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做了皇后,在皇宫过着富贵的生活,携带了数千两金子来施舍,主持和尚只命令他的徒弟为她回向而已。
她觉得很奇怪,询问原因,主持和尚说:「从前你施舍的东西很少,可是心地却非常虔诚,所以老僧亲自为你忏悔祝福。现在你虽然送了很多贵重的礼物,可是心不够诚恳,所以我只命令弟子代你忏悔就已经够了!」
行善种德,以至诚的心为最高尚。如果一转动心念,便已不如当初的心念那么纯真,何况是事后后悔呢?(《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十八页)
后来她做了皇后,在皇宫过着富贵的生活,携带了数千两金子来施舍,主持和尚只命令他的徒弟为她回向而已。
她觉得很奇怪,询问原因,主持和尚说:「从前你施舍的东西很少,可是心地却非常虔诚,所以老僧亲自为你忏悔祝福。现在你虽然送了很多贵重的礼物,可是心不够诚恳,所以我只命令弟子代你忏悔就已经够了!」
行善种德,以至诚的心为最高尚。如果一转动心念,便已不如当初的心念那么纯真,何况是事后后悔呢?(《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四十八页)
譬喻经:四种马 一天,释加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
问: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大安法师答: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做到。“至心”,是指真诚到极点的心,这个“至”是修饰“心”、修饰“信”、修饰..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2018年霜降的时间是10月23日1..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
生活中,很多社交是低效的,甚至并没有什么用的,看似有别人的联系方式,但当你需要帮助时,也不过是白打了一通电话。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说到底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别人不愿意帮你,因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并没有那么高价值,不足以让他掏心掏肺,倾囊相助。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结交那么多无关痛痒的朋友..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教里是极为慎重,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密教的上师与显教的不一样。显教的皈依僧宝..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本是满头的秀发无缘无故日渐稀少;明明没有熬夜,早晨起来却有熊猫眼;工作上老是丢三落四,精力不集中,实在是力不从心!工作太累?压力太大?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理由,但还有一点你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肾虚已经悄悄走进了你的生活!道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储存人体精血和元..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一、精明不如厚道《老..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01、精明不如厚道《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不..
有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喜欢的东西亦或是人,都会习惯性的紧紧抓牢在手里,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会错失。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仅能满足日常的需求,避免了时间精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耗费的心力以及无可挽回的沉没成本。华人居士网..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华人居士网..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有一天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丹尼尔听了,忍俊不禁地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
会说不如会修的 宣化上人刚才各位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无尽佛法僧三宝。信佛的人,必须念兹在兹,时刻莫忘三宝的慈悲喜舍,要抱着感恩想,要抱着难遭遇想。佛法是百千万劫也不容易遇着的,我们今生遇着了,若不努力,也就等于一个读书的学生,不好好读书,天天逃学,跑到外面去游玩,光阴..
问: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元音老人答:因为你有无明在,遇事执相,不得自在,故须修行。修,不是修佛性,而是消除无明习气。你能时时处处常摄在定,不随境转,这即是修。修到圆熟,定也不可得,那才不用修了。..
谨是一种态度,要落实在言语、行为当中,要求谨言慎行。假如言语不谨慎,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团体里搞是非人我,很可能把团体破坏了。所谓言多必失,讲话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还没有思考清楚就说出去,说了就收不回来了。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易经》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贮存,我们先解释一下:理论上我们的心是清净本然..
一样的,看你念哪一个相应,你念哪一个得到的利益大,你就念哪个。不过念咒、念经、念佛号,这三个都得到加持。念佛是仗着你念哪尊佛,得到哪尊佛加持你,这是仗他力。念经呢,经是佛所教导我们的,念大乘经典你能开悟;并且念经的本身,你经常念,就渐渐入进去了,你念哪部经就能入到哪部经里头去。念..
问:念一句佛号就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么我们不如造罪以后再来念佛。如果说念佛是消过去的罪业,不再去造新罪,那么造了罪以后,不又是过去的旧罪了吗?答:从前某甲正在大吃砒霜,某乙看见就惊奇地问:为什么要自杀?甲说:我不是自杀,因为听说某店有解毒的灵药,我想买来服用,所以就先吃砒霜。..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着山门石径上的落叶,不时口里呢喃着:“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池中有鱼钩不钓,笼中有鸟常放生......”香炉中大把大把的香燃得烟雾缭绕,慢慢升腾在寺院上空,又渐渐化散在充满水分的空气中。大殿里磬声悠扬,香..
文献出自《杂宝藏经》一时,佛陀慈悲应众生祈请,来到舍卫国托钵行化。当时,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正骑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朝着花园的方向缓缓前进。当她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小女孩发现路上远远迎来一位气宇不凡的出家人。这位修行人,仪表出众、相好庄严,仿佛每行一步,天地都为之动容;而当他无比清澈..
一时,佛陀慈悲应众生祈请,来到舍卫国托钵行化。当时,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正骑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车,朝着花园的方向缓缓前进。当她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小女孩发现路上远远迎来一位气宇不凡的出家人。这位修行人,仪表出众、相好庄严,仿佛每行一步,天地都为之动容;而当他无比清澈的双眼望向世界时,这..
◎ 虚 云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一个空字有点笼统。空有顽真之分,我们眼所见的虚空,就是顽空。那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灵明妙用,随处自在,能含一切万物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要明白这样的真空,识自本心,见自..
【安受众苦忍】 p0626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菩萨安受众苦忍?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从昔来,依欲行转,常求诸欲,故意思择为诸苦因,追求种种苦性诸欲。于追求时,忍受无量猛利大苦。所谓种种徇利务农勤王等事。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皆由无智思择过失。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
【劫初人众及诸恶业生起因缘】 p0705 俱舍论十二卷十三页云:劫初人众、为有王无?颂曰:劫初如色天。后渐增贪味。由堕贮、贼起,为防固守田。论曰:劫初时人、皆如色界。故契经说:劫初时人、有色意成,肢体圆满,诸根无缺,形色端严,身带光明,腾空自在,饮食喜乐,长寿久住。有如是类地味渐生。其..
密教传法灌顶秘印之一。又称大羯磨印、五峰印、五智印、五大印。即作五股金刚杵形,表五智五佛。有外五股印、内五股印、半五股印、内缚都五股印、外缚都五股印数种,常用者为内、外二种五股印。(一)外五股印,又作外缚五股印、智塔印、大率都婆印、十真如印。具二种印相:(1)二手外缚,二中指立如针,..
禅林用语。太,甚之义。廉纤,即绵密而微细之义。生,犹言者,系接尾词。意即师家接化学人之方法,甚为亲切而微细绵密。碧岩录第二则垂示(大四八·一四二下):“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太廉纤生。” p1375 ..
禅林用语。又作把鼻、巴臂、把臂。巴即把,鼻指牛鼻。即穿绳于牛鼻,以牵制之。其后转为可把持之处,犹言根据、把柄。碧岩录第三则(大四八·一四二下):“只如马大师如此道,意在什么处?有底云:‘点平胃散一盏来。’有什么巴鼻?到这里作么生得平稳去?”[碧岩集普照序] p1390 ..
指方等三昧之忏法。又作方等忏。即行方等三昧时,诚心忏悔六根之罪障。(参阅“方等三昧”1441) p1442
(植物)Madana,或作摩陀那,摩达那。又作摩陀罗。果名。译曰醉果。玄应音义三曰:末达那果,此译云醉果。同二十三曰:末达那,或云摩陀那,又言摩陀罗,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义十八曰:摩达那果,西国果名也。此国无,其果大如槟榔,食之令人醉闷。亦名醉人果,堪入药用也。..
(物名)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以分前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见象器笺一。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