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五趣生死轮
https://www.tfoyin.com/dict/41998.html(图像)寺院门颊所画轮回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毗奈耶三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众云集,来听法要,人众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众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于四众中具说其..
能弘法师:在生活中去落实《金刚经》的智慧
https://www.tfoyin.com/show/41963.html有同学提问:通过禅修课的坐禅和游本昌老师表演课的引导,使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但很快又被杂念覆盖。我想一旦回到家中进入生活,可能会更严重。请问怎样才能保持在寺院的这种良好状态?青年禅修营这七天毕竟很短,即使我们每天早早起来,晚上一直到九点、十点..
度众利生须先自度
https://www.tfoyin.com/show/41941.html现在的寺院经营或是度众的方式,大都是不如法的,要如法,只有反求自己,自度成就,众生见了自然起欢喜心,所说的话,都能被众生所信受,且天龙八部自然拥护。度众利生,不是在口头言语上度。什么叫做庄严自己?不起无明是名庄严,内蕴谦卑、慈悲的涵养,行动如仪,是名..
太鼓
https://www.tfoyin.com/dict/41940.html(物名)寺院法器之一。经中虽有击法鼓之语,然不闻印度之寺院具太鼓。支那之寺院,于梵钟外,必具之。禅家之寺院,虽有法鼓茶鼓斋鼓等种种之设,教禅诸寺通设者,乃鼓楼之太鼓也。此为报漏刻者,昼称为晓鼓昏鼓而朝夕打之,夜称为更鼓,而于一更等打之。..
寺院门口的“玄机”,你留意过吗?
https://www.tfoyin.com/show/41748.html你是否留意过在寺院的大门常有一对又大又圆、形似石鼓的雕塑有些还配有莲花纹样、瑞兽造像、须弥座等这类雕塑就叫作“抱鼓石”那么为什么要在门口立抱鼓石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抱鼓石俗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镜等。《营造法式》称为“砷石”。抱鼓石是汉族传统民居..
不同颜色的僧衣都有什么讲究
https://www.tfoyin.com/show/41694.html和尚的不同颜色的僧衣都有什么讲究?僧衣是和尚身份的标识,细心的人会发现不同僧侣的服装颜色是不同的。不同寺院的出家人站在一处,着装色彩斑斓,迥然不同。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
今天的善行,就是明天的福报种子
https://www.tfoyin.com/show/41651.html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没有偶然或侥幸的成功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缘果聚合所形成的因此人人向往的福报也是需要认真去耕种才能得到而不是只凭空口的祈求而能实现的有位行脚僧去山上庙里挂单,可寺院不让他挂单,还把他赶了出来。天又黑了,怎么办?他只好在供奉韦驮菩萨..
界诠法师:为何“扫地僧”多为高僧?答案在这里!
https://www.tfoyin.com/show/41636.html演员演戏,平凡的角色难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红大紫,平凡不知如何塑造。在群体中,平凡的人,不让人注意,不被人发现,他总是默默地在做人做事。寺院有好几位这样的师父,做些脏活累活,又很用功行持,不多事,不多语。看书,念佛,拜佛,打扫,清理天天..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https://www.tfoyin.com/show/41626.html在寺院里,全寺僧众每天朝暮都要在大雄宝殿内集体诵经,成为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的佛事,在念诵的准则当中冀获功德。由于在课诵朝暮进行,所以称为朝暮课诵或早晚功课。诵经的方式从《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看,有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
寺院内的师父走路为何“观地而行”?
https://www.tfoyin.com/show/41589.html出入去来,安详一心,举足下足,观地而行,为避乱心,为护众生故,是不退菩萨相。寺院内我们看到师父,常常列队“观地而行”,从不东张西望,或左右言语,这是佛教什么隐形的规矩吗?所谓“照顾脚下”,意指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把路走好。照顾脚下,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