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学常识:本源法师:供养、布施、结缘的区别是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9.html供养、布施、结缘,三者虽然表现的形式相同,但所表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比如,我们将财物给父母或者三宝的时候,称为供养;将财物给同事或者同修的时候,称为结缘;将财物给乞丐的时候,称为布施。那它们的区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普贤菩萨在第一大愿广修供养中,就..
佛学常识:解脱是什么意思_小乘解脱与大乘解脱有何不同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8.html解脱顾名思义:解除无明妄想烦恼的束缚,摆脱六道生死轮回的痛苦。具体而言,解脱有两种:小乘解脱与大乘解脱。《优婆塞戒经》云: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同属小乘解脱,诸佛菩提属于大乘解脱。小乘人舍寿,则必..
佛学常识:什么是发心和发愿?学佛要树立信心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7.html到底要发什么心,发什么愿呢?发心和发愿对学佛很重要吗?发心是指发菩提心和愿求无上菩提之心这两种。发愿就是发誓愿,要制其心,凡所修行,期证道果。但是作为学佛者初入佛门,我个人觉得第一步其实是树立信心,即信因果和六道轮回。因果和轮回是佛教信仰的基石,先要对此..
佛学修行:明朗法师:为什么说佛弟子持戒也是在敦伦尽分?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6.html为什么说我们佛弟子持戒也是在敦伦尽分?佛弟子有佛弟子的要求和规范。有五戒、菩萨戒和三皈依,最基础的就是三皈依,你不能随着外道去学。如果说宣扬一些外道的东西,你连一个佛弟子的敦伦尽分都没有做好。你受了五戒就有五戒的戒律,受了菩萨戒就有菩萨戒的戒..
佛学常识:如瑞法师:具足戒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5.html戒有二义,一是警策(身口意)三业,远离缘非;二是禁断诸恶,即防非止恶。戒能防止身口造作恶业,令心远离热恼而得清凉,因此戒从功用上说又名清凉。《华严经疏》云,具足戒言,义含二种。一则大比丘戒,二则菩萨戒。亦制意地,方为具足。比丘(尼)受持的戒法,是别解脱戒中最..
佛学常识:五荤有香菜吗_佛经有说不能吃香菜吗_受五戒能吃香菜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4.html在很多佛教徒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问是为什么?大家又都不太能说的出具体原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佛经中一探究竟,关于香菜我们佛教徒究竟能不能吃?五荤有香菜吗?香菜,民间也称芫荽,现在很多寺院的午斋..
佛学常识:如瑞法师:阇梨是什么意思_阿阇梨有几种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3.html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略称,意译教授师、轨范师等。阿阇梨能教授弟子,矫正弟子的行为,使令端正合宜,堪为弟子之楷模。菩萨出家受十戒,尽形寿顶戴奉持,终身不得犯。和尚、阿阇梨一切如法教,不得违逆。《四分律》云:阿阇梨于弟子所,行阿阇梨法。弟子于阿阇梨所,行..
佛学修行:拜佛有七种礼,念佛行人取哪一种更契机契理?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2.html问题: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学佛行仪》里面讲,我们拜佛有七种礼:我慢礼、唱和礼、身心恭敬礼、发智清净礼、遍入法界礼、正观礼、实相平等礼。前面两种肯定是不如法的,请问师父,作为我们念佛行人,应该取哪一种更契机契理呢?明朗法师:身心恭敬礼。后面..
佛学常识:圆藏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1.html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唐代为避唐太宗名讳,改称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形象呢?我们开福禅寺有观音殿,殿里面有三十三尊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正中的是毗卢观音,是观音的法身像,两边是《妙法莲华经》中记载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像,《普门品》说:应以何身得..
佛学修行:佛欣法师:念佛人为什么还会生病_念佛人如何面对疾病
https://www.tfoyin.com/show/9210.html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疾病的话题。提到死亡,念佛人也许不会像世人一样恐惧无助,因为生命的尽头,等待我们的是往生。但是,提到生病,很多人还是会有所顾虑,毕竟我们看不透因缘,如果生一场病,阿弥陀佛就来接走了,当然最好;如果病得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