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哪些东西,在阻碍我们修行!
大凡修道学佛者,均具善根,且与佛道有较大缘分。故而,学佛也好,修道也罢,须摆脱俗念,潜心虔诚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实,正果是否可得,不应成为我等修行之人所虑之事。我等专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则,一味追求正果,则目的心太重,则不但正果难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则后果不堪..
你对待家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修行
对外人好,对家人恶,这种人是最为可恨的,他们不明白家人才是能永远陪伴他们的人。-1-看完奥巴马的告别演讲,感触良多。在演讲中,奥巴马提及自己的夫人米歇尔和家人时,一度深情落泪。米歇尔,我那来自南方的女孩,在过去的25年中,你不仅仅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母亲,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凭借自己..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无始以来的业障,是由心里来的,心生种种法生。要真的用功,不要懒,不要做不正当的事情,要依教奉行,不依教奉行的事情是永远弄不好的。不打妄想,一支香则很好坐;如果打妄想,一支香就感觉好长好长。眼睛一闭,妄想一来,过去所做的种种事情,这么一回光返照,八识田中的种子全都跑出来了。有一次,..
道教修行的六种方法,你到底适合修哪种道?
修行这两个字听起来有些玄乎。要说修行,其实行住坐卧皆修行。现今大多之人不明白何为修行?只是盲目的跟随。不知信仰与修行为何物,只知空念几句经文,行几件善事,便以为能得福报,更有那等痴迷之人,终日静坐家中以为日日叩拜烧香便可得了正果!岂不知善事不行,岂有功德?若无功德,岂可成道矣?三..
九华山136岁老尼对女众修行的开示
守住口业,成佛一半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有人问她话,若有关修行,则正面开示数言;若非关修行,则闭口不答;生活简朴,三餐起居生活,完全自己料理,从不假手他人。老尼师之德行驰名乡里,若有人生病,医药难治,皆来乞求老尼..

一场修行,在西藏
不为朝圣,不为觐见,只为一场放下的修行 去西藏,在路上,本身就是一场旅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我想说西藏,趁着年轻去吧,没有年轻的洗礼何来老去之后的净化。才离开拉萨的时候,并没有像文字里描述的那样有泪如泉涌的不舍,我只是默默的在想,西藏,我会再回来这一路上从开始到结束,有太..
谨记修行人的五个睡觉方法,会用的人很难变老!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在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道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
修行地,甘南的拉卜楞寺
在这里,你习惯仰望,因为那满目的蓝天和蓝天下金灿灿的大经筒。在这里,你习惯轻说细语,因为跨进了那沉重幽暗的经堂大门。在这里,你充满好奇,因为那随意穿行于街市和庙宇间的红衣喇嘛和不停绕着寺庙转圈的藏民。在这里,你喜欢聆听,因为那沉闷的长号角声,因为那唱诗般的诵经声。在这里,你经常迷..

如何修行才能不错因果?
因果定律是宇宙自然法则。宇宙人生无不受此法则所支配。明白因果道理,才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才能不昧因果;不昧因果,才能自觉断恶修善,改造命运,提升人生境界。因果关系非常复杂。有一因多果,亦有一果多因。佛说世间有三世两重因果。过去世的因,是今世的果,今世的因是未来世的果。业因作为种子..

王骧陆:修行要诀
(一)定宗旨一、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苦海、了生死。生死又分为二,一了分段生死轮回,不再混入;二了变易生死,开般若明达生死,本不可得,不受世出世一切苦厄。二、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为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方可度登彼岸也。是以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别无..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不能。但若他(她)已经开始实行别住或摩那埵,他就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问: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帕奥禅师答: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瞋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
两小时的修行,上千年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重新充电之后,回来就跟新的一样,所以,你不需要轮回到下一个人生才能让自己更新或还回自己的本来..

帕奥禅师答: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
问: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或不依经典而独自修行证到行舍智?修行者如何知道自己已证得行舍智?帕奥禅师答:如果这个修行者是菩萨或辟支菩萨,那么他可以无师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将证悟正等正觉或辟支菩提的最后那一生。至于其他的人,如果他们精通佛陀的教法,他们也能依据经典的指..
哈佛女博士杨元宁 :一个人修行越高,他就会越单纯越真实
杨元宁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王家长女、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父亲是长庚生技董事长杨定一,家世显赫且坐拥百亿身家,她却从不提及,没一丝富家千金的娇气。她在16岁就出版了7本书,获得过全球生命文学创作奖。17岁成为纽约时尚周走秀的模特。18岁进入哈佛大学,修习生物学与东方..
道教居家信士应如何奉道修行
居家信士如何修道奉行呢?这是很多信士想了解的问题,我们对此做一些讲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居家信士要注意养生,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1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居家养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早上起床之..
一日禅:修行是生活的升华
修行是生活的升华,从烦恼痛苦的人生,修改为喜悦安乐的人生。现世诸病缠身者多,心理如健康,生理也随之健康,欲治身病先医心病。内心清净无染是修行的真正目的,要努力作到内调自心、外敬他人,通过改变气质将烦恼、痛苦转为自在解脱。..
一日禅|你所以为的云淡风轻,不过是自欺欺人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如果说孔子强大的内心我们只能仰望,那么老子的机灵我们倒还可以一用。不争,是为了别人无法与你争;退让,是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柔弱,是为了可以胜过刚强。只是一味的不争、退让,以..

仁德上人:修行的“三步曲”
每一个真修解脱道的菩萨都要牢牢地记住真正修行的三步曲:首要证空性,次要看清自己的心,第三步是借用各种方法对治习气。第一是要明心见性不着相;在明白空性的真理之后,就要时时看清自己的心,看明白自己的心念是为了谁而冒出来的念头;只要是自己的心念、是为了自己的我而冒出来的念头全是错误的,..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还请师父慈悲开示。慧广法师答:如果我们修行后,心变得柔和、善良、积极、稳定和安宁,以智慧与他人相处和合作,这就是如法修行所得到加持的一种表现。比如:我们在没有念佛之前,脾气暴躁、总喜欢怨天尤..

陈兵:学佛修行自塑人格
学佛修行自塑人格陈兵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此人心应作人格解)。出生不久的婴儿,尚无所谓人格,个个天真颟顸,活泼可爱,长大后却千差万别..

圣空法师:修行指导法语
001.佛法是需要慢慢去领悟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需要时间、功夫、恒心、毅力,只要愿力不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行了。002.生命有限可是我们的工作无限,我们要把无限的快乐、智慧、利益,留给世间的人,等到我们走不动干不动的那一天,唯求安心!003.我们一定要生活在智慧当中,只有这样我们..
修道者,如何巩固自己的修行?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如果你不仔细阅读,妄求一夜之间,学到一个秘法然后摇身一变成为功力高超的大师,那就是你自己的失误。学道也好学法也好,一般刚完成第一次修炼的时候,容易心浮气躁。你有没有觉得念咒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都容易捋不直自己的舌头了?是否觉得存想的时候妄念、杂念也越来越多,..
修行千万不要盲修瞎练 要抓住这三个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虽不立文字但也没有离开文字,它是教外别传,有的大德说是教内真传,教内真传的意思是:佛祖千经万论,它的核心、精华就是要直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我们对佛祖的言教不熟悉,不了解,..
西藏扎叶巴寺:隐秘山洞里的修行灵地
藏族民谣中唱到:西藏的灵地在拉萨,拉萨的灵地在叶巴;到拉萨不到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做领。民谣中说的叶巴就是扎叶巴寺,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扎叶巴寺,位于拉萨东北方向达孜县境内纳金电站以北的拉日宁布山间,以岩洞和寺院一体而闻名,海拔4885米。扎在藏语中指山洞,叶巴的意思是修行。相传扎叶..
大安法师:修行要从“七不”开始做起
居士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那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大安法师:现在有些学佛人,刚学一点,就喜欢谈玄说妙。佛法是理事双备,有时是从理上讲;有时是从事上讲。理、事要兼顾。从理上讲,我们..

乘宗法师:是来修行的
是来修行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人,来到这个人间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有的人会说『就是来还债的』,意思是说夫妻会结婚就是互相欠债,子女会生到你家也是来讨债,你还我的债、我还你的债。也有的人说,人来到这个人间就是来受苦的,因为从小就经验各式各样的苦,工作之后也好多的苦,成..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
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
佛教的持戒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佛法教人持戒的内容,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利自保的五戒,二是利乐众生的四种精进。前者的五戒是指:1、不杀生,..
王阳明:工作,就是修行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