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印祖故事:发明十念记数法 初机念佛得方便
https://www.tfoyin.com/show/12787.html自民国三年(1914年)《佛学丛报》发表印光大师四篇佛教论文以后,颇多居士多方打听,逐渐了解到常惭是普陀山法雨寺的高僧印光大师。如民国五年夏,徐蔚如居士和周孟由居士两人同时给上海狄楚青居士写信打听常惭法师的消息。同时,知道印光大师下落的居士也开始陆续到普陀山拜..
飞天
https://www.tfoyin.com/dict/11449.html飞于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养诸佛菩萨之天人。印度自古以来即盛行飞天之传说,故于各大佛教遗迹中,飞天之壁画、壁雕不乏其例。较著名者,有鹿野苑及秣菟罗博物馆所藏石造释迦说法像,其像之光背上即刻有二尊动感十足之飞天。另如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之三尊像,于舟..
四大名山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2.html四大名山一、普陀山观音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省定海县,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地方。由于佛典记载,观音苫萨住在南印度的普陀洛迦山,所以便称此地为普陀山了。普陀是全山的总名,峰峦叠翠,景色怡人,最著名的有双峰、佛顶等山。其中名胜有盘陀石、梵音洞、潮音洞,山中著名的道场很多,以普济寺、法雨寺..
慧明法师简介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6.html释慧明(1860~1930),清末民国初高僧,原籍福建,貌不出众,缺乏学历,靠严持戒律、刻苦修行、远途行脚而终于契道,由此智慧大开、文思泉涌。三十二岁时,于法雨寺开讲《法华经》,其见解独到、阐发精辟,因而名声远扬,听者如云。此后讲经法缘日盛,主讲于普陀山、天童寺、灵隐寺三处。他善于说法,不滞..
妙莲老和尚:普陀山这两处圣境,到梵音洞拜见观世音菩萨
https://www.tfoyin.com/show/2977.html最近有个特殊的因缘,我要到大陆普陀山一趟。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的确不可思议,菩萨的境界嘛!普陀山上有三大丛林——前寺普济寺,后寺法雨寺,还有佛顶山的慧济寺。说到前寺,那大殿之大是怎样大呢?大概一千人就装满了,可是你进去两、三千人照样可以容纳,里头..
第二十二节 无用的万斤大锅
https://www.tfoyin.com/show/2456.html第二十二节 无用的万斤大锅法雨寺还有几件事物值得向读者介绍的,例如大寮里的万斤大锅,能煮二十四石米的饭,可以想见当时住众之多,香火之盛了。那个万斤重的千僧大锅,现在已常年不用,因为锅大僧少,所以英雄已无用武之时了,只有供游客们参观,善男信女们去拜拜,同时还有人掏出钱丢到锅..
弘化社
https://www.tfoyin.com/weibo/2265.html「在法雨寺,大师十年如一日潜修密证,每年秋季到来春打念佛长七。1900年前后,大师和谛闲法师同时各自闭关,书信交流时说:“光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业障所遮,口虽念佛,心不染道,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辑录《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余池明著..
弘化社
https://www.tfoyin.com/weibo/2004.html「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来京请印大藏经,大师参与检查核对,而后受邀南下。几十年来,法雨寺环境清寂,无访客信札之纷扰,实为阅藏修行之绝佳静地。大师虚怀若谷,虽以眼疾为由不承认阅过全藏,但窥探其阐发教理之精奥,堪称为深入经藏者也!」辑录《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余池明著..
弘化社
https://www.tfoyin.com/weibo/1956.html「1897年,受法雨寺大众一再坚请,大师讲《便蒙钞》后,决定闭关。大师不当讲经法师,一重要原因在于,净土宗道风在实干,而不在讲说教理。言教者,说得再好,别人也可能心怀疑惑;身教者,实践力行,大家自当遵从。因此大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实修念佛上。」辑录《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余池明著..
弘化社
https://www.tfoyin.com/weibo/1937.html「1918年,海盐徐蔚如居士在前往普陀山法雨寺的路上,心情格外激动,因为多年来想拜访大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见面交谈中,徐居士介绍道自己的家族已是十代信佛,曾祖父徐槐庭更是七十归田,专心净业,预知时至,泊然坐逝。大师表示赞许,叹为善缘聚会。」辑录《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余池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