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卷上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一)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时适他国卖齎货,所止近住佛弟子家。佛弟子家时作大福,安施高座众僧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由心身口所行,及四谛非常苦空之法..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卷上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一)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时适他国卖齎货,所止近住佛弟子家。佛弟子家时作大福,安施高座众僧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由心身口所行,及四谛非常苦空之法..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勐之德,据于崑崙之墟。斯龙所居宫舘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勐之德,据于崑崙之墟。斯龙所居宫舘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言:「过世有佛入城分卫,与尊弟子诸菩萨俱;弟子菩萨姿容相好,皆悉端正,如本所行各得其道。「有一母人,姙身数月,见佛及僧有所至奏,心自计愿:..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言:「过世有佛入城分卫,与尊弟子诸菩萨俱;弟子菩萨姿容相好,皆悉端正,如本所行各得其道。「有一母人,姙身数月,见佛及僧有所至奏,心自计愿:..

玉耶经

玉耶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四辈弟子说法。时给孤独家,先为子娶妇长者家女,女名玉耶,端正姝好而生憍慢,不以妇礼承事妐姑夫婿。给孤长者夫妻议..

玉耶经

玉耶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四辈弟子说法。时给孤独家,先为子娶妇长者家女,女名玉耶,端正姝好而生憍慢,不以妇礼承事妐姑夫婿。给孤长者夫妻议..

玉女耶经

玉耶女经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

玉女耶经

玉耶女经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第一节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鶖子,母眼明净,如鶖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丹本第十九卷准)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一九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时有梵志,厥名优陟,来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问佛言:「瞿昙!一切世界为有边耶?为无..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丹本第十九卷准)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一九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时有梵志,厥名优陟,来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问佛言:「瞿昙!一切世界为有边耶?为无..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七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七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

问答

即往返答覆以阐明法门之义理。(一)质问者与解答者分别相对交换议论。经典之体裁多为佛应答他人请问而说法之形式,论、注释或释义之书则以采用问答体为多,此法具有明确显示论旨之优点。 (二)禅..

问答

即往返答覆以阐明法门之义理。(一)质问者与解答者分别相对交换议论。经典之体裁多为佛应答他人请问而说法之形式,论、注释或释义之书则以采用问答体为多,此法具有明确显示论旨之优点。 (二)禅..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弟子、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人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与大比丘僧、诸弟子、菩萨俱行到恒水。诸天人民、鬼神、龙、人非人,及初发道意者无央数,各持华香伎乐皆追从佛,已到恒水,施座而坐,众会皆定。..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央数,及谤法、比丘僧;弟子梵..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