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四月初八日。俗称浴佛日。考春秋庄王七年夏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相传是日为佛降生之日。按辛卯为四月初五日。然则初八浴佛。沿三朝洗儿之例。佛诞当是初五日。不知何时沿讹至今。
范古农答:此说据费长房历代三宝纪。但纪云[姬周历十一月为正。言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鲁史为谬。沙门道安著二教论。用姬历推。还合八日。]故知八日为正。
问:四月初八日。俗称浴佛日。考春秋庄王七年夏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相传是日为佛降生之日。按辛卯为四月初五日。然则初八浴佛。沿三朝洗儿之例。佛诞当是初五日。不知何时沿讹至今。
范古农答:此说据费长房历代三宝纪。但纪云[姬周历十一月为正。言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鲁史为谬。沙门道安著二教论。用姬历推。还合八日。]故知八日为正。
【阿波那伽低】经音义:此云恶趣。有三恶趣,亦名三涂。言三涂者,摭华云:涂,道也。论语云:遇诸涂。按四解脱经云:地狱名火涂道,饿鬼名刀涂道,畜生名血涂道。涂有二义:一取残害义,涂谓涂炭,如尚书曰:民坠涂炭。二取所趣义,涂谓涂道。如易云:同归而殊涂。然春秋言四岳三途。应法师云:春秋有..
忠曰:“此方俗称送膳者。”《敕修清规·四节秉拂》云:“方丈请秉拂人药石,免赴,当送往。”忠曰:“往者,遣药石也。”
法华六瑞之第三瑞,释尊将要说法华经而入于三昧时,天空中即如雨般落下四种的花,叫做雨华瑞。
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
问:阿阇世大逆不道,以佛法论,应堕阿鼻地狱,万劫不复。乃观其报应,仅遍身生疮奇终难忍,蒙佛佑护,得免于死。是重罪轻报乎。抑尚有重报为后学所不知乎。请问阿阇世如何死法,其重报若何。定业难逃,佛书所记者甚多,如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已断惑证真功行圆满,犹不免于罽宾国王之断头,而谓身犯根本重罪之阿阇世,..
问:能缘心之见分缘所缘心之见分云云。敢问能缘心是否指第七识。所缘心是否指第八识。再能缘之见分,与所缘之见分为何。祈详示之。范古农答:第七缘第八,亦是一例。第六识亦有缘心之用。须知能缘所缘,相对而言。凡心缘心,必缘见分。凡心缘色,必缘相分。故或以见分为所缘,或以相分为所缘也。..
问:世间分情世间器世间,情世间之成功易解,不知器世间如何成功。范古农答:情世间即众生之正报,器世间即众生之依报。正之于依,犹物之于器,既有物矣,必有承物之器,同为业力所感,赖耶所变也。
问: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则第八识中之种子因有善恶果则无记之无记,及三性中之无记,抑是有覆或无覆,抑何者为有覆何者为无覆,何以皆不标示明白。遍行既通一切识一切性,是否当以其通第八识者曰无覆无记,其通第七识者曰有覆无记。至于随烦恼中之无记,是否因通第七识不通第八识,故可说有覆无..
摘自《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文殊师利菩萨是位非常特殊的菩萨,当他降生时,有十种祥瑞发生,此即分别出他是不同于其他之菩萨。文殊菩萨以大智慧而闻名,但你或许会问:“舍利弗尊者也是以智慧而闻名,他们的智慧有何分别?”文殊菩萨的智慧是“实”智,大乘智慧,而舍利弗尊者的智慧是“..
莲华胎藏:(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之大悲门,以莲华为标帜,故曰莲华胎藏,母胎于子含藏保持,如莲华之于莲种,故曰莲华胎藏。见胎藏界条。 《大日经》卷三解释说:“今日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以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增长,为行业巧风之所匠成。乃至始诞育时,诸根..
「实无可见。][何以故?]为什么呢?[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无边身」就是「如来」。怎么可以以《如来更见如来》呢?[不应更见。]是不是?你不能说:我现在是某某法师,我要去找一个某某法师来。没有了,当下就是了,怎么还要找什么呢?更觅另外一个法师,对不对?当下就是了!「无边身菩萨」他就是「如来】..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认真的念诵修行文殊菩萨心咒,这是一个非常殊胜咒语。当然我们学习文殊菩萨,我们也应该多多的了解一下文殊菩萨的。据《五台山志》记载,文殊菩萨降生于五台山的罗睺罗寺。还有..
韩国一大学校园惊现百余朵神花相传3000年一见 10月23日消息,据《韩国日报》10月20日报道,韩国中源大学最近迎来了建校5周年纪念活动。20日,校园里的石像上被发现开了100多朵优昙婆罗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据报道,此次被发现开花的石像是18罗汉像,位于教育文化宗教馆屋顶。18座石像上共有50多处开..
复次,略述得文殊菩萨摄受的月称论师与得观音菩萨摄受的大圣者旃扎古昧(旃陀罗阁弥)辩论七年的事迹。一次月称论师正在为众弟子敷演大乘妙法时,见一位身量如孩童般的人徐步来到法堂中,却站立不坐(当时印度的规矩,若人来到法堂,不愿落座而站立者,表明有辩意),月称论师见后,暗自疑言,是否来了一位..
人生似棋,生命如雨:不去理解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没有经历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朽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能困于顽石。同样的,不会独立自主的处理事情,生活在他人襁褓之中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大概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会变得内敛,不张扬。因为已经历过风风雨雨后,他终于会发现,张扬引起的不过是一种喧嚣。它是外在的,如梦呓般虚妄不真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回忆高峰。多半是在中年或老年时期。人们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年青时候有意义的事情,而忽略那些无用的喧嚣。胡适在给儿子的..
善士问:阿弥陀佛!我母亲现在几天几天地失眠,我念佛都提不起正念,我忏悔也忏悔了,也诵《地藏经》为我母亲回向了,她就是不好,这两天还有点严重了,我该怎么办?请师父慈悲开示,感恩师父!宽见法师答:有些人说我学习也学习了,努力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这就说明我们对此有怨言,..
圆顶 完成剃发而现出家之相,这是象征出离烦恼之相。经行 指在花园、山林、水边、道路等处行走。 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沈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 据《四分律》载,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化食物;于定中得以久住。过堂 僧众上斋堂用食之..
惠 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摘自《六祖坛经》..
【集法】 p1179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此中所有过去诸行、说名已生;现在诸行、说名正生;未来诸行、说名当生。如是一切总名集法。
【闻等三慧差别】 p1264瑜伽七十七卷十一页云: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知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
【希法】 p0707 显扬六卷八页云:希法者: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余最胜殊特惊异甚深之法;是为希法。二解 集论七卷二页云:何等希法?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三解 如十二分教中说。四解 大毗婆沙论..
“外我”之对称。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内,常一不变而能运转此身之主宰者,即自我,俗称灵魂。佛教主张诸法无我,故反对“常恒不变而为主宰”的内我之存在,而谓执著于此理者,为内我外道,系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卷七](参阅“三十种外道”519、“外我”1860) p1235 ..
指吾人身体中,漏泄不净之六门户。即:眼、耳、鼻、口、大小便道。若将耳、眼、鼻三者开立为两眼、两耳、两鼻孔,则称九疮门。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漏泄烦恼不净之所,亦称六疮门。 p1309
(一)位于江苏吴县城内东南隅。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苏州府条载,双塔寺为建于唐咸通年中(860~873)之般若寺,后改称寿宁万岁禅院。宋雍熙年中(984~987),文王于寺内建两砖塔,遂称双塔寺。吴都法乘卷三十亦载,寿宁万岁院位于长洲县之东南,为旧罗汉院,寺中二塔对峙,故俗称双塔寺。二塔皆为八角七..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众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信论曰:真如..
(书名)二卷。日本道元撰。又曰永平元禅师清规,永平大清规。诲洞家之日用仪式法者。
(杂语)以算法极意行隐形秘术之法。
【受喩浮泡】 p0729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受喩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坚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谓诸根。彼生依故。言如云者,谓诸境界。言如雨者,所谓诸识。如雨击者,所谓诸触。如浮泡者,所谓诸受。速疾起谢,不坚住故。二解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三和合生,相似法故;如云地雨,和合方便,觉..
【意识亦缘非有为境】 p1210瑜伽五十二卷二页云:问:如世尊言:过去诸行为缘生意,未来诸行为缘生意。过去未来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说彼行为缘生意?若意亦缘非有事境而得生者;云何不违微妙言说?如世尊说: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何等为二?谓眼及色。如是广说。乃至意法。答: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