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吉祥安乐不假外求
https://www.tfoyin.com/show/6086.html吉祥安乐 不假外求有人往邪道求,有者向权霸谋,更甚者是往鬼神要。由於人心劣性的倾向,故宗教得以衍生不息,诸多的外道神棍及灵媒也就藉著「替天行道」、为神服务的旨意,诳称自己为某神所托、某仙附身、具神通力量,能为人祈福求愿赐予吉祥、及驱魔降妖的法力,妖言狐语,扰乱人心。 人生何求?生活..
中道(湿婆经)-夕阳讲解13-内在的无限.深入无限的大知和大能.湿婆给予的一瞥
https://www.tfoyin.com/show/5948.html内在的无限八十三、不思一物,有限的自我便融入无限。当你不思一物的时侯,就可以使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当中,这个几乎是所有灵性和传统宗教的追求,融入内在的永恒当中、内在的浩瀚当中。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那里获得衣钵以后,五祖连夜把..
第一篇 空
https://www.tfoyin.com/show/5868.html第一篇 空壹 前言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没有实在的自性可言,这种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质就称为「空..
信解行证
https://www.tfoyin.com/show/5854.html第一篇 信解行证壹 前言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著手?佛法是历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贰 信一、信的意义信,指对某一种宗教能专注不疑而生起崇仰的真诚心理状态,也就是信仰的意思。佛经中常以各..
一念三千
https://www.tfoyin.com/show/5816.html第四篇 一念三千壹 前言一般人看到佛经上说万法唯心造、唯识无境,便以为佛教是倡导唯心论的宗教。其实,佛教既不偏于心,也不偏于物,认为主观的心识与客观的世界是相互依存,而非绝对的对立。佛教之所以强调心识的活动,是因为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站在主体(人)的实践面,主张藉著净化自己的心灵,来达..
受五戒
https://www.tfoyin.com/show/5803.html我们的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但是五戒的戒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突出之处。在印度的古代,各宗教都有五戒,而且都是大体相同。即便基督教十诫的后五诫,也是如此,现在分别列举如下:一、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二、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不..
三法 印
https://www.tfoyin.com/show/5800.html第三篇 三法印壹 三法印的意义教主、教徒、教义,是宗教形成的三个条件。世间上每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的条件是:1.普遍如此,2.必然如此,3.本来如此,4.永恒如此。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一样,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
皈依三 宝
https://www.tfoyin.com/show/5799.html第一篇 皈依三宝壹 前言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
三归传授
https://www.tfoyin.com/show/5744.html三归传授净空法师主讲一九九二年净空法师讲于新加坡诸位同学:今天为大家传授三归依,首先要把三归依的意义认识清楚。由于近代佛法的承传发生了许多误会,我们必需要辨别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法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严格地来说,佛法是佛陀对于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民国十二年..
智悲-文殊和观音
https://www.tfoyin.com/show/5727.html观音实际上是诸佛之母。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宗教的源头都可以上溯到观音。玛哈噶啦也是观音,玛哈嘎拉也是观音的化身,南海的不空索观音也是观音的化身。这个法界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慈悲的源头就是观音,智慧的源头就是文殊。《华严经》讲,诸佛以观音为母,以文殊为父。..