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犯了戒律外之罪怎忏悔?如无意中听到比丘诵戒,但内容不清,是找比丘忏悔还是自念百字明忏悔好?再有《沙弥戒广颂》有僧人以不净手触食供三宝,后堕三恶道,自己以前也有类似情况,应怎忏悔为好?
智敏法师答:无意中听到比丘诵戒而未听清,立即离去,自责其心即可。
忏悔以后誓死不再犯,然后念百字明见瑞相。
问:如犯了戒律外之罪怎忏悔?如无意中听到比丘诵戒,但内容不清,是找比丘忏悔还是自念百字明忏悔好?再有《沙弥戒广颂》有僧人以不净手触食供三宝,后堕三恶道,自己以前也有类似情况,应怎忏悔为好?
智敏法师答:无意中听到比丘诵戒而未听清,立即离去,自责其心即可。
忏悔以后誓死不再犯,然后念百字明见瑞相。
从前,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字叫赖提,身形相貌非常丑陋,算起来总共有十八处丑陋的地方,丑得都不像人,见到她的人都感到非常恐惧。赖提公主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国王派人在国内寻找合适的人选,特别交代一个条件:从前是豪姓贵族的子弟,但是如今破落贫寒。国王使臣找了很久,终于在市场角落发现了一个..
【问】现在有很多穿着僧服的人会做一些人们印象里僧人不该做的事,人们很难分清这些人究竟是真僧人还是假和尚,请问师父,判断僧人真假的标准是什么?对这样犯错的僧人,佛教内部有没有自我净化的机制去处理呢?【智敏上师】真假标准是:思想知见是相信因果,进一步了解缘起性空的,行为是不伤害众生的..
问:有人说不受灌顶持密咒,有盗法之过?我想这应该是有一定的界限吧。本人认为,是上师开许的或者没有明确规定非得是受过灌顶才能持诵的密咒,都可以持诵对吗?若说密咒我们日常所见的实在很多呀,并且好多人祇要自己相应感兴趣、有信心的都会坚持持诵的。请大德再稍作开示,谢谢!智敏法师答:未经传授的咒,无..
问:末学有一次因故晚上11点多了,应该不到11点30分,才大礼拜,是不是能算未中断?智敏法师答:第二天明相未出之前都可以,都不算断。明相出来就是在房间里靠窗户处可以清楚地看到掌纹。问:这样的话,新产生了另一疑问,假如今天是1号,功课是在明相出来之前(比如早上7点之前)做的,然后第二天也就是2号,功课临时..
问: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佛子,譬如明镜世界月智如来,常有无量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化现其身,而来听法。广为演说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间断。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节选)「『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
问:命终,海青衣、陀罗尼被面、念佛珠、进香袋、盖有三宝印手帕,皈依证等物怎样处理为好?智敏法师答:海青非佛教衣;陀罗尼被祇能供养,不能覆盖;念珠、香袋后人可用;皈依证作纪念。
唯识二十颂述记思考题一、为什么说唯识思想是渊源于原始佛教的?二、佛教思想是不断发展而来的吗?三、试述缘起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什么叫『三性说』?五、试述无著、世亲二位菩萨对瑜伽行派的关系?六、世亲菩萨叙述唯识学的重要著作是何?试述其主要观点及相互关系?七、唯识学有哪两大系统?八、唯识古学..
问:有同修读《法华》有感,叹言佛一生说法均为实无权,因弟子心量不同而分权实。另有同修按天台判教分权实。祈请敏公上师慈悲除疑。智敏法师答:对通学之士,佛说一贯,但初学浅根,不易通达。依文判权实,对机说法也。..
第一讲1.1 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后弘期?末学恭答:从第一代的松赞干布到后来的迟惹巴瑾,这个两百多年的中间,西藏的佛法大盛,从没有到开始有,再到不断地兴盛,这一时期是寂护论师跟莲花生大师他们创立的,叫西藏的佛法的前弘期。后宏期,是指西元八百年代左右,朗达玛灭佛之后,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后建立起来..
问:《律海十门》中上师开示:授戒之师,一定要本身自己持戒清净的。才能够给信众如法的授,否则戒弟子不得益,也不能发八关斋戒的戒体。而现今丛林中精严持戒,尤其是持午的道场少之又少。那么,假若戒师于授八戒日,也不非食时,而于平日晚间受药石,如是则授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敏法师答:佛法难闻,真僧..
今天,有位同学送来一张条子,并谈了他的感受,在此给大家念一下:近期的《福智之声》上刊有洛桑校长的一番开示,弟子阅后受用极大,心为感动。故从中摘录几句下来供养上师:为净除身口恶业,最殊胜的就是为上师执事侍侯上师,为上师做很多事情,这就是最好的净除身口恶业的方法。广大积聚资粮之后、广..
佛法与人情有矛盾时,依戒律,依菩提心来抉择。父母对子女有大恩,当然不能令他受苦。儿子告发了父亲,若被囚,乃至被杀,岂非于心不忍?所述让父亲认识错误而还羊,是可行的,或儿代父赔羊也可行的(父不认错的情况下)。儒家亦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孟子》内设喻舜为天子,..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智敏上师(己卯年十一月于上海居士林开示)初八开示今天,承居士林领导人士的邀请,智敏在这里与大家结个法缘。刚才本人走进居士林经过佛堂的时候,看到大家虔诚地在做课诵,令人非常感动!这里大概都是修习净土宗的,本人在这里讲开示,对大家到底有没有帮助呢?有些人可能会不理解,以为密..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身处什么地位,要明白,我们一定可以影响别人,一定可以影响天下,只要你做得对。有的人想: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名气,又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又没有多少钱,我能做什么?我什么都不能做...这不对的。在你这个位置,只要按照十善去做,就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海涛法师开示:有一个出家人在森的裡打坐,按照佛陀教他的方法打坐,这样才可以断烦恼。他很认真打坐,眼睛闭起来,结果突然一隻野猪不知道被什么大动物追,野猪就跑...,跑得很快撞到他,野猪那尖尖的牙齿撞到他的肚子。在森林里面没有人,这个出家人被撞昏了,流血过多,躺在那边死掉了。经过两三天..
我是一位已婚女士,几年前刚结婚时,和老公两地分居,每个周未见一次面,加上我工作轻松,经常很无聊,上网认识一个网友,经常见面并且发生了性关系,时间久了也产生了感情(其实那时觉得是感情,现在想来那叫什么感情呀,就是自欺欺人的感情,都是逢场做戏,无聊的游戏,别人也不会当真);后来又认识..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真诚忏悔往昔罪孽 我在12,3岁时头上有2处地方生了牛皮癣,本来只是很小的皮肤问题,但由于我的愚昧无知,在20岁左右因为贪利,和朋友去外地贩卖小龙虾,那次大概从外地弄了几蛇皮袋小龙虾回家乡贩卖,结果只卖出去一部分,剩下卖不掉的部分自己家里吃了。杀害众多生命的果报立刻就出..
劳政武博士在其著作《佛教戒律学》(1998年)中指出,“自恣”影响中国巨大,但绝少人能知其底蕴。自恣即是僧团内部一年一度的检讨反省大会。僧人们经过夏天三个月的“安居”进修,然后举行“自恣”大会。鼓励僧众检举他人的过失,并勇敢反省忏悔自己。为什么要创制自恣制度呢?凡夫我执深重,看不到自..
还是不敢相信,久久不能平静。我欠小甲鱼一条活生生的命。它等了我两个星期,我却连皈依都没有给它念,我非常清楚的感受到它想要我救救它的愿望,可我没在乎,一次又一次错失救它的机会,总想再等等,再过两天,没想到,就在一夕之间,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小甲鱼,我辜负了你的信任,让你失望了,虽..
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第三十七章是说你若相信佛的戒律,就算离佛多远,都是在佛的面前;你不相信、不守持佛的戒律,你就是常在佛的面前,也不见佛、不闻法。这也就和六祖所说的话是一样的,六..
忏悔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危险和困境时都能化险为夷并快速的克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快乐,也能够为我们远离一切的灾难和劫祸,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美满和快乐,而且通过忏悔还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一切的忧愁和阴郁。那么忏悔消业感应故事是什么呢?忏悔消业感应故事佛教里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在我们学会完全掌控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之前,我们依然会伤害彼此,也会伤害自己。因此,找到建设性的方法来回应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那些令人遗憾的状况,这是很重要的。当别人犯错时,安忍让我们能够有建设性地去面对这些过错。除了安忍之外,原谅过去的错..
菩萨说:「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啊,你这位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如果是未来一切的众生,「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褝定智慧者」,想求著自身不被情业牵累,破迷启悟,超脱生老病死等等苦厄,开始发心修习褝定与智慧功夫的学人,不要遽然就去学,「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以及轻..
这是一个有关当代人面疮的真实故事,若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虾面疮”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悟达国师和人面疮的故事①,说的是唐朝时期的悟达国师因皇帝(唐懿宗)赐予沉香法座,生起名利之心,结果宿世的冤家、西汉时期被其前身袁盎屈斩的晁错得以化为人面疮,使其备受痛苦折磨而群医束手..
惟贤法师答:太虚大师重视佛教的三大语系,他认为都是平等的,没有偏见。三大语系就是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巴利语系就是南传佛教。我们在中国佛协开会时,每一次都有这三大语系的代表。这三大语系各有特点。南传上座部的佛教,着重持戒,非常好。那么在汉传佛教来讲,是在进行戒定慧修学的基础上,发扬大..
五戒、忏悔、发愿——2006年11月6日为新受戒弟子开示于北京友谊宾馆一、五戒十善是基本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净、口业清净、身业清净,就不会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不会犯五戒。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
忏悔超度 净障培福我这两年一直提醒大家,你没遇到佛法则已,遇到了赶快做三件事,第一个皈依三宝向三宝忏悔业障,第二超度自己家的历代宗亲、冤亲债主,第三个要向三宝培福报。三宝地里你供养一分钱,无量的果报,不得了。所以我也不向大家化缘,你们自己发心。不是说就在慧日寺,你到任何的庙里去,..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复次”:讲完广修供养之后就要忏悔业障,你若修供养而不忏悔业障,这也是无有是处的。“善男子”:所以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忏是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业要忏除;悔是悔其后过,不再重犯。佛教里有拜忏的修法,就是在佛前..
我本人对因果一直怀着深深的敬畏,当年自己面临着各种困境无法摆脱,身心疲惫时,是佛教的因果论带我走出了迷茫的沼泽。还记得刚来到幻海迷局跟随人间天老师学佛时,我经常因很多无法自拔的烦恼痛苦去求助求教于老师,老师给出了解决方案,深信因果!只有深信因果,才能心平气和地接纳现在的一切困厄,..
内容提要:明末佛教戒律的复兴以菩萨戒为主导内容。其思想立场并非出于传统律宗以律解律的单一立场,而是多元分化、多头并进,既重大乘菩萨戒,亦重小乘声闻戒;既关注戒体的探究与辨析,也重视戒律受持仪轨的整理与恢复;既重视弘扬出家戒,又关注在家戒的传化。同时从华严、天台或禅宗的立场来解释菩..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