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狗的报应
在十种不善业中,杀生和邪见的罪过最大。如经云:“杀生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
四川的李绍,最爱吃狗肉,杀了好几百条狗。后来,得以一条黑狗,疼爱没杀,饲养起来了。
一天,李绍在外边喝了大醉,夜里摇摇晃晃回到家里。刚到院门,那条黑狗冲着他狂嚎起来。李绍便大怒,拿起斧头向狗掷去,正巧儿子从门里向外走出来,斧头正好砍在儿子的脑袋上死了。全家人都惊怕,急急忙忙地去捉狗,可是不知这条黑狗跑到那里去了。后来李绍不知怎的得了怪病,专作狗叫,不久死了。
分享到: 0
杀狗的报应
在十种不善业中,杀生和邪见的罪过最大。如经云:“杀生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
四川的李绍,最爱吃狗肉,杀了好几百条狗。后来,得以一条黑狗,疼爱没杀,饲养起来了。
一天,李绍在外边喝了大醉,夜里摇摇晃晃回到家里。刚到院门,那条黑狗冲着他狂嚎起来。李绍便大怒,拿起斧头向狗掷去,正巧儿子从门里向外走出来,斧头正好砍在儿子的脑袋上死了。全家人都惊怕,急急忙忙地去捉狗,可是不知这条黑狗跑到那里去了。后来李绍不知怎的得了怪病,专作狗叫,不久死了。
分享到: 0
【果报】即由过去的业因,所招感的结果。此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异熟果等。此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的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的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美丑、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若就时间而言,则..
遇到人家侮辱我时,先反躬自问,责备自己定有不是之处,而应得如此报应,心中毫无怨尤。
(术语)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三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三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为自受用报身。对于初地已上菩萨应现之报身。名为..
(名数)三身者法报应。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对,则法身即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
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之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应。(二)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
【四喻】金光明经:四佛同举山斤海滴,地尘空界,尚可尽边,无有能计释尊寿命。天台释云:若从信相所疑,应言寿有量。若从四佛释疑,应言寿无量。孤山索隐,未善此文。执能喻之有量,迷所况之无量。以下三无常之数,释上三常寿之身。报应淆混,疑释颠倒,垂裕后昆,当详察焉。..
打蛇的残酷报应这是我家的真实事情,因为杀生遭到残酷的报应。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对伤害生灵,万物都有灵,特别是龟蛇等动物灵性大,报复力量强,你如果伤害了它们,那你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我今年17岁,记得大概七八岁那年,爸爸在我家的花园里拾到一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蛇。当时我不懂事,爸爸按着蛇头..
宣化上人:教你轻松背起楞严咒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咒就说:「楞严咒好长,好难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颂的人很少,能背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篇文章篇名是「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背熟楞严咒」,所谓「人人」是指全部的人--无论资质好坏;「轻松」是指背楞严咒并不难,而且..
香蜜:天后得知陛下和旭凤都灰飞烟灭,真是因果轮回,报应了自己香蜜:天后得知陛下和旭凤都灰飞烟灭,真是因果轮回,报应了自己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文化国家,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社会组织组织结构,而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传统社会的家族伦理观的影响。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就有很多中国传统的家族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道教的发展过程,在道教的组织形..
我是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的一个乡镇机关干部,现年36岁。从初中开始就染上手淫,后来参加工作后,因为婚姻一直不顺利,就以难为难,不知道这辈子奸淫、伤害、淫乱过多少已婚女人和未婚女孩,现在我都36了,一直婚姻不顺,找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称心如意的好妻子真心相爱,遇到的都是骗我钱财的,丝毫没..
宣化上人有几句话讲因果报应:今生不笼鸟 来生不坐监今生不钓鱼 来生不讨饭今生不杀生 来生无灾难今生不偷盗 来生无抢案今生不邪淫 来生不婚变今生不妄语 来生无欺骗今生不醉酒 来生不狂乱你今生若不笼鸟,不把鸟装到笼子里,好像礼拜天有一个小孩子,带来一只装在笼子的小鸟,鸟吱吱叫,他就说那只小..
居士问:凡事皆有因缘,给别人排忧解难会干扰他人的因果。请问,会遭到果报吗?有些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智渡法师答:此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或因妄语,或因邪命,或因偏差,或因天机,或因惩罚,或因诽谤,或因我慢,或因轻蔑,或因瞋嫉.......总之,神婆在帮人看病时,犯..
慧远大师佛教的报应模式有哪些,我们知道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
1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看到许多作恶的人活得很不错,地位很高,拥有很多的财富,他天天作恶,好像没有报应,他自己也不相信有报应,这什么缘故?这些福报都是他过去生中所培的,他还没有享完,他所造的罪业,果报没有现前。2 为什么罪报没现前?他福报没享完,等到他福报享完之后,这些罪报就现前。罪报现..
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上职业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在南蛇岭,那里蛇很多,因为土地干旱,常见有蛇爬到路边来。那时我一个人走路去学校,正走在半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条小蛇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我好奇心起,便走近去俯身一看,原来是一条受了伤的小蛇,我不仅没有一丝恻隐之心,见它没有反抗能力反而无缘无故对..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杀的,所以果报就现在我的身上。民国六十三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在关房中拜净土忏,准备要求生西方。如果工夫好一点的,净土忏修好了就到西方去了,那些众生的命债要找谁算呢?当然这些..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是中国的国木,在明清两代又被称为皇帝木,乾隆帝称誉金丝楠木为天地至美,因此民间一直认为金丝楠木具王者之尊。金丝楠木木质光泽很强,尤其在光线照耀下犹如金丝绚烂、美丽多变,故名金丝楠。金丝楠木隶属樟科,和樟树同一科目,故有清香味,为大乔木,高度可达40余米..
做官有做官的因果,富有有富有的因果。有个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父母打骂,一句话的抵触都从来没有,打也不动不跑. 因为这个孝顺,他做了大官。但是他因为父母有足够的退休工资,就不供养父母,结果他虽然做了大官,这辈子都没有多少财富,远不如一个普通的开店人富有。佛陀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如意伴随在你我身边,所谓愁与恨、悲与苦、烦恼与失望、坎坷与不平,让我们无法逃避;放眼整个社会,战争、饥饿、贫穷、暴力、色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也在时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可以说,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的生命虽然何等短暂又无常,却都是..
昨天又放生一条狗,半大,纯白,温顺乖巧。主人不养了就卖到集上,屠户宰杀前幸运地被我们救下。恰巧本地西莲念佛堂需要一只看门狗,就送给他们让狗听经闻法去也!不由想起第一次放狗那还是2007年年底,那天本来是去市场买鱼放生,长街尽头,突然传来阵阵狗的惨嚎,声音凄厉,不忍卒闻!循声走去,见一..
护生即护心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曾出现过提倡素食的呼声,各种保护生灵的团体也活动频繁,中国也出现了由蒋介石题写报头的声称为东亚提倡保护动物,宣传素食主义的专刊《护生画集》问世了。丰子恺是弘一法师的艺徒,也是皈依为佛门弟子的漫画家。当年为祝贺弘一法师的50寿辰,师徒俩商定出版一部《..
现代因果报应录(十五)地狱报应故事朱镜宙民国初年,谛闲老法师去北京讲经,道经烟台,同他的皈依弟子,烟台尹伍雍说了一段地狱报应的故事:有一位程某是一个官宦人家,家里很富足。程某在上海故去了。他还有一个太太,念夫心切,自从夫君死了以后,整天哭得要死要活,想要与夫君再见一面。那时侯,在..
【乐分布】 p1309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于惠施中乐分布者:谓于父母妻子等所,时时平等,而分布故。
【增益见及损减见】 p1317杂集论一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见,几增益见?答:四、是增益见。于所知境,增益自性,及差别故。于诸见中,增益第一,及清净故。谓于五取蕴所知无我境,增益我我所自性;是萨迦耶见,增益我常无常差别;是边执见。于诸恶见,增益第一;是见取。即于此见,增益清净;是戒禁取..
【邪行八相】 p0672 瑜伽七十九卷九页云:云何邪行?当知略说后后引发、有八种相。一者、能退智资粮邪行。二者、退智资粮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坏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坏故;能令非菩萨仪恶意现行邪行。五者、恶意现行故;能令难可调伏邪行。六者、难调伏故;能令行于非道邪行。七者、..
念诵之法可分五种。一般经轨多列举四种念诵之说,仅秘藏记与金刚界对受记举出五种念诵之名。(一)秘藏记之五种:(一)莲华念诵,即诵声仅闻于自耳之念诵;系用于莲华部之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唇齿相合,小动舌端之默诵;系用于金刚部之念诵。(三)三摩地念诵,不动舌,仅于心中念诵;系用于佛部之念诵。..
经过思惟所造之故思业分为五种,即:(一)他所教敕之故思业,谓自己虽不欲作,但由他人之强制,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二)他所劝请之故思业,谓自己虽不欲作,但因他人之劝请与引导,而执为自己之利益,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三)无所了知之故思业,谓无得失之分别,亦无所执着,随欲所作,发起故思,行不..
(一)藏,梵语pitaka,为含藏、摄持之义。含藏摄持一代圣教之典籍分类为五,称为五藏。有如下数说:(一)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所立。即:(1)素呾缆藏,即经藏,诠定静。(2)毗奈耶藏,即律藏,诠戒律。(3)阿毗达磨藏,即论藏,诠性相分别之慧。(4)般若波罗蜜多藏,诠大乘真实之慧。(五)陀罗尼藏,即佛..
密教以五转配于胎藏界之四重圆坛。分为从果向因、从因至果二种:(一)从果向因为化他门,以(a,阿)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而以中台为发心,八叶为修行,二重为菩提,三重为涅槃,世天等为方便。(二)从因至果为自利门,以第五之 (āh,恶)字为中央大日之种子,以中台为方便,八叶为涅槃,二重为菩提,..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