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要旨

佛法的要旨

四上 二 佛法的要旨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天,分布在各地修行弘法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不约而同地回来,向佛陀报告他们修行弘法的经过。大家相见,都觉得很稀奇,也很欢喜。佛陀为..
卫塞 节

卫塞 节

二上 九 卫塞节五月里月圆的这一天,是佛教的卫塞节,家家张灯结采,表示庆祝;佛教旗到处飘扬,十分热闹。从前,教主释迦牟尼佛陀,就在这一天诞生,那时,不但他的爸爸妈妈高兴,连全国的人民..
布施应有的态度

布施应有的态度

四下 四 布施应有的态度印度王舍城里,有个八岁的女孩子,名叫妙慧,不但长得美丽,而且非常聪明。有一天,她上灵鹫山,拜见佛陀,提出十个大问题,佛陀一个个地替她解答。其中第二个,她问的是..
尊敬出家人

尊敬出家人

二上 三 尊敬出家人有一位出家的师父,到家里来,爸爸叫小和向师父行礼。师父回去后,爸爸对小和说:师父的志愿很大,离开家庭,到佛寺里去住,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弘扬佛法;有了他们主持佛教,..
最伟大的同情心

最伟大的同情心

六下 八 最伟大的同情心文殊菩萨接受了佛陀的命令,去探问维摩诘居士的病,两个人谈论了一番之后,文殊又问:居士的病,是由何因而起的呢?维摩诘答道:是由大悲而起的!大悲,就是大慈悲:慈,..
太子尊敬老师

太子尊敬老师

二上 十一 太子尊敬老师悉达多太子诞生后不久,妈妈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姨母很疼他,他也爱姨母。太子七岁时,就开始读书,他又聪明、又好学,所以进步很快,成绩很好,没有几年,就读..
实行菩萨乘法

实行菩萨乘法

六下 七 实行菩萨乘法印度毗耶离城里,有位实行菩萨乘法的在家居士,名叫维摩诘,天资颖悟,通达佛法,常用佛法,去做救度众生的工作。有一次,维摩诘居士有病,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去探病,居士..
太子同情穷人

太子同情穷人

二下 一 太子同情穷人悉达多太子从小就很仁慈,他同情穷人的痛苦。有一天,他看见几个穷苦的人,走起路来很辛苦,马上跑去慰问他们。穷人说:我们好多天没有吃饭了,所以走路没有气力。太子听了..
合理的家庭经济

合理的家庭经济

四下 三 合理的家庭经济郁奢迦是个虔诚的佛教青年,有一天,他到祉园精舍,拜见佛陀,问道:佛陀!在家的佛教徒,要怎样建立正常而合理的家庭经济,使得不会支绌,现生过着安定而快乐的生活?佛陀..
佛化的家庭

佛化的家庭

二上 五 佛化的家庭小和有个妹妹,叫做小平。有一天,小和、小平跟着妈妈,到外婆家去,看见外婆的家里,挂着一张佛像,原来外婆信佛,舅父们一家也信佛。小和笑着说:外婆!你们一家人信佛,我..
佛经教人学好

佛经教人学好

二上 二 佛经教人学好小和的爸爸,常常在佛前念经。有一天,小和等爸爸念完了经,问道:爸爸!佛经里面说些什么?爸爸说:佛经里面,是记载佛陀所说的道理,教我们学好,指示我们什么事应该做,..
到佛寺去

到佛寺去

二上 六 到佛寺去有一天,小和、小平跟着妈妈,到佛寺去,看见很多人在佛殿拜佛。妈妈说:这些人都是信仰佛教的,好像我们的一家人,大家都是佛教徒。他们走进佛殿,就恭恭敬敬地向佛礼拜。后来..
人生应走的正路

人生应走的正路

五上 七 人生应走的正路古代的印度,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片大沙漠,广阔无边,沙漠上不但没有一棵树木,连一根草儿也不能生长;天上看不见鸟儿的飞影,地下也没有走兽的踪迹。沙漠中..
佛陀欢喜的东西

佛陀欢喜的东西

二上 四 佛陀欢喜的东西小和问爸爸:我们要用什么东西,来供养佛陀,佛陀才会欢喜呢? 爸爸说:用香花、鲜果来供养佛陀,佛陀很欢喜;不过,你们肯听佛陀的话,照他的话去学好,佛陀就更欢喜了。..
太子 诞生

太子 诞生

二上 十 太子诞生从前,印度迦毗罗国的净饭王,是个很好的国王,王后摩诃摩耶夫人,十分贤德。王后要回娘家,到蓝毗尼花园休息,就在园里的树下,生下了太子。这时,树上开满了美丽的花,鸟儿也..
佛陀护念我们

佛陀护念我们

二上 七 佛陀护念我们有一天晚上,妈妈在缝衣服,小和在做功课,妹妹小平,要到房里睡觉,怕黑暗,一个人不敢进去。小和说:我们信仰佛教,时常记念佛陀,佛陀也就会护念我们,好像在光明里一样..
鸯崛摩罗的醒悟

鸯崛摩罗的醒悟

四下 八 鸯崛摩罗的醒悟鸯崛摩罗本来是个诚实的青年,他跟一位婆罗门教的老师学习;这位老师,名叫摩尼跋陀罗,他听了太太的拐弄,想要加害鸯崛摩罗,他说:鸯崛摩罗! 我教你一个很快升天的方法..
太子比武胜利

太子比武胜利

二上 十二 太子比武胜利悉达多太子身体强壮,他对各种武术,都很有兴趣,骑马、射箭、举重、角力等,都很熟练;每次比赛,都获得冠军。得到很多人的喝采,受到很多人的崇拜。爸爸净饭王,看见太..
信仰佛教

信仰佛教

二上 一 信仰佛教一、信仰佛教小和的家里,挂着一张佛像,十分庄严。爸爸说: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陀,是我们信仰佛教的人,要学习佛陀的慈悲心,要学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他的心很慈悲,行为又..
三类佛教徒的代表

三类佛教徒的代表

六下 六 三类佛教徒的代表佛陀召集弟子们,举行检讨会,根据戒律,来检讨各人的功过得失。有个弟子名叫须陀的,站出来说:我从前是个守财奴,视财如命,自从学佛后,完全改变了,我拿财物去布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