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明白人何以为人;即便荣华富贵加身,也是空有一副皮囊,毫无灵魂。精神,既是品格修养、气概情怀,也是思想信仰、人生态度,更是道德理念、文化传承。于人而言,如果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情,那一定是丧失了精神。因为躯体,终会腐朽;但是精神,却可永存。
相关推荐
乐受
【乐受】为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为领纳对境而觉苦乐之精神作用。乐受,即领受顺情之境,而觉身心适悦之精神作用。在三受中,谓于身、心有适悦感受。在五受中,于身之适悦感受,称乐受;于心则称喜受。然俱舍论卷三谓,第三静虑无身受,只有心受,安静而无分别,其适悦之受最重,故称乐受,不称喜受..
八识心王
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
二观行
又作唯识观。据宗镜录卷三十五载,二观行即:(一)寻伺,指推寻伺察。寻,即心对境所生起的粗猛推求之精神作用;伺,则为细心分别之精神作用。谓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空、假、中三观观之。(二)真如,真,即不伪;如,即不异。指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 p253 ..
色心
色和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质;心是指无形的精神。
惭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
            刘元春:论佛教的“精神慈善”
慈善,包括慈善之心与慈善之举,而慈善之举原本又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两个方面。不过,就当前的社会慈善活动而言,往往重在物质救助形式的慈善,而较少的关注精神慈善。物质慈善是外在的、有限的,而精神慈善是内在的、可持续的;物质慈善可以救助贫困,精神慈善能够拯救沉沦。精神慈善,虽然没有一个统..
            李向平:信仰如无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
信仰如无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李向平无论正当性信仰,抑或是补偿性信仰,它们之间在很大的程度上无法直接构成供需关系。惟有当这些供需关系被纳入法律关系之后,中国信仰才会成为法律信仰的基础。可普遍的现实现象却是,中国人普遍需求的依然还是私人信仰,掌握神圣资源、提供宗教产品的却是体制中的各种宗教。..
            让你一天都精神的25个习惯
让你一天都精神的25个习惯1.起床后锻炼5分钟,不仅为身体充电,而且能加倍燃烧卡路里。 很多人误认为晨练必须5点钟爬起来跑上几公里,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太现实的。你只消花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跳跃运动,使心率加快,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对着镜子冲拳100下,感受那种能量积蓄的过程。 2.养成喝水..
            药王菩萨的施药精神
药王者,一切众生远离病苦、贫苦、逆苦、业苦之良药。药王菩萨就是要施与众生种种重病的良药,令众生身心安康。众生由于过去造种种恶业,四大假合生死之身必定痛苦无常。《圆觉经》说: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知道此身是假,但必须借..
            宽见法师答:弟子现在每天摆上经书与佛卡,108拜,是直接拜么?应做何观想?
宽见法师答:弟子现在每天摆上经书与佛卡,108拜,是直接拜么?应做何观想?问题1:弟子现在每天摆上经书与佛卡,108拜,是直接拜么?应做何观想?问题2:弟子早晨在路上,心诵21遍《心经》,中间或有中断,念后需念补阙真言么?中午会念一遍《行愿品》,早上如果没有念补阙真言,可以在念完《行愿品》以后,一起念补阙真..
            老子智慧:向天地学习低调,做人不刻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世上最久远的,最广大的,当然是天地,是宇宙,寿命动辄以几百亿年来计算,所以说天长地久,而这种长久又不是刻意算计出来的。宇宙很低调,不自己追求长久,结果..
一日禅:烦恼不过夜 健忘才幸福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毕竟你不前行生活还要前行。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烦恼不过夜,健忘才幸福。..
一日禅:别拿什么都当回事
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有些时候我们由于太小心眼,太在意身边的琐事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它。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小心眼。不在意,就是一种豁达、一种洒脱。..
一日禅:别把欲望和理想混为一谈
别把欲望与理想混为一谈,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占据的东西,就算再多,皆会离你而去,攥得再紧,到最后你都是两手空空。我们要学会选择,能够填补心灵空虚的,不要轻易错过;要学会糊涂,别斤斤计较,莫计人生小帐;要学会放弃,诱惑难成机遇,负重必滞步履。..
一日一禅语:人与人的差距
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心态决定命运。..
一日禅:何为“加持”?
加是佛菩萨把他们善良的祝愿,或者成就的功德、福报给予我们,这叫加。所谓持,好比我们用手接过来,捧起来,保持住。佛菩萨用他们的慈悲智慧功德,给予我们各种祝愿和帮助,我们也用心承受他们的好意。宛如明月和波光,光光相映,千江有水千江月。加持,更多强调的是我们的心和佛菩萨的心能够相通,发..
一日禅:为啥算命有时很准?
算命的他把你的手拉过去一看说,哎呀,你为人豪爽,善交朋友,肯为身边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哎呀,你的个性太为别人着想,导致别人利用你欺负你,如何如何。你听了心里高兴死了,我真就是这样的人!谁认自己就是自私自利老爱占别人便宜的人呢?对吧。听了这些话说,算得真准!可不是嘛,没有一个人会不..
一日禅:认识自家宝藏,打开快乐之门
在比较、攀缘中,我们迷失了自家宝藏,追逐名利、财富、权势、色欲,形成了极不和谐的现象:物质在进步,素质在下滑;欲望在膨胀,精神在萎缩。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这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认识自家宝藏,打开快乐之门,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日禅:有两样东西绝不能丢弃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一日禅:战胜拖延症
要想战胜拖延症,一个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佛教的角度上讲,人命无常,还有一切法一切的事物由因缘和合而生,随着因缘在变化,所以如果我们拖延,很有可能一切时空都会发生变化,在无常的刹那,如果我们不能珍惜善缘,就有可能跟善缘擦身而过,珍惜当下,把握当下,这就是我们说活在当下的意义,..
            一日禅:改变命运,从心入手
心会散发出一种气场,善良的人让陌生人都觉得亲切、可信任,乐意与之交往,如此,他的路越走越宽广。心恶的人让大家害怕与他接触,一提起他的名字都发憷,慢慢地,他的路越走越窄,人生也出现各种不顺。所以,心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若想改变命运,就要从心入手。..
一日禅:爱管闲事未必是坏事
爱管闲事不一定是坏习惯。爱管闲事如果不等于爱八卦,那就可以了。如果老是喜欢八卦,那就不是爱管闲事。还是要看一看,哪些事情是归你管的,哪些不是归你管的。好心不能办错事,还是要有智慧。菩萨戒要求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对众生不能不管不顾。如果管的都是正当的闲事,不妨当作行菩萨..
一日禅:你心安了 家人的心就能安
修行要有真正的常态。所谓真正的常态是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今天该打坐就打坐,该念经就念经,该吃饭就吃饭,该喝茶就喝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心安了,你的家人心就能安,你周围的朋友心就能安,至少你影响到的小圈子就越来越安宁,而且这种良好的影响还会越来越大。如果你心动,你心乱,影响得大..
一日一禅语:傻人傻福,好人好梦
人和人,事和事,别说配不配,一万元的一桌席也离不开一元一袋的盐,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
            一日禅:为何被情所困?
这样为情所困,都与前世有关系。那怎么办呢?要明白情是怎么回事,要随缘。有缘则聚,无缘就不要执着。如果忘不掉,被情所困,或者被这个所烦恼,所忧虑。这一世生活不能安宁,来世同样还会被情所困。所以现在一定要放下情执,斩断情缘,面对现实。要万事随缘,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比方说读书,孝..
一日禅:孝很容易顺很难
孝顺,孝很容易,但顺确实很难,顺就是顺从,就是恭敬的意思,孔子也说敬之孝者,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先明白孝和顺的道理,这样和父母的感情加深了。自然就不容易吵架了,遇到事情自己不用忍,自然就不会吵起来,不会产生矛盾,那你现在的事,也不用很烦恼,人生就是这样子..
            一日禅:人生必经的路
其实死是人生必经的途径,何必生时欢喜死时愁呢?可惜一般愚痴的人,打不破这种执着。我们现在要研究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问题。把它研究明白,就能出离三界,不受轮回。
            一日禅:智慧神通从哪儿来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行住坐卧具足威仪。对于众生,流血流汗,任劳任怨,绝不向众生表功劳;他所做利益众生的功德事,绝..
一日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是一味的指责别人的缺点与过失,还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这两种不同的做法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人世间的任何纷争与摩擦,都不可能只是一方当事人的修养不高所造成的,当事人的双方其实都有反省的必要。因此,当面对矛盾或纷争时,选择责人或责..
一日禅:忍之于心 世界更宽广
人往往不能小忍,让情绪失控,失却自身的身分立场,甚至酿成更大的损失与伤害。若能守忍,忍之于口,忍之于面,忍之于心,心中的世界才能更宽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