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是一种态度,要落实在言语、行为当中,要求谨言慎行。假如言语不谨慎,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团体里搞是非人我,很可能把团体破坏了。所谓言多必失,讲话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还没有思考清楚就说出去,说了就收不回来了。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易经》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吉祥的人言语少,急躁的人言语很多。一个人滔滔不绝,他的心一定很急躁,没有安全感。人处于这样的心境就容易说错话、得罪人,结果导致祸不单行。这都是心没有主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过失。所以,心要能静得下来。当你言语少,心就比较平和,人心平和,对于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就能清楚地观察、观照,就不容易出现差错。话说多,不如少。在不熟悉的场合下尽量先保持沉默,多看、多听、多付出,这一点很重要。但在企业团体当中,如果是为了决策、发展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开会讨论时可不可以话说多,不如少?不行!一定要就我们所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一起畅所欲言,最后在决策方面取得共识。有些人是开会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开完会后话很多,这就不对。如果我们的言谈能让人家欢喜,让人家生信心,讲的都是利益语、诚实语、欣慰语、智慧语,就是口吐莲花、舌灿莲花,这样的话可以多说,因为对人有益。当别人真正需要我们时,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引导、规劝。但是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不要讲得太多,以免令人烦恼。进退之间,缘分的成熟与否,也不是轻易就能掌控的,还要靠自己去累积经验。我们可以用孟子观其眸子的方法。比如说你跟他谈《弟子规》很重要,置冠服,有定位这句经文对于孩子今后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听你这样讲,他的眼睛会放光、发亮,此时你不能说: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如此就不是随缘。当缘分成熟了,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假如与一个人讲了五分钟,他目光呆滞,这时再继续讲就是攀缘了。所以,时时刻刻要观察缘分的状态,缘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要把握时机灵活运用。所以,多说不如少说,但只要开口讲话,就一定要讲利益别人的话。有一次,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在电话里就听到她哭哭啼啼叙说她先生的诸多不是。等她讲完,情绪比较缓和了,我就跟她说:你已经有小孩了,一定要把家庭经营好。在家庭生活当中要保持一个态度,无论对方对或错与否都与我无关,我对不对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当太太有没有当好?我当妈妈有没有当好?我当媳妇有没有尽力?假如我都没有做好,岂有资格生气说别人?现在有很多家庭的矛盾,都是愈来愈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都是遇到事情意气用事,不但家庭毁了,孩子也遭殃,所以应当理智应对一切事。后来我的朋友说:蔡老师,我在打电话给你之前,已经打给我的几个女性朋友,她们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样,她们都说非常时期一定要用非常手段。古语说:宁拆十座桥,不破一桩婚。桥断了还可以重建,婚姻破裂了,就很难重圆。所以,言语要谨慎。假如你给她建议,这样的男人一定要跟他离婚,到时候她意气用事真的离婚,后来又后悔了,她会指责你:都是你害的!她的小孩也会指责你:都是你害的!你这一辈子都得不到安宁,可能每晚都睡不好。我们与人交谈,一定要掌握原则,就是一定要让他自我反省,引导他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真正化解矛盾。而往往他在反省时,情绪就能平和下来,即使他没有立刻按照你的话去做,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会觉得你讲得很对。假如他真正照着你的话去做,他会感谢你。人往往很容易受情绪感染、影响,也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切记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受到影响而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这样就失去了客观性。所以,要会分辨哪些话是对的,哪些话是错的,然后向他解释,并告诉他,现在的情况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如此去引导,找出原因,他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以和为贵,绝对不可再制造矛盾、纷争。
相关推荐
今日霜降丨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机!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2018年霜降的时间是10月23日1..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让他养成这7个好习惯!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
一日禅|无效社交,不如静静独处
生活中,很多社交是低效的,甚至并没有什么用的,看似有别人的联系方式,但当你需要帮助时,也不过是白打了一通电话。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说到底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别人不愿意帮你,因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并没有那么高价值,不足以让他掏心掏肺,倾囊相助。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结交那么多无关痛痒的朋友..

陈兵: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教里是极为慎重,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密教的上师与显教的不一样。显教的皈依僧宝..
补药一堆不如芝麻一把,黑芝麻的好处,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本是满头的秀发无缘无故日渐稀少;明明没有熬夜,早晨起来却有熊猫眼;工作上老是丢三落四,精力不集中,实在是力不从心!工作太累?压力太大?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理由,但还有一点你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肾虚已经悄悄走进了你的生活!道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储存人体精血和元..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一、精明不如厚道《老..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01、精明不如厚道《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不..

一日禅|再喜欢也不如合适重要
有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喜欢的东西亦或是人,都会习惯性的紧紧抓牢在手里,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会错失。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仅能满足日常的需求,避免了时间精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耗费的心力以及无可挽回的沉没成本。华人居士网..

一日禅:身安不如心安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华人居士网..

宣化上人:会说不如会修的
会说不如会修的 宣化上人刚才各位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无尽佛法僧三宝。信佛的人,必须念兹在兹,时刻莫忘三宝的慈悲喜舍,要抱着感恩想,要抱着难遭遇想。佛法是百千万劫也不容易遇着的,我们今生遇着了,若不努力,也就等于一个读书的学生,不好好读书,天天逃学,跑到外面去游玩,光阴..

元音老人答: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
问: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元音老人答:因为你有无明在,遇事执相,不得自在,故须修行。修,不是修佛性,而是消除无明习气。你能时时处处常摄在定,不随境转,这即是修。修到圆熟,定也不可得,那才不用修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20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集)2005/7/2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20恭请营导师致词。悟道法师:蔡老师、余老师、陈老师,诸位志工同修、诸位学员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是我们二00五年「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圆满结业式。我们在这一梯次当中,大家学习非常的踊跃,各位志工、护法也非..

蔡礼旭: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二集)
大家早。谢谢,谢谢。我们前两天都在讨论到立志的问题,师志如己志。立定此志,能坚定的、有恒的去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我们立的志是效法孔子,效法圣人,所以从今往后,不管说话做事,甚至于是起心动念,都效法孔子会怎么做、孔子会怎么想、孔子会怎么应对。我们以孔子为目标,不自欺的去落..

蔡礼旭: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四集)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早上好!大家很好学,最近常常听到学长在讲马来话。这个早安是Selamat pagi,午安是Selamat petang,晚安是Selamat malam。因为人不亲土亲,到一个地方,能讲它当地的母语,老百姓听了觉得很亲切。我记得我刚到庐江汤池,刚好他们有一个安排,安排我跟手工编织班的这..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6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六集)2005/7/2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6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谈到长善救失,这是教育两大重点,不管为人父母、为人老师都要在学生、孩子上就这两点不断努力、不断引导。那我们下午来进入另一个课程,「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落实德行教育也必然要..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4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四集)2005/7/22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4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昨天提到了德行最重要的根本是孝道,既知孝道的重要,那当然要赶快从自己身上去力行,以至於教导学生、教导自己的小孩也要有孝心。百善孝为先,而孝开了,百善皆开。教孝首先应该让孩子了解知恩..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3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三集)2005/7/2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3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从五伦关系的分析,了解夫妇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关键,从夫妇关系当中,我们再思考到如何找一个好的对象,择偶。刚刚也提到孝才有恩义、道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利害变化太大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8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八集)2005/7/23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8好,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问题都是想出来的,问题不是做出来的,因为愈做就愈明白不足之处,所谓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之后要起什么念头?我没有,所以我要回家了,是不是这样?不是。知不足而后能自反也,自我反省,赶快把..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0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集)2005/7/2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0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课程已经进入第四天,从诸位老师、诸位朋友的脸上看不到疲惫,真是学而无厌,再来会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确确实实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以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1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一集)2005/7/2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1诸位朋友,大家好。刚刚我们提到这个小孩被这么多大人宠也很傲慢,叫他跟老师行个礼他也是不愿意,透过家长的用心跟老师的配合,这个孩子的学习状况提升得很快。有很多的道理都是透过我们做了以后才会明白,以至於有..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2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二集)2005/7/21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12我们打开《儿童经典教师讲习手册》,翻开第一页。「中国人的远祖」,这是追溯到尧舜时代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我们从四千五百年这么长久的时光,就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是历代圣贤相继、德慧相承,才能绵延四五千年,而我..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6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六集)2005/7/2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6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昨天提到了在六七年前刚好在电视上看到释净空教授,就是我的师长,谈了那一席话,了解到文言文传承下来的经典是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带著这一份明白,带著这一份感恩,这一份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5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五集)2005/7/19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5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要好学才能建立理智,理智能下对判断、下对抉择。好学近乎智,学什么才能不断亦步亦趋,趋向於智慧的境地,我们就要懂得去取舍。曾经看到报纸上报导,高学历,高离婚率,离婚率..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9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九集)2005/7/20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9诸位朋友,大家好。刚刚我们提到有一位朋友,她因为感受《弟子规》、中国文化对自己家庭的受益,进而主动回她的故乡教学,而且是每个礼拜自己掏腰包坐车回去。当她提出要回故乡教学,假如你就在当下,你马上会怎么做?你..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一集)2005/7/18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1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蔡老师好。很高兴今天在这么特别的日子,台风天,跟诸位朋友见面。在台风天当中,不知道诸位朋友想到了什么?大家应该对我有一些认识,我的语文能力特别差,在小学写作文是非常痛苦的事之一,就会勉..

蔡礼旭:群书治要的管理智慧(第五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领导者、诸位伙伴,大家早上好。我们刚刚听到这么多伙伴的分享,其实他们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真谛是什么呢?日本江本胜博士他有一本书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water会知道生命的答案。请问大家,我们知不知道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大家不能摇头,那我们就比不上水哦。您看做的..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2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2005/7/18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5-02诸位朋友大家好。蔡老师好。我们刚刚提到了,人生要有理智,没有理智所做出来的事情会让自己后悔,也会造成他人的障碍。我们刚刚举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认知,它是一种理智,当一个老师没有这样的态度,他对於在他心..

蔡礼旭:群书治要的管理智慧(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领导者、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们了解到,《群书治要》是集我们几千年老祖宗,上起五帝,从尧舜禹汤那个时代的智慧到晋朝,总共几千年的智慧的经、史、子,这样的经典的精华把它汇集起来。而且汇集的重点是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我们学这一部书,就是让自己能..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第六集)
尊敬的法师、胡总、吴董、各位长辈、各位同道,大家早安。我们昨天从修身,再谈到一个领导者他要先齐家,其家不能教,他的孩子、他的夫妻相处都不能够和谐、圆满,而能教人者,那是不大可能的。必然是能够感化身边的人,才能感化更远的人。所以很多历史当中的领导者,他的夫妻相处、兄弟友爱,包含教育..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第七集)
尊敬的法师、胡总、吴董,各位长辈、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们谈到君道,第五点是纳谏,第六点是杜谗邪。我们在听到谗言的时候,要能够判断。当然别人进谗言是个缘,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进谗言的人,他也可能是一时胡涂。这是个缘分,这谗言会发生作用,根源还在自己,这个就是为什么老祖先提醒我们,行有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