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教院
https://www.tfoyin.com/dict/2085.html又作教寺。“禅院”、“律院”之对称。即天台、华严、法相、净土等寺院之通称。中唐以后,随着禅宗之勃兴,不分教、律,概称禅院,至宋代,天台等诸宗亦兴盛,故有教院之设,以举禅、教并立之实。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以四明延庆院永为十方传教住持,此系教院之滥觞..
法显 (万里求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2055.html法显 (万里求法)命中注定,法显不是尘凡中人:他的三个哥哥均是几岁便夭折,于是他刚到三岁,便由伤心已极的父亲决定做了小沙弥。只是年岁尚小,暂时养在家中,谁知住了几年,病重要死,家人赶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后,病就好了。自此就不肯回家。十岁时,父亲病死,叔父因他寡母不能独立,逼他还俗,他..
晨朝
https://www.tfoyin.com/dict/2054.html梵语 pūrvāhna,巴利语 pubbanha。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作清旦,晨旦、平旦。寺院中,于此时勤修佛事,称为晨朝,或作晨课、朝课、早课。善导之往生礼赞偈,谓晨朝为六时之第五时。[阿弥陀经、般若理趣经、..
弘化社
https://www.tfoyin.com/weibo/2035.html「北宋范仲淹,笃信佛法,凡是他所治理的地方,一定率先提议建造寺院,兴隆尊崇三宝。范公在长白山读书的时候,在寺院的偏僻处发现一窖黄金,他分毫不取。做官之后,才告诉寺里的僧人,把金子取出来修寺。宋仁宗时,他升官为枢密,死后谥文正。他的子孙代代做官显贵不绝。」辑自《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
布施,凡是你投入的东西不要后悔,功德已成就
https://www.tfoyin.com/show/1986.html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可能后悔。有这种事吗?有,还很多。有的道友,勇猛善心一发,舍宅为寺,把他家里舍了,全做了寺院。以后自己连住处都没有了,连饭吃都没有了,他就后悔了,想那时候该留一点儿,那样子就前功尽弃。有没有功德呢?有是有..
鬼壳面具
https://www.tfoyin.com/show/1935.html鬼壳面具芳仁白天料理家务,晚上吃过饭,稍事整理,便到寺院里参加共修法会。古板的婆婆对于这点非常不满,总觉得一个妇道人家晚上不应该待在外面,屡次和媳妇叨絮,但芳仁都报以微笑,依然故我。婆婆终于想到一个妙计。看看手表,九点半了,算算芳仁这时应该快要走到巷口了,婆婆戴上一个鬼壳面具,身披白床单..
第六十一节 我在双泉庵会见总统
https://www.tfoyin.com/show/1928.html第六十一节 我在双泉庵会见总统煮云法师著有一天总统很高兴,全山几处有名的寺院,差不多都亲自去玩过。那天下午到笔者挂单的双泉庵来玩,我们正在吃午饭,忽然有一位哨兵跑来通知说:总统要到这里来玩!我和明道法师听了赶快把大殿上香烛点起来,穿起海青在大殿门外迎接,因为时间来不及..
梵刹
https://www.tfoyin.com/dict/1899.html梵语 brahmaksetra。梵,意谓清净;刹,刹摩、制多罗之略称,意谓地方;梵刹,本指清净佛土,后转为伽蓝之美称。亦即指佛教寺院。与“梵苑”同。[翻译名义集卷七](参阅“寺院”2414、“伽蓝”2769) p4633 ..
第七十二节 反穿衣、倒踏鞋,观音老母
https://www.tfoyin.com/show/1876.html第七十二节 反穿衣、倒踏鞋,观音老母屠夫至山,各处遍访寻求,想见一见活观世音菩萨,可是跑遍了全山各寺院岩洞,也没有看见哪里有活观世音菩萨,真是大失所望,心有怨意。菩萨知他是一个忤逆不孝的恶屠夫,所幸还有一点善心,知道来山进香,就是不知道孝养家中的老母亲,今天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