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行禅师:学佛最易犯的一个错误,只研读课本、经书
https://www.tfoyin.com/show/33312.html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寺院,就立刻被安排到茶园里学习全神贯注地拔草、浇水和种菜。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在穿衣、洗手..
拜佛时候的感应
https://www.tfoyin.com/show/33262.html拜佛能够让我们的劫祸和苦难得到消减,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和顺心如意,也能够为我们增长福报和功德,使我们能早日修成正果并脱离苦海,而且通过拜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灾难并化解厄运,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那么拜佛的时候感应是什么呢? 拜佛是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拜佛是通常有..
“禅茶一味”之:苦、静、凡、放!
https://www.tfoyin.com/show/33253.html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
蔡镇楚教授谈:茶禅与禅茶
https://www.tfoyin.com/show/33104.html茶禅,属于一种文化,茶文化与禅宗文化的有机结合;禅茶,属于一种茶类,是寺院茶,和尚茶,居士茶。茶修,是茶人以茶修心养性的生活方式;禅修,是佛教禅宗信徒的一种修行方式,或北宗之惭悟,或南宗之顿悟,皆以禅修心。禅修早巳有之,源于达摩初祖当年在嵩山寺庙面壁打座。禅修与茶修,皆..
理净法师: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
https://www.tfoyin.com/show/33095.html问: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也要负因果?理净法师答: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也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分界线。归依三宝以后,你就是一位正式的佛教徒,应当遵守佛教最基本的三归五戒,坚持早晚二时功课。在寺院礼佛是周末或佛诞日参加寺院的佛事活..
一诚法师:丛林及禅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33043.html一、丛林之兴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就住在屋里,年轻的化饭,回到寺里大家分着吃。早晨、中午两餐,过午不食。没有帐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坐的地方,也没一点工具,很辛苦。晒得墨黑,大太阳晒也不打伞,什么都没有。到中国来渐渐就改变了,道场最早我们是叫律寺..
依空法师:71 诵经八折
https://www.tfoyin.com/show/33029.html71 诵经八折有一位信佛虔诚的老居士,专修净土法门,平时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断,一心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大限之期即将来到,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殷殷嘱咐:「我就快要死了,谢谢你们平日对我的尽心孝养,我希望你依照佛教仪式送我最后一程。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礼请寺院的法师..
依空法师:58 黑鼻头的观音
https://www.tfoyin.com/show/33026.html58黑鼻头的观音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到寺院来礼拜菩萨,他看到菩萨的法相庄严,心生欢喜,心想:假如我也能拥有这么一尊菩萨来膜拜,那该有多好!有一天,他经过一家文物店,里面摆设了许多的佛像案桌,手工精致,刀法细腻,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浏览间,眼前突然一亮,有一尊骑在鳌龙上的白瓷..
禅茶与八正道
https://www.tfoyin.com/show/33007.html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
世奇首座悟道因缘
https://www.tfoyin.com/show/32910.html世奇首座悟道因缘世奇首座,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成都人。出家后,一度遍参师席,后到龙门,投清远佛眼禅师座下。一天,世奇首座正在寮房中独自静坐,迷迷糊糊间便睡着了,忽然听见窗外群蛙齐鸣,误以为净发板响(寺院每月定时剃头,以击板声为号),于是连忙下座,直趋剃发的地方。这时,有人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