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杨宁老师视频开示内容
相关推荐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宁波人,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他的个子很矮,只有一只眼睛,说话时口角流涎,人家也听不到,出坡时气力又小。他到云居山来出家,一定要拜虚云老和尚为师,别人收他他也不愿。课时老和尚不愿意收他为徒,他..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
世间四事不可轻视证严法师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礼节,要懂得敬老尊贤,也不可轻视年轻人。佛陀刚成道时年纪还很轻。那时,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刚建好不久,舍卫城的人民每次听到佛陀来到精舍,全城的人就会很踊跃来听佛陀说法。在那个时期,有一位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听说佛陀正在说法,他原本以为..

参禅不可好胜
◎ 来 果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夫,专在工夫外逞好胜,你高我低,你能我不能。如此,是真空过。类如坐香,人坐冲盹,我坐鼓劲;人跑香低头,我跑香端正;人站敲脚,我站笔直;人睡伸脚,我卧吉祥;人一天讲句把..

修行千万不可乱吃药
◎ 学 诚法是能够对治我们烦恼的良药,它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烦恼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生起来的、如果不对治它会产生的种种过患、对治烦恼的种种殊胜的利益,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对治烦恼,以及如何进一步去发心。这样,我们去接受、学习,内心就会和佛法相应,烦恼就得到净化,内心就会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有..

陈大惠:为什么不可纵欲?
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陈大惠:首先讲色情泛滥的原因,我们在媒体上就能看到,尤其是对青少年,对他们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色情的泛滥就是纵欲,不管是男子还是女人,长期纵欲会导致很多疾病,首先是糖尿病,第二是坏疽,第三是中风。这个问题很专业,我们就请教陈医生,这三种疾..

宁可有戒而死 不可无戒而生
◎ 虚 云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佛将涅槃时,阿难尊者问佛:未来比丘以何为师?佛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波罗提木叉华言别解脱,谓身口七非五篇等戒,不犯则能解脱。以波罗提木叉为师,..

钱财方面的因果很惊人,不可不知
现在很多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很不好。有个道友讲,现在假离婚的现象很严重。为了低价一些买房子,就去做假离婚。其实这个很损婚姻的福报。法律是为了让人更加规范,但如果钻法律空子,是很不好的。未来的路,你想要走的更远一点,唯独只有厚道。西方有个故事,讲如果你去买东西,比如电器用品,可以七天..

动物之殇 人类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正进入一个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时期,而人类难辞其咎。狩猎,捕捞,贸易,污染,对动物的消遣和侵害,所有这些都助长了可以预见的灾难,尽管如此,残害依旧不止。动物之殇,正是同类之死,当我们看到这些照片时,或许,应该有所警醒。夏威夷僧海豹在库雷环礁海域被捕捞工具困住猎人用标枪射杀灰鲸 俄..

不可随便发毒誓
不可随便发毒誓在佛教《贤愚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妙比丘尼的尼姑请教。微妙比丘尼回答说,人的贪欲念头和行为就如山泽之中的烈火一样,蔓延燃烧,越烧越猛,受到它的伤害也就更多了。接着微妙..

沙弥虽小不可轻
阿育王朝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全盛的黄金时代,而阿育王更是崇信佛教,每看到出家人就至诚礼拜。有一次,与大臣们出巡,途中遇见一位小沙弥,阿育王很想向他礼拜,可是一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帝王,又有众多的大臣跟随,在众人面前向一位小沙弥顶礼,有失威严。于是就把小沙弥请到无人的地方,向他礼拜,并..

黄念祖:未悟之前,不可妄谈佛法
近更多有双手齐执之行人,纵变为三头六臂,每臂也必须执著,爱锁情枷,名缰利锁,邪见疑根,视同拱壁,爱玩不舍。如是修行,徒自欺尔!老学长久侍上师,闻法独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数师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头,日新又新。敬献刍言,以备采择。(一)进一步加深对上师之敬信。(二)继续发起大菩提..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得回生篇(不可食肉)
金刚经古人持验录之三十:得回生篇(不可食肉)(九十四)得回生篇:不可食肉。 赵文若,隋朝雍州长安人,大业年间得病身亡,死后过了七天,家人正要大殓,即将入棺之时,发现文若的一只脚缩了一下,于是暂停入殓,过一会儿,他就苏醒过来,遂将入冥的经过告诉家人。文若被鬼使追入冥府,阎王问他:你生..

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
所谓“种善因,得善果”正是因为有着对因果的认识才让很多人愿意与人为善因果不是迷信,而是人生的道理是我们行事的基本准则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唯有形似槟榔的庵摩罗果可以缓解病情,大富长者就让没有染病的一位仆人到果园购买,特别叮嘱道:“告诉果园主人,多挑些熟透的甜果,没熟的..

明证法师: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此偈何解?在家居士如何以此偈修行?
法师您好,有几个问题请示:一、请问《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此偈何解?明证法师开示:就是说如果你有欲望,有欲界的欲望,你想出三界怎么能出得了呢,所以,不论你结婚没结婚,这个欲望都要断除,不断除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在家居士(已婚者)如何以此偈修行?明证法师开示:这个关键看你..
因计非因见
【因计非因见】 p0594大毗婆沙论九卷三页云:若因非因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邪见摄。见集所断。问:何谓为因?答:业烦恼等。问:何缘外道,执内外事,无因而生?答:不了内外缘起法故。彼作是念:谁掘河海?谁积山原?谁纤棘刺?谁画禽兽?准此一切,皆无因生。故彼颂言:谁掘河海、积山..
摩罗天宫
【摩罗天宫】 p1336瑜伽四卷三页云:此即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
愚夫四相
【愚夫四相】 p1251瑜伽七十卷十三页云:复次愚夫有四种相。一、不作善作。二、作于恶作。三、二种杂作。四、虽复一向作于善作;而于善作,不如实知。又有四种愚夫之相。一、不决定慧,二、邪决定慧,三、不起加行,四、所作奸诈。又有四种愚夫之相。一、非处欢喜,二、非处愁忧,三、决定艰辛,四、先..
作意心散乱
【作意心散乱】 p0687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
五宗
(一)大乘之五宗,即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律宗。 (二)禅宗之五宗,即由南宗所出之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三)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之五宗,即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实宗、法界宗。 p1108 ..
别境心所
【别境心所】 p0688 成唯识论五卷十八页云:次别境者:谓欲至慧。所缘境事,多分不同。于六位中,次初说故。如彼卷十八页至二十二页广说。
那落迦中有几不善业道
【那落迦中有几不善业道】 p0698 俱舍论十七卷六页云:论曰:且于不善十业道中,那落迦中,三通二种。为粗恶语杂秽语瞋,三种皆通现行成就。由相骂故,有粗恶语。由悲叫故,有杂秽语。身心粗强,顶悷不调。由互相憎,故有瞋恚。贪及邪见,成而不行。无可爱境故。现见业果故,业尽死故;无杀业道。无摄..
内佛
(一)又作持佛。即以本尊佛为中心,其旁或下方奉祀自家历代祖先牌位之佛坛。 (二)有别于寺院本堂佛殿,属住持个人之持佛及祀缘者灵位之佛坛。又寺院中,祀内佛之场所,或在家人之小佛堂,均称内佛堂。 p1234 ..
少净天
少净,梵名Parītta?ubhadeva,音译作波栗多首婆、波利多首、波栗羞诃。又作约净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指第三禅天之第一天。于此天之中,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又于第三禅天中,此天所受净妙之乐最少,故名少净。在七识住中,摄于第四身一想一识住。其天众由下品三禅相应之业而生此天,身量十六由旬..
闇钝
谓根性愚昧迟钝。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诽谤法华经者将获诸罪,其中,若生为人则诸根闇钝,盲聋背伛;有所言说,无人信受。 p6528
出三藏记集
凡十五卷。南朝梁代僧祐(445~518)撰。又作出三藏记集录、梁出三藏集记、出三藏集记、出三藏记、僧祐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系集录后汉至南朝梁代之际所翻译经律论等之缘由、目录及翻译之同异、序跋等,并附译经者之传记。 内容共分五部:(一)缘起,收录有关三藏成立之缘由,共五篇,合为一卷。(..
本性佛
(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佛具大智慧照了一切法,自性本来是佛,故名本性佛。
主命鬼
(异类)主人寿命之鬼神也。地藏本愿经曰:主命鬼游行世界。
皮袋
(譬喻)言人畜之身体也。赵州录下曰:僧问:狗子还有佛性无?州曰:有。僧曰:既有为什么撞入这个皮袋?
半装束数珠
(物名)全分水精之数珠曰本装束。半分水精曰半装束。
他胜罪
(术语)波罗夷之译名。波罗夷为比丘之重罪,善法为他恶法所胜之义也。俱舍论十五曰: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同光记曰:由犯四重立他胜名。梵云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为自,恶法为他。若善胜恶法名为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为他胜。故犯重人名为他胜。..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