的。其实,去年就把这套图片下载下来了,并且从佛教的角度写了一些东西,后来因为机器的硬盘坏了,内容也全丢了。今年又开始诵《华严经》了,又想起这组图片。因为这组图片和《华严经》上讲的很..
恒河沙、阿僧祇数是多少?
https://www.tfoyin.com/show/7078.html阿僧祇数是多少我们看佛经的时候往往会看到“阿僧祇”这个词。这个词在我以前的印象里面只是一个很大的数,认为是佛陀使用抽象来比喻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事实上,“阿僧祇”是佛陀时代定义的一个准确数量,具体是多少可以用我们现代的数量单位算出来。在《华严经》中佛陀说到:“一百洛叉为一俱..
疾得成佛
https://www.tfoyin.com/dict/7074.html谓不须累劫修习,而能速得成佛。此系华严宗之说。华严经孔目章卷四载有五种疾得成佛:(一)依胜身一生即得,“胜身”指非凡之身分,如转轮王之子、天子(诸天众生)等,彼等闻信佛法,今生即可成佛。(二)依见闻迳生疾克,谓听闻如来说法,复经修行,证佛十种力,达至最高..
忏悔文佛教忏悔文是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吗?
https://www.tfoyin.com/show/7043.html忏悔文(佛教解释)【忏悔文】是指忏悔灭罪时所诵唱之文。有长短多种,其中,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中之(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偈(称为略忏悔)最负盛名,为今一般佛教修行者所熟习。又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亦..
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
https://www.tfoyin.com/show/7036.html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此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项。普贤菩萨以此十愿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主要法门。相传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是行、愿弘深的典范。梵语的普..
六祖寺
https://www.tfoyin.com/weibo/7026.html[大愿法师语录]:菩提就是觉悟,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够不迷惑、不颠倒,时时保持觉悟,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于一切境上,心不染着,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