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同料小叶紫檀佛珠是同料佛珠加工工艺中的最好的一种。不同之处在于,其所选用的小叶紫檀木料是金丝老料紫檀木料,这种木料当然肯定是大直径木料,因为树龄很长,金丝牛毛纹很明显,加工出来的佛珠,金丝牛毛纹历历在目,小叶紫檀的特性尽显眼底。我们平时很多人提到的老料紫檀,很多人很难去界定到底什么样的紫檀是老料紫檀。其实金丝老料紫檀才是真正的老料紫檀,这种木料的价格比一般的紫檀木料高出不少,加工出来的金丝同料小叶紫檀佛珠价格自然也比较高,但是这种品质的紫檀佛珠绝对是值得收藏的,随着小叶紫檀资源的枯竭,好品质的紫檀木料也是千金难求了,不管是收藏还是投资都是很好的选择。
相关推荐

紫檀玩家注意了,金丝紫檀佛珠系列上架!
金丝同料小叶紫檀,并不是金星,如果我们说金丝紫檀是金星小叶紫檀,那是忽悠人的。这款是仅次于金星的,金星现在已经难觅踪迹了。金丝紫檀是选择最好的小叶紫檀老料,树龄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最正宗的老料紫檀,用纯手工的方法,打磨出来,恢复小叶紫檀本来面目,牛毛纹特征明显,金丝丝丝在目。金丝同..

凤眼菩提子佛珠受人喜爱的三大原因
凤眼菩提子佛珠是常见的菩提子佛珠之一,在汉地和藏地的信佛学佛人士中广受欢迎,人们习惯称之为老凤眼菩提子佛珠。凤眼菩提子佛珠的每一颗珠子上,牙眼如目,如丹凤眼,因此而得名凤眼菩提。凤眼菩提子佛珠受欢迎有三个原因。一、凤眼菩提子大小正好合适念佛拨动一般修佛的人以男士居多,他们希望有一..

星月菩提子佛珠的颜色
星月菩提子佛珠为三种,一种是棕色星月菩提子佛珠,颜色是棕黄色的,又叫老菩提佛珠,这种的颜色是后期上漆处理的,棕黄色并不是其本色。一种是原子星月菩提子,颜色是灰白色的,还有一种颜色比较白,是原子星月菩提子经过漂白处理的,所以颜色比较白。星月菩提子佛珠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星月菩提..
佛珠15颗所代表的含义
有的佛珠是15颗的,没有“佛头”,有的是14颗子珠,加上一“佛头”,共15颗佛珠。这颗“佛头”是不计算颗数的,“佛头”是念经时来计算圈数的。下面我来给你说一下14颗佛珠是什么意思:14颗佛珠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1、使众生..

小叶紫檀108颗佛珠
近两年小叶紫檀108颗佛珠中的长珠,也就是108颗佛珠很流行,市场销量明显增加。什么原因呢?善财佛珠、善财佛教饰品解释以下原因:第一, 小叶紫檀大珠子成本增幅比较大,厂家无奈多做小珠子的的小叶紫檀108颗佛珠。小珠子,一般都是做成108颗的,5MM、6MM、8MM都是108颗,3MM和4MM是216颗。小叶紫檀10..

小叶紫檀佛珠的棕眼
很多檀木表面都会有棕眼,小叶紫檀也不例外。用肉眼仔细观察小叶紫檀佛珠表面会有一个个凹进去的针尖大小的凹点,这就是小叶紫檀佛珠的棕眼。小叶紫檀佛珠的棕眼是怎么形成的?这还得从小叶紫檀的木质结构说起。在显微镜下观察小叶紫檀切片,会看到一条条的管孔,这些管孔又叫脉管,是输送水分和营养的..

镇魂街:曹焱兵的守护灵有4位处于佛珠形态,解封的时间该到了
镇魂街:曹焱兵的守护灵有4位处于佛珠形态,解封的时间该到了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在群英殿大战篇中,曹焱兵的守护灵许褚、徐晃、夏侯惇、夏侯渊这4位都被镇狱童子收服变成了佛珠形态,直到张郃出现后,曹焱兵打败了镇狱童子才拿回了这些佛珠。按照设定来说,要从佛珠形态变回守护灵需要7天的时间才..

现在有纯手工的小叶紫檀佛珠手链吗
现在有纯手工的小叶紫檀佛珠手链吗?这个问题如果在十年前问的话还说得过去,但是现在问这个问题有点外行了。经常有佛珠销售商在宣传自己的小叶紫檀佛珠是吹嘘是纯手工工艺,而很多不懂行的一听纯手工工艺就怦然心动。殊不知,在佛珠加工行业中,纯手工工艺已经是被历史淘汰了一二十年的加工工艺了。佛..

新的小叶紫檀佛珠手链多长时间能变黑
新的小叶紫檀佛珠手链多长时间能变黑?一般来说新的小叶紫檀佛珠手链一两个月时间其颜色就会变成深紫色,这个时候橘红色虽然不明显。但是紫色还是很显眼,而要达到颜色比较深甚至黑的程度,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左右。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我们看明清时期的小叶紫檀家具,颜色就基本上黑漆漆的了。古董收藏市..
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诸圣弟子二种杂染】 p1360瑜伽九十七卷十六页云:复次诸圣弟子,已见谛迹,未离欲者,应知略有二种杂染。谓欲杂染,后有杂染。于此二种,诸圣弟子,应勤加行,净修其心。诸圣弟子,为欲断除欲杂染故,勤方便时;渐依三行。谓趣无动行,趣无所有处行。证入无动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定。此由断对治故,及..
利行摄事
【利行摄事】 p0703 集异门论九卷二页云:云何利行摄事?答:此中利行者:谓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难,困苦无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语业、方便供侍,方便救济。是名利行。复次如世尊为手长者说:长者当知;诸利行中最为胜者,谓不信者;方便劝导调伏安立,令信圆满。若破戒者;方便劝导调伏..
太子三妃
翻译名义集卷三皇后篇第二十六载,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时,纳妃三人,即:(一)瞿夷(梵 Gopī),意为明女,其父名为水光长者,女生之时,日将没,余光照其室内皆明,故名瞿夷,是太子第一妃。(二)耶输陀罗(梵 Ya?odharā),意为华色,其父名为移施长者,是太子第二妃,即罗睺罗之母。(三)鹿野,其父名..
六斋日
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此等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
天弓
为虹之异名。又作帝弓、天帝弓。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三下):“双眉皎净,似天帝弓。”[玄应音义卷二十一] p1335
天台九祖
指天台宗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慧文、第三祖南岳慧思、第四祖天台智顗、第五祖章安灌顶、第六祖法华智威、第七祖天宫慧威、第八祖左溪玄朗、第九祖荆溪湛然。龙树菩萨虽生于印度,然北齐慧文依其中观论而证明一心三观之妙旨,故奉为第一祖。然亦有称北齐慧文为天台初祖者,盖以龙树为印度人,故未..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全一卷。元代怀则撰述。又作佛心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说明天台宗所传佛心印“性具性恶”之法,并破斥禅家之“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无佛性等义。注书有明代传灯所著之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等。[佛祖统纪卷二十四、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阅藏知津卷四十二] p1346..
天吉祥
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僧。约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至太平兴国寺,参与日称三藏之译场。四年于苏州补苗振之楞严经白伞盖真言之遗阙,翌年四月将梵汉本合并,于杭州雕印之。哲宗绍圣二年(1095),师仍住太平兴国寺传法院从事译经。赐号“广梵大师”。其余事迹不详。[删补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四] p13..
火界
谓火之自体。界,为持之义。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成熟物。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三中):地水火风,能持自相。” p1496
火辨
梵名 Citrabhāna。音译作质呾罗婆拏。印度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与世亲同时代,乃四世纪末期之人。善于文章,深娴注述,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注释唯识三十论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 p1501
牛车
梵语 go-ratha。三车之一,四车之一。法华经譬喻品举出羊、鹿、牛三车及大白牛车,牛车比喻菩萨乘。(参阅“火宅喻”1495) p1504
爪净
佛制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应先以爪甲去其皮壳而后食之。 p1502
禅味
入于禅定时,身心适悦、轻安寂静之妙味;即禅乐,禅定之法悦。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一二七四中):“贪着禅味,堕二乘。” p6455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凡四十卷。南宋法应集,元代普会续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系编集古来禅家诸祖颂古之作。内容共收世尊机缘二十四则、菩萨机缘三十则及大乘经偈六十二则、祖师机缘七○二则。举凡增续及续收均冠以续收二字,与原集区别。[阅藏知津卷四十二、禅籍志卷上] p6461 ..
禅林象器笺
凡二十卷,目录一卷。又称禅宗辞典禅林象器笺。日僧无著道忠(1653~1744)编,日本宽保元年(1741)刊行。系搜集百丈怀海古清规以下各清规有关禅林之规矩、行事、机构、器物等用语、名目之起源、沿革以至现行之意义,一一加以阐明详释。共分二十九类,总计一七二四条。本书援引经、律、论、疏、僧史、..
水忏
唐代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之忏法。又作水忏法、三昧水忏、慈悲水忏、慈悲水忏法。悟达于过去世为袁盎时,曾斩晁错;其后十世中,袁盎转为戒律精严之高僧,故晁错累世虽思报复而无机会。后因懿宗之礼遇,师名利心起,招损其德,冤业乃乘机而入,于其膝上生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uposadha,巴利语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
嚩
悉昙字(va)。又作婆、缚、和、啝、和。悉昙体文遍口声之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综合诸经论,此字之义有多重:(一)言说之义,此系缘于字相上之浅略阐释。(二)言说不可得之义,此系缘于字义上之深秘阐释。上记深浅二释皆系出自梵语 vākya, vac或 vāda 等字之字首。(三)最上乘声之义,..
醝
悉昙字 (ysa)。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逸娑、也娑、拽娑、夷娑、阇、嵯。大智度论卷四十八谓闻此醝字,即知醝字空,知诸法亦空。大般若经卷四一五称入逸娑字门,悟一切法衰老之性相不可得。[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十九](参阅“悉昙”45..
闇心
为大日经所说六十心之一。即对于无疑虑法生起疑虑之心,而与六十心中之痴心、疑心相类似。痴心与闇心虽同属于痴烦恼,然前者乃遇法悉皆信受,后者则生疑虑。又疑心与闇心虽同为疑惑之心,然前者乃以小智疑法,其体为疑虑;后者则以蒙昧之心疑法,其体为暗迷。[大日经住心品、大日经疏卷十一] p6526 ..
文化财保护法
日本为保存及应用各种文化资产所制定之法律。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五月公布,法律第二一四号。内容包括:(一)总则。(二)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三)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资料。(四)埋藏文化财。(五)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六)补则。(七)罚则、附则。其有关之律令条文亦包含古社寺保存之规定。此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