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欣慕行
https://www.tfoyin.com/show/41136.html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真善美慧的妙参照系,俾令众生于净秽二土的比较中,生起对安乐世界无限欣慕心,信愿持名,踏上出离娑婆苦海的妙庄严路。娑婆秽土三苦八难充满,极乐世界无苦纯乐,不闻苦难之名,何况实苦。二土适成鲜明对照。从修道..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阿弥陀佛本愿的道德价值
https://www.tfoyin.com/show/41134.html国土的粗妙秽净之相,由众生善恶业因所招感。心净则土净,心秽则土秽。严净殊妙的净土,须具淳厚道德化的特质。阿弥陀佛本愿内具深广的道德内涵。这些道德内涵既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肇立提供了坚厚的基石,又为法界刹土昭示堪可效法的楷模。兹将弥陀本愿的道德理念概述为四..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护持行人,不遭魔障(9)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47.html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生梦死。偶有起发胜心修行者,由心魔与天魔之扰乱故,修行障难重重。或师心自用,率尔进道,而导致走火入魔,戕害身心;或受邪师误导,危害社会,成为魔子魔孙,生陷王难,死入地狱。吾人不修道业,心魔便隐而不发;今..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五经一论的基本内容与宗趣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42.html五经一论大致围绕净土缘起、事理因果而展开,因释尊说法的时间与听法弟子的根机不同,故五经内容详略互异,侧重面有所不同。兹分别介绍如次。一、《佛说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现存五种原译本,虽有详略开合的差异,然内容大体相同。1.本经的缘起本经乃释尊在王舍城外灵..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省常大师生平与思想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36.html1.生平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大师的德业主要体现在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宋淳化年中(公元990—994年),大师在杭州昭庆院专修净业,以栴檀木刻阿弥陀佛像。佛像刻成而焚香发誓愿云:“我与一千大众,八十比..
李炳南:究竟安乐只有这一条路
https://www.tfoyin.com/show/40971.html宗教固然离不开劝人为善,希望后来得一种归宿,这便是宗教的特质。归宿二字,是说的一种最究竟的办法,这样说来,必须得无限度的好处,纔是究竟。甲:有人说,就像尧、舜、禹、汤,都是一百多岁,富有四海,贵为天子,这却值得羡慕了。乙:哼,时间太短了,我不愿做。甲:老彭活了八百年..
明奘法师:向自己开刀,禅修是一场冷酷的心灵的实验
https://www.tfoyin.com/show/40874.html向自己开刀,禅修是一场冷酷的心灵的实验——2009年9月11日上午在甘涧禅修中心IT经理人禅修营,明奘法师开示奘师:相信这句话对大家都很熟悉:宗教就是麻醉人的鸦片,宗教也是一般人,心灵穷苦的人的叹息。可是我推广禅修,发现跟这两种都不大相关。所以后来发现,禅修只有他真..
李炳南: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0844.html问: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黄圣吼)答:有谓人死为鬼者,有谓作善成神者,有谓作善生天者,有谓作善成仙者,且谓鬼神天仙等,皆永恒存在。有谓人死再为人,畜死再变畜等。在佛法指此类言说,名曰常见,非宗教家,不信有灵魂者,名曰断见,总是隔靴搔痒。佛..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https://www.tfoyin.com/show/40829.html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佛教则视天帝为凡夫,并无主权,主张心即是佛,高出一切,能造万法,转能祸..
李炳南答:宇宙万物,以及人之原始由来,曾闻皆由上帝创造,请李炳南答此说对不对呢?(詹金枝)
https://www.tfoyin.com/show/40822.html问:宇宙万物,以及人之原始由来,曾闻皆由上帝创造,请问此说对不对呢?(詹金枝)李炳南答:佛学主张,万法皆系众缘和合而生。既说众缘,则前不能说其始,后亦不能说其终,生生不已,变化无极。若必求创道者,则仍众缘是也。言上帝造者,乃宗教家无可如何之笼统语,试提一质问,上帝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