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成熟的人,心里满是故事,脸上不见风霜
大概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会变得内敛,不张扬。因为已经历过风风雨雨后,他终于会发现,张扬引起的不过是一种喧嚣。它是外在的,如梦呓般虚妄不真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回忆高峰。多半是在中年或老年时期。人们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年青时候有意义的事情,而忽略那些无用的喧嚣。胡适在给儿子的..

陈柏达: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第二章
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第二章一、真有命运这一回事!诸君可曾仔细的想一想:在这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出生在富贵的家庭,而有的人却出生贫贱?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很可爱,而有些婴儿却长得很丑呢?为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胖嘟嘟的,而有的人却瘦弱多病?.......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假如遗..

妙莲老和尚:福报从那里来呢
贵是由尊敬别人而来,一个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处处尊敬人,就感高贵之报;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觉比人家高一等,这种憍慢的心,就得下贱报。虔诚供养三宝,就得出世富贵报;如果不知以此供养的功德回向菩提,那还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间的富贵而已啊!一得人间的富贵,就会沉迷在财色名食睡..

宽见法师:诵《地藏经》回向给失眠的母亲不见好转,该怎么办?
善士问:阿弥陀佛!我母亲现在几天几天地失眠,我念佛都提不起正念,我忏悔也忏悔了,也诵《地藏经》为我母亲回向了,她就是不好,这两天还有点严重了,我该怎么办?请师父慈悲开示,感恩师父!宽见法师答:有些人说我学习也学习了,努力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这就说明我们对此有怨言,..

慈诚罗珠堪布:无论信与不信因果都在那里
无论是否有信仰,谁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就是持戒。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则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每个人都很喜欢自由,西方..

不见世间过
惠 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摘自《六祖坛经》..
集法
【集法】 p1179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此中所有过去诸行、说名已生;现在诸行、说名正生;未来诸行、说名当生。如是一切总名集法。
诸法得舍差别
【诸法得舍差别】 p1352瑜伽一百卷十八页云:又于此中,应知诸法如其所应,若得若舍。谓有一类,由受所受故,或舍所受故,或邪推求故,或正推求故,或转形故,或法尔故,或离欲故,或加行故,或退失故,或得果故,或死生故;而有得舍。如别解脱律仪等法。由受彼故得;由舍彼故舍。若诸善法,由邪推求故..
希法
【希法】 p0707 显扬六卷八页云:希法者: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余最胜殊特惊异甚深之法;是为希法。二解 集论七卷二页云:何等希法?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三解 如十二分教中说。四解 大毗婆沙论..
五处真言
谓加持于真言行者身体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此五处诸经各有异说,依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载,五处指额、左肩、右肩、心、喉。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中,则谓五处乃指心、额、顶与二肩。其真言为:曩莫三满多没驮喃(归命一切如来)阿三迷(asame,无等,谓三身)怛哩三迷(trisame,三..
本觉内熏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众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信论曰:真如..
善等十种净法障
【善等十种净法障】 p1147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复有别障、能障善等十种净法。其相云何?颂曰: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阙种姓、善友、心极疲厌性;及阙于正行、鄙恶者同居;倒麁重三余、般若未成熟;及本性麁重、懈怠、放逸性;着有、着资财、及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
思量识
【思量识】 p0851 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