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普陀观音菩萨道场
相关推荐
一心称名
(术语)一心而称佛名也。法华经普门品曰: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十方业普现色身
随著十方众生的意业而普遍示现其身,如观世音菩萨是。
大施无畏者
即观世音菩萨,因观世音菩萨到处救苦救难,令一切众生脱离怖畏苦难。
大悲菩萨
指观世音菩萨。诸佛菩萨都有伟大的悲心,但是观世音菩萨是慈悲门之主,故独得大悲的称呼。
正法明如来
观世音菩萨过去成佛的名字。
智通(唐京师总持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释智通。姓赵氏。本陕州安邑人也。隋大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僧。赍到千臂千眼经梵本。太宗敕搜天下僧中学解者。充翻经馆缀文笔受证义等。通应其选与梵僧对。译成二卷。天皇永徽四年复于本寺..
尼四独戒独宿犯缘
亦名:四独戒独宿犯缘、独宿犯缘子题:独宿不问俗僧两处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独宿,三缘:一、离申手外宿,不问俗僧两处。两处置床,在申手内,互相检校,方能离过。若本在申手内,后因睡相离者,不犯。本作离意,随转侧犯。故文云,若舒手不相及,随转,一一僧残。僧祇,当在申手内,一夜中,三度以..
摄僧法同食别界结法
亦名:法同食别界结法、结同法别利界法、同法别利界结法、单法同界结法子题:法同食别界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尔时有二住处,别说戒、别利养,欲同说戒、别利养;佛言,当各解通结。文略同前[大界法]。”(随机羯磨卷上·一○·七)济缘记释云:“两处各受利养,同一布萨,此谓法同食别界。”(业..
摄食界结竟不开内宿
亦名:净地结竟不开内宿、结净地竟不开内宿子题:内宿随人、内煮随处羯磨疏·诸界结解篇:“问:‘结净地竟,定无内煮,何不开宿?’答:‘宿是随人,不问净地不净地;有人则犯,无则不犯。煮是随处,不问有人无人;但是大界,即犯内煮。’”济缘记释云:“初问,宿煮义别,须问分之。答中,内宿随人,..
一心称名
乃专注一心,称念佛菩萨之名号。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六下):“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p26
三十二应
[出楞严经]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三十二尘。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三昧之力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一佛..
观世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
阿弥陀三尊
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弥陀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弥陀三尊
中尊是阿弥陀佛,左胁是观世音菩萨,右胁是大势至菩萨。
千手经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略云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是即流通本之大悲咒也。宋四明尊者依经设立行法,至今如说修之。应验非一。不空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为此本之异译。其他别本之千手经有二部:一为唐智通译之千眼千臂观世音菩..
经轨
(术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是通常之千手经也。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唐智通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一卷,..
弥陀三圣
(名数)一、阿弥陀佛,悲智二德全备。二、观世音菩萨,主悲门,位于佛之左位。三、势至菩萨,主智门,位于佛之右位。即弥陀三尊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经名)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之名。说观世音菩萨开周遍法界之门而济度众生者,河西王沮渠蒙逊之代,使别行此一品,称为观音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经名)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观音无畏
(杂名)观音有施无畏者之别号,放略云观音无畏。法华经普门品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离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

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皜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无求不遂,有愿皆..

信愿法师:深信弥陀,为法忘躯
安乐法师是法然上人的出家弟子,也是对阿弥陀佛本愿一个纯真无我信仰的念佛人。为了弘传本愿,度宫女出家修行,后来受到天皇的处罚,将他处死。可说也是为法牺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们看见很多古德,为了弘扬佛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法然上人为了将本愿的教理弘传出来,受到弟子安乐法师的连累,..

赵州柏林禅寺龙年吉祥上堂法语
龙腾虎跃洪钧转,海晏河清气象新;更有佛光辉玉宇,无边春色四时欣。龙腾虎跃者,万物生机勃发之意也;洪钧者天也,所谓万机生大块,一气转洪钧。天地造化,万物繁兴,大有之年,龙腾虎跃。海晏河清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也。万象者,天地万物,气象一新,正是经济繁荣,文明昌盛..

念菩萨能明心见性
◎ 宣 化欢喜快乐,而厌恶痛苦,这是众生的品性。然而,因为众生是愚痴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获得他们所欢喜的快乐,脱离他们所厌恶的痛苦。所以,虽然众生口里,老是喊着寻求快乐的口号,可是很不幸地,却愈来愈痛苦。菩萨是慈悲的先觉者,他知道怎样才可以离苦得乐,面对着一般可怜的苦恼众生,菩..

常福法师:用心来感受世界,你就会慈悲喜舍
今天晚上慧律法师讲的《地藏经》,不管从般若来讲,从公案来讲,还是从他的言辞来讲,我觉得都非常适合我的心态。慧律法师在讲法的过程中会用一些非常巧妙的言辞,对于大家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不断地把心静下来,用心来听。有的人心就像浮萍一样,是浮动的,而有的人,心却像秤砣一样,可以沉下来,..

达真堪布:教你福报永不竭的秘密
达真堪布:教你福报永不竭的秘密世人都喜欢享受世间的福报,而世间的享乐犹如盐水,越享受贪心越增长,越享受越不满足。那我们是不是不能享受这些?不是,而是不能贪着这些。否则贪心、欲望会越来越增长。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这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躲不掉的。只要没有贪着,没有欲望就行了。我..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倓虚法师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成功与否,在事情的过渡期间,你还要认真去做;不然末了不但事情办不成功,自己还要受..

是否开悟的区别
是否开悟的区别来果禅师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笼统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用手一摸,还以为好东西,或是好吃的东西。或者把一碗好米饭给他,他还怕你们哄弄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