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像(培)养孩子
—— 上宽下见法师开示一位急于进步的年轻母亲
2011.8.28
一位有一岁半孩子的年轻女居士,总是为自己学佛数年可是修行却进步不大而着急伤心,
上宽下见法师对她开示说:
我们学佛、修行就像(培)养孩子,我们对孩子从来都是只管付出,不求回报,不能着急,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学佛也应如此,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不要才学佛几天,就问我为什么还有烦恼,没有快乐、没有收获?甚至还没开始修行,就问何时才能收获,这是贪心、偷心、不老实心,怎么能得到菩提的妙果呢?
修行就像(培)养孩子
—— 上宽下见法师开示一位急于进步的年轻母亲
2011.8.28
一位有一岁半孩子的年轻女居士,总是为自己学佛数年可是修行却进步不大而着急伤心,
上宽下见法师对她开示说:
我们学佛、修行就像(培)养孩子,我们对孩子从来都是只管付出,不求回报,不能着急,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学佛也应如此,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不要才学佛几天,就问我为什么还有烦恼,没有快乐、没有收获?甚至还没开始修行,就问何时才能收获,这是贪心、偷心、不老实心,怎么能得到菩提的妙果呢?
◎ 本 焕 我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出了家,受了戒,到高旻寺,驻在高旻寺7年。离开高旻寺我就去朝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的七个弟子已经成了佛,他还在这里做菩萨。因为他要度我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达到大智慧。..
身心的洗礼※※:有些经历除了身心的洗礼,也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认识。我的认识是:一切事和我劳碌以及所谓的成功,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启发是:今天,只不过是一个梦,而我们却在梦里颠倒、比较、执著,高兴、不高兴,开心、不开心。其实,喜怒哀乐皆是梦。我所追求的一切其实都与“我”不相干,人生真正的意义并..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绝面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则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坏事也可能变好。要知道十指尚有不齐,一碗水..
在红尘中修行◎ 邹相这段时间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如同无明烦恼,无休无尽。每每静坐窗前,聆听外面的雨声,就会滋生出种种思绪,想人生的多彩多姿,想生活的美轮美奂。蓦然发觉,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结束,都是一段形态各异的经历,是好是坏,难以言表。每个人都在人生中摸爬滚打..
一、善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学佛,亲近善知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初学佛,亲近善知识更是必要和首要的事。世尊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为学佛者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其中亲近善士居首,可见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华严经》中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足一切智,最初..
我们有些佛弟子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可有些还一天到晚在为要学什么而犯嘀咕。我过去也曾经为要看的东西太多看不了而烦恼,后来就不烦恼了,因为各有因缘莫羡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从一而终反而没事,这一里头就所有都包括了,外面再多,再好看,再吸引人,我们心里要如如不动啊,自性本具万法,我们学到..
念佛多年仍徘徊找到正确的学佛方法(一)(2011-09-11)※※:请教师父,我学佛十多年了,老是进进退退。皈依十年,好像一直没有进步,徘徊来徘徊去,请您开示一下。功课,我是念《金刚经》,念佛号,别的也没什么。没有定力,很多同事说,我自己也感觉,没碰到事情还好,挺平和的,一碰见事情就很慌。按说我念佛十多年了..
读经怕造业(2012-03-13)※※:我以前很少读经,读《地藏经》中有一段:“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辨。”每次读到这,就容易作亵渎想。我知道非常罪恶,也不想这样,已经忏悔过,但读到这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有时候都不敢读《地藏经》了,怕读到这里造业。还有,读经的时候经常妄念纷飞,大脑想别的事情,想晚上吃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7)——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七、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第五大利益“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其他动物不能活尽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的果报是短命。因为你让别人短命了,所以你的果报也是短命。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众生,爱护生命,使别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那..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2)——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二、六念法门在佛经里对在家居士还提倡有六念法门的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第一是念佛。这不仅仅是指嘴巴上念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相好,高山仰止,把佛陀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向佛看齐。你一念想到佛的功德,你..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4)——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四、五趣唯心造“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一个人所造的业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诸趣的轮转。趣就是道的意思。六道也叫六趣,所以有六道的轮回。诸趣是指五趣或者六趣,也就是六道。五趣构成了我们生命层次的五种类型,就是众生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
家长以身作则教孝教育孩子孝心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有一位女老师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她深刻地体会到学了就应该要落实,但她觉得自己的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孝道。五一放假也正好是她的生日。那天,她的外婆在家,她摆了三张椅子,请外婆坐,请爸爸..
傲为何不可长傲不可长,人若是一骄傲,不只自己的学问上不去,无形中也断了自己贵人的因缘。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喜欢交往什么样的人?谦虚的人!你只要傲慢,这些人就会自动离你而去。我很幸运初中的时候,我的理化老师有一天在黑板上写了人不可以有傲气,但是不能没有骨气一行字,我从那天开始就不..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9)——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九、不偷盗的利益之钱财、健康、辩才具足第八大利益“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第八大利益比较厉害啊。“财”,钱财,人人都喜欢啊。“命”,生命的延续,就是指自己生命的质量。“色力”,身体的健康,生活环境的优越啊,安乐啊。“辩才”,就是口才,..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4)——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四、不邪见的利益“复次龙王。若离邪见”。邪见就是恶,离邪见则是善,若能够离开邪见,则得成就十种功德。这就是离邪见的意义。“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幸福人生的标准是什么?有钱是不是幸福呢?官当得大,是否就幸福呢?房子大是否幸福..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2)——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二、法布施第二种施,属于法施。也就是用佛法去开导别人,用佛法来解脱他人的人生痛苦。去劝慰他人,或者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这也都属于法施。比如说你会别人不会,你教会他,这就属于法施。有些人秘而不传啊,我会的东西不轻易告诉你啊。我们会的东西..
修行的四个先决条件◎ 虚 云 办道(修行)四个先决条件,载于《参禅要旨》一文中,是虚云大师晚年在云居山的开示,一片婆心为修行人指点迷津,以免走错路。真是航海的指南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依教奉行。办道(修行)四个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严持戒律 坚固信心 决定行门。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
◎ 妙 莲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更怜悯众生。记得我们在大陆灵岩山寺的时候,每逢佳节大家都特别要加香诵经、念佛,回向畜类的一切众生,因为人间每逢过节就是那些畜牲过劫--劫难的劫、要命的劫!今天人间是欢天喜地过春节,可是猪啦、羊啦、鸡啊、鸭啊这些血肉,平时固然..
有一位佛友我们管他叫六叔,以前是开山珍馆子,就在凤凰山脚下(好象就是拍《刘老根》外景基地的附近)。山珍馆子自然有腿的东西大都有买喽(除了人了),没有腿的也有,例如说——蛇,而我这个故事就是关于蛇的。那天,天刚刚蒙蒙亮,也就五点多吧。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应该不是食客,因为没有人会把山珍当..
弘一法师非常欢喜盘山禅师说的一段话,直接作为自己修行的座右铭: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
遵守戒律即是修行◎ 吕观真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坚持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即使是在宗教领域,追求心灵的解脱也不应例外。因此,在具体的事件上决定应作与不应作,文明理陛的修行人应该自己抉择。具体范围包括交友、学习、就业、择偶、结婚、理财、奉养父母、教育子女等等,只要与身、口、意行有关..
一位智者谈自己的人生经验,让人感觉很受用。关于孩子的教育,智者提出了“三句话不能说”理论。这三句“不能说”的话分别是:饿死了、累死了、冻死了。为什么不能说 “饿死了”呢?如果人们感觉饿了就去吃饭,吃饱了自然就不饿了。这是教育孩子生活要有规律。为什么不能说 “累死了”呢?干活谁都会感觉累。..
◎ 惟 贤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现在网络与印刷事业高度发展,佛经通行不是问题。但是只有亲自动笔抄写,才会对佛法知解..
忍辱是修行之本◎ 广 钦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
◎仁 清二六时中要观照自心,不被物转就是不被外境所转,若不如此,何异俗人。二六时中是什么?在古代印度,人们把昼夜分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三段;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又是三段,加起来是六段。也就是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分六段这叫二六时中。二六时中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一昼夜。观照自心..
修行的所依◎慧 广人身是可贵的,唯有人才容易学佛,乃至成佛。我们应该庆幸能生为人,没有生在他处,特别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但是,我们反省一下,这世出生为人,或许是侥幸的,并没有深厚的善根,若是做人不小心,造了恶业,后世可能就会堕入三恶道去了。是否可能呢?自己想想看:善根有多..
生命不是这一辈子,而是没完没了。我们死亡都是假死。死了就投胎,换个身体再来。既然都死不了,想要活得好些,那就要修行,不修行更苦,而且无有出期,因为死不了。那要学佛,一定要趁着年轻。到年老了,就安心念佛去极乐世界,等下辈子再来。除非你是梦参老和尚,老年出来弘法,他老人家没有上佛学院..
明 海我常常讲,修行,很重要的是学习让自己更勇敢、更有勇气。有勇气不是让你去跟人家吵架或打架,而是当困难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能有勇气直面它。当你五蕴炽盛、烦恼丛生的时候,你能诚实勇敢的看见它。说似容易,很多人却都选择了逃避,因为逃避比面对容易。比方说,有一件麻烦事出现了,很多人第..
整个生命的过程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生命中能量的得与失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当你充满欢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时候,时空的能量会源源不断流入你的身体;当你打..
修行人忌讳贡高我慢觉慧法师问:师父好!阿弥陀佛!为什么傲慢的人,命运都不会太好呢?答:骄傲的人也许有他骄傲的资本,但智者是定然不会骄傲的。智者哪怕有大海般的智慧,也不会贡高我慢,他会打开自己的心,汲取各种营养。智者的智慧很高、人格很高,但没有架子,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人都有独到的东..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