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分寸感的人,神憎鬼厌。
分寸感的本质,是守好自己的本位。
古代高僧支道林有句话叫各安其分,各尽其性,只有知道自己定位,不逾越本分,才能将自己生命的力量尽情尽兴地挥洒。
分寸的拿捏是从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只有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掌握到恰当的火候。
没有分寸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定吃不开。
华人居士网
没有分寸感的人,神憎鬼厌。
分寸感的本质,是守好自己的本位。
古代高僧支道林有句话叫各安其分,各尽其性,只有知道自己定位,不逾越本分,才能将自己生命的力量尽情尽兴地挥洒。
分寸的拿捏是从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只有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掌握到恰当的火候。
没有分寸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定吃不开。
华人居士网
【一切利行】 p0006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一、顺现法受业 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益,必得现异熟。如从慈定起,从无诤定起,从灭定起,从预流果起,从阿罗汉果起亦尔。又于佛为上首僧中造善恶业,必得现异熟。又有余猛利意乐方便所行善不善业,亦得善异熟。二、顺生受业 若业..
【火界】四大中火大的别名,火大以温燥为性,通一切物温燥部分,故称火界。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成熟物。
【智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十即是智波罗蜜多,此有二种:变受用法乐智,就是由六度所成立的殊胜妙智,于佛大集会中,变化种种受用法乐,是为自利。二、成熟有情智,就是以此妙智,使有情由善因而成熟为果,而解脱生死,是为利他。..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p0049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内正作意,外闻他音,二因缘故;于现法中,入谛现观。或令当来诸根成熟。一、于因所生法,正通达因。二、于如来所说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应经,一切缘性,及诸缘起,随顺作意数数思惟。..
【十种菩萨】 p0110瑜伽四十六卷十九页云:何等菩萨勤修学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菩萨,略有十种。一、住种姓,二、已趣入,三、未净意乐,四、已净意乐,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堕决定,八、已堕决定,九、一生所系,十、住最后有。此中即住种姓菩萨,发心修学。名已趣入。即已趣入,乃至..
【已成熟补特伽罗】 p0230瑜伽二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已能获得最后有身。谓住于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离生。是名已成熟补特伽罗。
【已成熟】 p0229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已成熟?谓所获得最后有身,若住于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离生。是名已成熟。
【已得趣入补特伽罗】 p0230瑜伽二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云何名为已得趣入补特伽罗?谓或有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唯已趣入,未将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离。或有亦已趣入,亦将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离。或有亦已趣入,亦已成熟,未得出离,随欲而行。如是差别,应知如前已办其相。..
【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p0230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五页云: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独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
【五种摄行】 p0262显扬三卷五页云:五摄行者:一、令附已摄。二、令受善摄。三、令起善正勤摄。四、令善成熟摄。五、令善解脱摄。
【六种成熟】 p0299瑜伽三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成熟?当知成熟,略有六种。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补特伽罗。三者、成熟差别。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补特伽罗。六者、已成熟补特伽罗相。如彼卷十九页至二十七页广释。..
【六种意乐】 p0300瑜伽五十卷八页云:即彼意乐,当知分别,略有六种。一者、不出离意乐。谓于各别大自在天、那罗延天、梵世间等、起信解者、所有意乐。二者、出离意乐。谓于三乘起信解者、所有意乐。三者、远清净意乐。谓安住下品中品成熟者、所有意乐。四者、近清净意乐。谓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乐..
一切种妙智者,谓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云何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谓于蕴等自性差别相,通达一切差别边际智成满故。一切种妙智作何业?谓能绝一切有情一切疑网,令正法眼长时得住,由此有情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绝疑网者于一切处智无碍故。令正法眼..
欲色界菩萨者,谓与灭离无色界生静虑相应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或生色界。问何缘菩萨不生无色界?答若已证得最胜威德菩萨凡所受生,皆欲利益安乐众生,以无色界非成熟众生处故。灭离无色界生静虑者,谓能除遣无色界生所有胜定。住静虑乐者,谓不退静虑,由此菩萨善巧回转故,为欲成熟所化有情,或生欲界或..
云何缘?几是缘?为何义故观缘耶?谓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是缘义,一切是缘,为舍执着,我为因法故,观察缘。因缘者,谓阿赖耶识及善习气与有漏无漏诸法,如其次第为因缘故。阿赖耶识复有二种,谓成熟及加行。成熟者,是诸生得法因缘。加行者,是诸方便法及当来世余阿赖耶识因缘。又加行阿赖耶识..
[出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煆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煆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念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能烧大..
果报的新译。异熟一词有三义:一、异时熟,谓因与果必隔世异时而熟;二、变异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三、异类熟,谓果与因为异类,而由因所成熟。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九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9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为原则。处事当中应该用哪些态度去面对,我们刚刚也有提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定时时刻刻要尽力去把事做好,..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一集)2004/11/28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1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要笃实,要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恭敬之心。之前提到了,对人的恭敬一定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当中最先的..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7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谈到整个修身从六个方面著手,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六个方面去落实修身的功夫,刚好这六个教诲与释迦牟尼佛佛家的教诲完全相应,就是..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毕竟你不前行生活还要前行。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烦恼不过夜,健忘才幸福。..
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有些时候我们由于太小心眼,太在意身边的琐事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它。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小心眼。不在意,就是一种豁达、一种洒脱。..
别把欲望与理想混为一谈,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占据的东西,就算再多,皆会离你而去,攥得再紧,到最后你都是两手空空。我们要学会选择,能够填补心灵空虚的,不要轻易错过;要学会糊涂,别斤斤计较,莫计人生小帐;要学会放弃,诱惑难成机遇,负重必滞步履。..
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心态决定命运。..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经典原文】(佛言):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见;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见。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闻;复次,婆罗门!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闻。婆罗门!我不说应语一切所..
加是佛菩萨把他们善良的祝愿,或者成就的功德、福报给予我们,这叫加。所谓持,好比我们用手接过来,捧起来,保持住。佛菩萨用他们的慈悲智慧功德,给予我们各种祝愿和帮助,我们也用心承受他们的好意。宛如明月和波光,光光相映,千江有水千江月。加持,更多强调的是我们的心和佛菩萨的心能够相通,发..
算命的他把你的手拉过去一看说,哎呀,你为人豪爽,善交朋友,肯为身边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哎呀,你的个性太为别人着想,导致别人利用你欺负你,如何如何。你听了心里高兴死了,我真就是这样的人!谁认自己就是自私自利老爱占别人便宜的人呢?对吧。听了这些话说,算得真准!可不是嘛,没有一个人会不..
在比较、攀缘中,我们迷失了自家宝藏,追逐名利、财富、权势、色欲,形成了极不和谐的现象:物质在进步,素质在下滑;欲望在膨胀,精神在萎缩。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这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认识自家宝藏,打开快乐之门,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