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忏悔罪业来说,恐怕没有比护持本性更甚深

对于忏悔罪业来说,恐怕没有比护持本性更甚深

无等塔波仁''波'切的一个修行弟子向他请教:“我往昔以贩卖佛经维生,如今想起真是追悔莫及,请问上''师',我该如何进行忏悔呢?”仁''波'切说:“就造那些经典吧!”于是那个人着手造经典,结果经常心思外散。他又怀着十分沮丧的心情前去上师面前汇报说:“造经典时我心思也是经常散乱,对于忏悔罪业..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分别念太重,人不稳重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分别念太重,人不稳重

利教嗔心执怨敌,受欺无智报恩德,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有些人当面或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了上师善知识和其他道友所传授的,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的教诫和教言,但他不但不报恩,反而对他们不满,生起极大的嗔恨心,就像怨恨的敌人那样来看待。有些人本来别人对他很好,很想帮助他,但他始终不愿..
念诵仪轨可以不出声默念吗?

念诵仪轨可以不出声默念吗?

问:有时我座上很累,念不出声,就动嘴金刚诵或者默念上''师'瑜伽仪轨,等一会儿有力气了再出声念诵,这样可以吗?大恩普扎上''师'答:可以的。念诵不是一定要出声,不出声也可以。不出声念诵一般有两种情况:一,念诵已经完全融入于心,心在念诵,这样不出声完全可以;二,念诵没有融入于心,仅仅走个..
修到什么时候才能坐怀不乱

修到什么时候才能坐怀不乱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没有得好处——我们经常打这个比喻,这也是很现实的。我在宝光寺有一位学生,他是五台山来的,他说:“男女这一关我是经过很多,这一关我是好保险,不会犯的。”这个才多少岁呢?才二十多岁的人说那么大话。后来这..
消业障,要在果报没出来之前

消业障,要在果报没出来之前

业障没消掉时,业力是无法改变的,即便是证得了阿罗汉果,还是要受业报。阿罗汉道有四个果位,初果称作须陀洹,这时还有业报。有一个女人叫吾桑玛,“吾桑”的汉文是青天的意思,她证得了须陀洹果。这时,有人放火烧她的房子,着火后,她飞到房顶上,用神通观察了一下,为什么有人烧自己的房子。原来,..
为什么要有所成就,必需有菩提心呢?

为什么要有所成就,必需有菩提心呢?

为什么要有所成就,必需有菩提心呢?__耶喜lama最后的开示为什么禅修要有所成就,必需有菩提心呢?因为我们有自私的贪着。如果没有菩提心,禅修得好的时候,体验到一点点乐受,就会贪着:“我,我,我要更多、更多。”这么一来,好经验会消失无踪。执着是禅修时最大的干扰,有了执着,我们便会一味寻求..
修行者都应该知道回向的甚深力量!

修行者都应该知道回向的甚深力量!

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你也可以将所有在过去生中忘记回向的福德拿来回向,例如这段祈..
老实和善良不是一回事

老实和善良不是一回事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些人很善良却常常吃亏呢?那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把老实人和善良人混为一谈了。其实,没做坏事的人,并不一定是善良人。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因其既无德又无才,所以即便他天天想做坏事,也做不成什么大坏事。但这并不等于他是好人、是善良人。由其恶心常存,他必将得到苦..
一日多次念诵是否每次都要发心回向

一日多次念诵是否每次都要发心回向

问:我平时工作、生活比较忙,所以很难抽出大段时间念诵功课。我一般每次念半个小时,一天念几次,那是不是每次念诵都要发心和回向?普'扎'shang''shi答:是的。我们平常不要说念诵半个小时的功课,哪怕是念诵一句佛'号',都要具备三殊胜法。令善根转变成无量为清净之发心,令善根不被外缘摧毁为清净之..
遇到任何病魔或违缘时,使用此法,加持力巨大!

遇到任何病魔或违缘时,使用此法,加持力巨大!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毫不吝惜地施舍身体、财物等诸受用,以及三世所修的一切善根。此偈颂与本论其余颂词一般,词句极易懂,然其意义非常深奥,而且自己要去真正行持,那就更为困难。希望大家以强烈信心去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通达此中含义并能在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