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选择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答:在家居士选择早晚课,随自己的机缘,原则是愈简单愈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而且要专修。如果你要做早晚课,你就是念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三遍往生咒、赞佛偈,你就开始念佛,随着你的时间长短,念完佛做一个回向,就可以。早课这样,晚课也一样,这就非常简洁,简洁才能得受用。念《地藏经》也有功德,但你作为念佛人,你念佛照样有功德。万德洪名包含着一切佛菩萨的名号功德,都在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无欠无余,一法具足一切法。你要有这种大乘圆顿的知见,你就专门来念佛就好了。
问:选择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答:在家居士选择早晚课,随自己的机缘,原则是愈简单愈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而且要专修。如果你要做早晚课,你就是念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三遍往生咒、赞佛偈,你就开始念佛,随着你的时间长短,念完佛做一个回向,就可以。早课这样,晚课也一样,这就非常简洁,简洁才能得受用。念《地藏经》也有功德,但你作为念佛人,你念佛照样有功德。万德洪名包含着一切佛菩萨的名号功德,都在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无欠无余,一法具足一切法。你要有这种大乘圆顿的知见,你就专门来念佛就好了。
1.净土菩萨学法的重点在六度如『大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及不生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由此可知,净土菩萨的修法内容,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波罗蜜为主,而且在力行前五度的修学中,一定与般若波罗蜜的..
难怪孙悟空对女妖怪不感兴趣,你看看须菩提都教他什么法术了?《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盛产美貌女妖的小说。孙悟空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遇到的美貌女妖怪不在少数。俗话说,异性相吸,但是孙悟空对再美丽的女子都不感兴趣,无动于衷。这问题,在原著中有两处地方进行了明显的..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落实下来呢?厌离心啊,把这个五浊恶世真的彻底看破,完全放下,心里不留恋牵挂,我看不容易。我们的居士最大的问题是放不下。念几天佛就要回家看一看,念念佛想想儿子怎么样,孙子怎么样..
沉香被称之为是药中黄金,是目前已知的最昂贵的药材。它的用途广泛,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多人都听说过沉香,但是并不知道沉香究竟是什么,很容易将它与沉香木所搞混。简单来说,沉香就是一种油脂,而沉香木是一种木材,但是沉香与沉香木也不是毫无关系的。能够凝结出沉香的是沉香树,在我国沉香树只有白..
佛法,就是分辨世间的相对,了解相对的纷扰;于中予以突破,不为纷扰而迷惑,精进修养而出离;直到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界,才算是圆具了的佛陀之法。例如:烦恼的内涵,总不外色尘内境,引起烦身恼心;无论是善恶、对错、褒贬等,悉皆是相对法。菩提的形成,来自烦恼之中;也就是烦恼发动之时,面对烦恼,于中..
应该做什么?白云禅师著述有这样的人说:应赴佛事,是为经忏鬼。发展佛寺,是搞观光事业。广行慈善,是沽名钓誉。弘传教义,是克尽本份。培育僧材,是拒绝众生。老实修行,是个自了汉。山水潜隐,是在逃避现实。好像出家人只许弘传教义一途,其余毫无是处;甚至不是贬以名闻利养,就是毁以不务正业。大德们!可曾想..
学佛就是要明白生死,进而修行解脱生死。生死的事情如果未明了,做什么事都没有意义。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糊涂地生出来,又糊里糊涂地死去。在生和死的期间,为名而颠倒,为利而颠倒,为色而颠倒,为要吃好东西而颠倒,为享受而颠倒。为什么会颠倒?就因为没有认识做人的本..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彻悟禅师语录》大安法师:首先提出众生在认知层面上狭劣的特点:“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我们众生本有的智慧,应该是广大无边的。然而一念无明妄动,我们受俱生我执,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局限,使我们的知见非常狭小,鼠目寸..
问: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百分之百服从,修学成就的关键在于诚敬二字,一切法得诚与忍,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服从?大安法师答:当我们对人、对法都没有智慧的抉择的时候,就马上谈百分之百的服从,这是有风险的。我们百分之百服从的是圣言量,是祖师的思想,这没有风险。这..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业缘所夺,不能专注在念佛法门上,这是我们的业障。这个业障实际上你是可以突破的,就看你的发心,就看你的立志。如果能够立志在净土法门上,哪怕你就是碰到人生的逆境、恶缘,也可以突破它。恶缘是什么,就是我们在一些人际关系当中,冤家对头碰面..
香道用香和平日礼佛用香有什么区别?香道用香是以品香为目的的,礼佛的佛香是以供奉祭拜为目的的。香道香品是以纯天然香木为材料经过工艺加工制成的,香品散发的香味都是原始香木的味道,不夹杂别的人工辅料,没有合成的香味,比较天然纯净,价格也相对昂贵。每次使用只要一支足够体会完整的香味了。礼..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实不要说互利对等,甚至他不恩将仇报就已经算作好人了。我们与人交往,真诚换来欺诈,善良换来欺辱。我们念佛和阿弥陀佛沟通呢?能换来对等吗?答案是:我们念佛的付出,换不来阿弥陀佛对等利益的回报,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修的德行,我们去亲近,就会得到这个善人的熏陶。恶人所酝酿的都是灾殃,你如果靠近了..
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何解?大安法师答:往生西方净土,你也不能说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非难非易啊,它也很不容易啊。你就光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就很难啊。就像《红楼梦》那个好了歌,人人都说神仙好,就是妻儿忘不了啊,或者就是金钱忘不了。他就是忘..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称性起发..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问: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出来让众生都看见?众生如果看到这样殊胜的景象还会不相信吗?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来救度众生呢?大安法师答:没有善根的人,你就放光他也接纳不了。实际上自古以来,佛随时现身放光让众生产生信心的例子多有存在。前几年我到..
问: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大安法师答: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悟,不要有一个“能悟”和“所悟”,在能、所里面就永远不悟——就是耽误。实际上归无所得,不由他悟,好像你回到家里什么都没得。“以无所得故”,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把有所..
最近跟很多香友谈及软丝沉香的话题,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关于软丝沉香的话题。如果今后有什么关于沉香、香道的话题需要探讨和疑问欢迎莅临本店进行交流指导!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吧,探讨一下关于软丝沉香的话题。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正!软丝沉香是什么样的? 软丝沉香是一种特殊的..
居士问: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大安法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妄想一皈依、刚学佛就要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健康等,..
原文编注:1、白衣,在家人的别称。原意为白色之衣,后转指着白衣者,即指在家众。由于印度之在家人皆着白色衣服。因此称在家众为白衣。相对于此,出家众则用染色衣,故称之为缁衣或染衣。——《中华佛教百科全书》2、佛经有五种人说。第一佛自说;第二佛弟子说,像菩萨、阿罗汉、祖师大德等;第三天人..
问: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大安法师答:冤亲债主怎么来的,你还需要问吗?你今生欠了人家的债不还。借人钱的时候像孙子,借到了钱,人家讨债的时候,你像爷爷,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那你可不是一个冤家又来了吗?你又玩弄人家的感情,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反正杀、盗、淫、妄、酒……..
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给我们说的话,我们相信不相信?印光大师也对这个问题也有明确的表示,只要有信愿持名,就好象我们心里象水还有波浪,甚至有涟漪各方面,但是能往生。就好象天上的一轮月亮,在这里尽管不能很清澈,但是它还是会有的。因为这往生我们就是信愿持名感通的问题,没有说从功夫上去..
问: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大安法师答:心空即佛性,佛性是吾人本自具有的。无奈无明烦恼厚重,佛性无能透显。而执持六字洪名,正是开启佛性的金钥匙。何以故?这得从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原理予以观照。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
问: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这种悟境的范围,不是属于第六思维逻辑范围。就是用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这叫“能感之机”。法界存..
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个字上下功夫。首先谈信,什么叫信?信的内涵很深广,在《华严经》讲十信位,那是开根本智的条件。以文殊师利菩萨来表十信位,文殊是开根本智的人。信心之藏,无限深广。信心之藏完全开显出来也就成佛了。所以这个“信”是非常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请看下面。“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好,先看这一段。正宗分的第二个结构段,特别劝勉众生应当求往生极乐净土——来发愿。那么这一段经文揭示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无上因缘,显示这部经巨大的功能作..
闻到这些,你要产生闻、思、修三慧。闻到阿弥陀佛名号要产生信心。这种信心,前面讲具足三种深信。你有这个信心就能生起往生之愿;你具足信愿才能够去执持名号。这个念佛的动力在什么地方?就是在信愿。这句名号你随便念念都能念,但要把这个佛号几年、几十年、尽形寿念下去非常不容易。你要有信愿乃肯..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人了,你要吃猪肉,吃羊肉,吃鱼,吃虾,你吃了这些动物,你可不是负了命债吗?《楞严经》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递相吞啖。”你今生为人,吃羊了。那么羊的下一辈子,羊的业力报尽了,它转为人;那你作为人的下辈子,你转为羊。那个羊..
好,下面呢,就是解释极乐世界的教主和他的弟子眷属。“佛又告长老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这里是阐明极乐世界的教主成就。前面我们讲通序里面的六种成就,六种成就就有个主成就。其实六成就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主成就。主成就了,一切就成就:成就它的时成就、处成就、眷属成就,等等。好..
学净土法门的经论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先读净土五经一论,这是所依的根本经典。那么要反复读,我们众生的浮躁的、生灭的心,对这个极乐世界的境界、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常常是很难相应的。有时候读读读,你读了几百遍几千遍,好像还是很生疏——水和油的关系。现在怎么使它变成水乳交融,甚至水和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