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转心就转、心转业就转

念转心就转、心转业就转

念转心就转、心转业就转病由业造、业由心生!转念就是离相、觉悟。转念就是度众生。转念就是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一个众生。转念就是微妙法。转念就是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转念就是三福六度,十大愿王的落实。转念就是真精进。转念就是闻思修。转念就是真忏悔。转念就是离苦..
自身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就是消业吗?

自身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就是消业吗?

有时候不舒服或发生不好的事情,师兄们会说“没事这都是消业”。我不理解什么样的事情是消业?自身发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消业吗?答:如果直接说发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消业,你肯定不理解。“我已经起烦恼了,怎么是消业呢?”若是你有智慧的话,这也可以变成消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善得善,种恶得恶,..
布施,凡是你投入的东西不要后悔,功德已成就

布施,凡是你投入的东西不要后悔,功德已成就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后悔。有这种事吗?有,还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发,舍宅为寺,把他家里舍了,全做了寺院。以后自己连住处都没有了,连饭吃都没有了,他就后悔了,想那时候该留一点儿,那样子就前功尽弃。有没有功德呢?有是有,解脱还是不行。有没有反悔..
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一样,你看有些人眼睛很好,看得很远,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近。你看阿罗汉的眼睛,他一入定的时候,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看手中的一颗槟榔果一样;菩萨能够观察百千大千世界,佛陀能够观察无量无边的世界。为什么六根的差别差这么多呢?答案很简单..
《心经》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么念

《心经》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么念

为什么造论的时候都要归敬?这裏我们先讲一下。爲什么造论的时候都要归敬?这个什么原因?《光记》裏边它这么说的,恐怕有魔。1我们爲什么讲经开头要念《五大金刚》,念了三天,还是广的?每一次讲经之前要念《心经》?都是祛魔的,《心经》是祛魔的。玄奘法师,他到印度去取经,在沙漠地带,一个人,..
若懂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蚂蚁”,就不会这么自以为是了

若懂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蚂蚁”,就不会这么自以为是了

这里又是劝国王不要生傲慢心,这在《亲友书》里提得比较多。当官的人一般傲气十足,乐行王可能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好看,有时候以为自己财富最多,有时候认为自己是人中之王,对地位、权势等的傲慢心比较强,龙猛菩萨也许看得出来,所以一直告诫他不要骄傲。人要产生傲慢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思维生..
无论你是否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加持众生,不会有丝毫增减

无论你是否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加持众生,不会有丝毫增减

诸佛菩萨的加持周遍法界,但是能够得到多少加持,则取决于各人的根机,即取决于我们的信心之上。但是有些人在这方面的理解,恐怕又会有出现一些偏颇。例如现前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取得更大的一些成果,自己的家庭能够更加和睦一些等等。因此也常常祈请导师,能不能给打个..
莲师:见或不见,您都在那里

莲师:见或不见,您都在那里

莲花生大师说: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我深深知道,无时无刻,您从未远离我们的身边。因此,走路时,我知道您就在我的右肩,作为绕转的所依;安坐时,我知道您就在我的头顶,作为祈祷的所依;饮食时,我知道您就在我的..
事实上,我们在热烈地追随自己的骄慢!

事实上,我们在热烈地追随自己的骄慢!

虔敬的第二个特质即是离于骄慢。骄慢的态度表现为,如此热情地追随老师而产生一种沙文主义的虔诚,无法再正确地看待周遭的世界。事实上,我们变成了热情地追随自己的骄慢。我们收集资料、修行窍决、故事、智慧法语,以此放任自己骄慢的“虔敬”——所有这些都更加巩固沙文主义的态度。骄慢之心实际上,..
莲师:如何成就本尊及成就的征兆

莲师:如何成就本尊及成就的征兆

《空行法教》中,莲师透过与伊喜措嘉佛'母对答的方式,把整个Z传佛法的修道次第,做了一个完整、明确的说明:从皈依、发菩提心、密乘的誓戒、选择与依止上''师'、本尊修法,到心性的禅修与中阴指示,清楚、平易且精要地娓娓道来。密''咒'乘的无上修心法修持有相本尊的口诀顶礼上''师'本尊空行伟大的上'..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